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金陵自古帝王州,南京是如何将地理位置「变现」成六朝古都的?

2024-05-28历史

本 文 约 6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6 分 钟

南朝萧齐永明九年 (491) ,28岁的谢朓 (tiǎo) 挥别京城建康 (今江苏南京) ,前往荆州治所江陵 (今湖北荆州) ,就任文学侍从官。他在途中创作了【鼓吹曲】十首,尤以这首「颂藩德」的【入朝曲】为人所称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谢朓生活的时代,处六朝之中,其笔下宫城高殿的飞脊,夹着天子御道向深远处延伸,是经过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近200年的渲染才得以呼之欲出的帝京气象,也是这座有着3000年建城史古都中轴形制的前导。

因天材,就地利

许嵩【建康实录】中,有一段颇为传奇的记载,秦始皇在渡江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并改时名金陵邑为秣陵县。到汉末天下大乱,三国鼎立,相传诸葛亮东行途经此处,在石头山下驻扎,测望地理形势时,曾禁不住感慨:「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从此, 「帝王气」 便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流量密码。

所谓「龙盘虎踞」,指的是南京城内,钟山在东,绵延数里如卧龙欲起;石头山在西,似虎视眈眈蹲守江关。现代学者朱偰在【金陵古今图考】中曾总结当地形势道:

「其地当长江下游,北控中原,南制闽粤,西扼巴蜀,东临吴越,居长江流域之沃野,控沿海七省之腰膌,所谓‘龙蟠虎踞’‘负山带江’是也。」

真正将这样地理区位优势「变现」的,则是东吴。

东汉末年,孙策在江东建立起东吴政权。作为他的继任者,孙权在建安十六年 (211) 将丹阳郡郡治自京口 (今江苏镇江) 迁至秣陵,次年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秣陵为建业。随着吴黄龙元年 (229) 四月,孙权正式称帝,也开启了建业即今日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

后世在说到东吴建业时,多用「草创」总结。孙权初到建业,以既有将军府邸为居所,称太初宫,并环绕太初宫创建都城、外郭,形成三重城郭。特别之处在于,建业之都城轴线,并非正南北方向,而呈北偏东约25度,宫城太初宫也与南北御道产生了略偏向西的差距,这就导致整个建业城以一种倾斜的姿态呈现出来,并不合乎中原都城礼制。

造成这种偏斜的原因,是当时建业地区的山水形势。东西两侧的山峦虽起到屏障作用,但其本身北偏东的走向也限定了城市的基本轮廓。这种屈从自然的规划设计,自然与「乐和礼序」的传统观念并不相符,但却是管子所提倡的 规划理念的鲜活实操:

「凡立国都……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大概在东吴立国十年后,市政建设也在建业陆续展开,但其引运渎、开漕沟,无不是在适应山水并利用山水对 城市做出营建。 东吴经营建业五十年,这期间规划而成的城市骨架、区域规划,都成为之后六朝逐步建设遵循的肌理。

天纪四年 (280) ,东吴亡于晋,短暂的南北统一时期,建业几经更名,由秣陵至江宁,再至建邺。之后是八王之乱、永嘉南渡,晋建兴元年 (313) ,为避愍帝司马邺讳,建邺改称建康。西晋灭亡,司马睿建国,东晋以建康为都,前后历经11代103年,成为在此地建都时间最长的王朝,也是对其城市形制影响最大的一代。此后至南朝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并承续了同一格局。

倾斜版「中世纪都城」

直到晋成帝咸和四年 (329) 平定「苏峻之乱」前,南渡晋室均以修缮过的吴太初宫为宫掖。苏峻之乱后,宗庙宫室尽为灰烬,对皇权势力的争夺以迁都形式表现出来,有人建议豫章、有人建议会稽。唯王导一锤定音:

「建康,古之金陵,帝王所居,孙仲谋、刘玄德皆云王者之宅,不可改。」

加之原太初宫在战乱中被焚毁,东晋这才开始规划建设新都。

具体负责建康城规划建设事务的是王导堂兄弟、将作大匠王彬。按【建康实录】记载,建康的营建自觉呼应着洛阳模式,最重要的便是将宫城「建康宫」设于都城中部,使其南门——大司马门直对着御街、都城宣阳门,使宫城和都城中轴线重合。特别之处在于,其首次将建康都城明确划分为北部宫城区,南部官署、住宅区的功能分区,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从建筑群上看,建康宫城 (即台城) 主要建筑左右对称,中轴线上的御道左右建官署,南端临秦淮河,左右建宗庙、社稷,12个城门沿用洛阳旧名。而其「中轴之作」的升华,莫过于大兴二年 (319) 在王导的建议下,以西南牛首山两个山峰为「天阙」,将城市中轴进一步南延,使其与自然相融,相映成趣,「大建康城」顺势而成。与此同时,以都城中轴为准,整个建康依旧保持着北偏东24.6度的倾角,让一直在向北方都城致敬的新都成为翻版「中世纪都城」。

南齐永明九年 (491) ,北魏孝文帝为重建洛阳都城,特别派遣蒋少游 (时任散骑侍郎) 作为出使南朝的成员之一,到达建康「模写宫掖」「图画而归」。后续研究证明,北魏洛阳宫室制度明显模仿了南朝建康宫殿,「在北方都城被战乱毁坏殆尽之后,江南建康城反成为延续中华礼制与宫室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渡」。建康城发展到梁朝时,已经是「城中二十八万余户。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冈,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的规模,在位48年的梁武帝对都城建设倾注颇多心力。

同样是在梁朝,侯景之乱的发生成为建康最惨烈的浩劫,其对都城的破坏,无疑是毁灭性的。太清二年 (548) 八月,侯景叛军涌入建康,围困台城130天,致其一朝残败。创伤之大,直到陈朝初建的十几年间,都无力恢复其至全盛状态了。隋开皇九年 (陈祯明三年、589) ,陈朝灭亡,繁华六朝至此没落。【资治通鉴】记载,隋平定陈各州郡后,「诏建康城邑宫室,并平荡耕垦,更于石头城置蒋州」。从此「六朝旧事随流水」「金舆玉座成寒灰」。

承前启后的南唐描摹

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大部分学者分析觉得建康城并不至于被「平荡耕垦」、消失殆尽,只是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衰落与荒凉。事实上,稍后的隋炀帝及唐代徐敬业等人都修建过或试图在此修建「丹阳宫」,另为他用。但毫无疑问的是,隋唐大一统之际的建康城并未能继续凭借「王气」扭转前途,王勃在【江宁吴少府宅饯宴序】中的形容颇为准确:「昔时地显,实为建业之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宁之小邑」。命运的辩证法在建康城身上的充分演绎,在南唐才真正到来。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南唐虽仅历经39余年,却完成了「对于南京城市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

唐末乱局中,杨行密割据淮南,天复二年 (902) 受封吴王,攻取昇州 (今南京) ,作「犄角重镇」。一番权力争斗后,徐温夺得吴国军政大权,并扶持养子徐知诰升任昇州刺史。此后,昇州更名金陵,吴天祐十一年 (914) ,徐知诰开始营建金陵城。短短三年后,初具规模的金陵城「府库充实,城壁修整」,迎来徐温进驻。升元元年 (937) 徐知诰建立齐国 (徐齐) 。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齐」。升元三年 (939) ,徐知诰自称唐宪宗李纯第五世孙,改名李昪,史称南唐。以金陵为都,改称江宁府。此后直到后主李煜被俘,江宁作为南唐都城共计3代,计39年。此间江宁城先后历经四次修建,南唐都城的规模,甚至超过六朝。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其周长达到二十五里四十四步,折合今天约14千米。「南唐都城,南止于长干桥,北止于北门桥。盖其形局,前倚雨花台,后枕鸡笼山,东望钟山,而西带冶城、石头」。江宁,即将成为南京城史上的一次复兴之作。

南唐江宁城相比于六朝建康城的一个最直观的变化,便是大大南移了。此举一是避开了曾经的南朝宫城,二是把秦淮河两岸工商业和居民区囊括进都城范围内,「城」与「市」自此开始合为一体。与此同时,宫城在都城的中间略偏北处得以构筑,可确认的设置有朝元门、顺天门、镇国门和便门,「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和「郭」「市」三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如此这般规划下,江宁城的中轴线大体与建康保持一致,仍以牛首山的两个山峰为「天阙」。只不过这条中轴线在六朝时大部分在都城外,而南唐则将其都包到城内,两旁设官署,路面铺砖,两侧开沟。这条「御街」由南唐宫城正南门外的虹桥 (今内桥) ,经南门大街 (今中华路) ,南出镇淮桥,直抵南门 (今中华门) ,亦即贯穿南唐宫城和都城的中轴线。在御街两旁,分布有各类官署,「诸司庶府,拱夹左右」。延续此前建康城的T字形设计,宫城前有一条东西向大街,把都城一分南北。北部为宫城、皇家园囿、官衙和军队;南部除御街两侧外,多为居民住宅、市集和手工业作坊,也是南唐进士放榜之地。2007年4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今内桥东南、中华路东侧的中华广场工地发现南唐时期的御街及其东侧路沟 (为方便御街排水而设计,称御沟) 。路沟为砖砌,底宽90厘米,且此路沟距离今中华路东侧人行道路牙19.6米,说明南唐时期御街远比今日中华路还要宽。

南朝尽力在东晋建康的擘画中描摹着,却也抵不过「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的繁华落寞。彼时江宁城东南隅建有一座伏龟楼,地势较高,可登高远眺,是当时一处重要的战略制高点。宋代杨万里有诗云:「偶上伏龟楼上望,一环碧玉缺城西。」想象中,人们登高回望江宁城,怕是都不免想起李后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感时伤逝,所幸历经三代建设,将这座「帝王州」托举到新的高度,得以在历史上与另一个宏大的时代比肩并立。

中轴线上的设计蓝本

从宋元之际时「行在」「南台」身份中过渡而来的南京城,终于在明代等来自己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之都的角色。尽管明洪武、建文、永乐三朝以南京为都不过半个世纪,但在这里完成的城市规划制作,意义不可小觑。【明史·舆服志·宫室制度】记载,永乐年间「凡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壮丽过之」。换言之,南京明故宫的建设,为北京故宫提供了相当程度的参考价值。对其规划建设,不妨从时间和空间两条线一探究竟。

时间一线上,元至正十六年 (1356) ,朱元璋占领集庆,改其为应天府 (属江南行省) 当年便开始着手进行都城建设了。八月,「改筑应天城,作新宫钟山之阳。」十二月,「建庙社宫室,祭告山川。所司进宫殿图,命去雕琢奇丽者。」吴元年 (1367) 八月,「寰丘、方丘、社稷坛成」;九月「太庙成」「新宫城」。此时,南京已经具备一座都城的规模。第二年正月,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王朝,改元洪武。八月,明王朝决定,以应天府为南京,以大都 (今北京) 为北平府。这次「升格」,也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政治中心。但当时对于是否以南京为都,朱元璋仍比较纠结,最大的顾虑莫过于「六朝国祚不永」,但理性考虑「平定之初,民未休息,供给力役,悉资江南」,南京仍是首选。不过他又同时决定,设其家乡凤阳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建设中都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南京城的建设几乎停顿。直到洪武八年 (1375) ,诏罢中都役作,南京的都城建设才又重新走上正轨。 其华美壮丽程度虽然不及中都,但却因为有中都在前,让明南京的规划设计更加成熟完善。

这时,再让我们从空间角度来走近明南京城。独特的宫城、皇城、都城、外郭四重城垣结构,使其成为中国筑城史上的巅峰之作。首先,宫城的选址,决定着整个京城的布局。朱元璋命刘基「卜地」,最终选定新宫作于钟山 (紫金山) 之阳,既避开南唐一直使用的旧城区,也消除了对「六朝国祚不永」的顾虑,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讲,则避免大量的拆房扰民。宫城位置既定,中轴线也就确定。但按照传统,宫城应在都城内居中偏北,但这样新城就相对局促,新旧城之间也缺少联动。刘基主持下,巧妙解决了这个布局上的瓶颈,即宫城、皇城遵循严格中轴布局,以充分彰显皇权至高无上。都城则以管子「因天材,就地利」思想为指导,在可用范围内随势勾勒,护城河尽可能利用自然水体玄武湖、燕雀湖,并把新城、旧城和地形上制高点都包括入内。

我们今日所说的明南京城墙,便是都城的这一层。其全长35.2千米,地面遗存约25千米,最高处有26米,顶部最窄处有2.6米,最宽处19.75米。城 墙四面开设13座城门,现存聚宝门 (今中华门) 、神策门 (今和平门) 、清凉门、石城门和重修的朝阳门 (今中山门) 。城门上皆有敌楼,每门有木门和千斤闸各一道。仅从城墙建设角度来说,南京城墙是中国城垣史上最大的一座砖城,也是世界现存最完整、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城墙。

整个都城规划内,呈现出明皇城独立居于东,南唐旧城居于西南,但两部分之中轴线基本平行的态势,提振了大一统王朝都城的气势,「并立联辉」。更难得的是,明南京还独创「外郭」作为城市的最外层防护,将幕府山、紫金山、聚宝山 (今雨花台) 等军事制高点,圜丘 (天坛) 、方丘 (地坛) 、孝陵、皇家墓地、功臣附葬区都划归在内。巧妙之处在于,这样的设置,便大体上使得宫城、皇城处在居中地位,弥补了其形制上「居极东偏」的缺陷。

最后,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明南京的核心之作上来。元至正二十七年九月 (1367) ,明南京新宫建成,确立了南起都城正阳门 (今光华门) ,北至皇城玄武门空间布局,东西宽约750米,南北长约950米,周长约3.4千米,略呈方形的布局。宫城中轴线向南北延伸,确立了南起都城正阳门 (今光华门) 、北至皇城北安门长达约3千米的明都城中轴线。从外向内、从南向北依【礼记】「五门三殿」的古制排列着皇宫的主要的建筑:正阳门、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前廷三殿 (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乾清门内,乾清门、乾清宫、坤宁门、坤宁宫也依中轴线而分布。这一贯穿宫城—皇城—都城的中轴线,与曹魏邺城、东晋建康、唐长安和元大都一脉相承。显而易见,北京故宫也几乎复刻了明宫城的所有理念布局,不同的是北京中轴在北端加入景山和钟鼓楼作为「尾声」。

清平定江南后,以南京为江南省首府,设承宣布政使司,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开启了其新的命途。

进入民国时期,【首都计划】开启了南京的城市近代化进程,经历1927—1937年的十年建设,规划出一条以中山路为主干、以新街口为中心的道路网络、城市肌理,也正式摆脱古代都城建设的传统模式。所幸,关于明南京的遗存还十分丰富,除城墙外,中轴线上御道 (今御道街) ,午门 (今午朝门) 、宫城东门、西门、皇城西门都可供今人寻迹。史上屡次都城建设改造着这座古都的各个角落,亦让「金陵怀古」成为历代艺术创作的不二母题。

让我们再回到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治下的明王朝已初具规模,臣子建议:「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作,今新城既建宫阙制度亦宜早定。」不同时代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历史引导着后人去触摸其生命的每一次「脉动」。

参考文献:

苏则民【南京城市规划史稿】

胡阿祥等【南京通史·六朝卷】

薛冰【南京城市史】

杨国庆、王志高【南京城墙志】

李丝倩【六朝建康城与明南京城「城—山」空间格局及其对照研究】

张学锋【所谓「中世纪都城」——以东晋南朝建康城为中心】

刘淑芬【六朝城市与社会】

本文改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6月上,原标题为【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作 触摸南京建都史上的「动脉」】,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刘瀛璐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韩其娟(实习)

校对 | 火炬 李栋 张斌 古月 苗祎琦

推荐

东周时期【周礼·考工记】

提出「以中为尊」的城市规划理念

曹操营造的邺城出现中国最早的城市中轴线

时光流转

北京中轴线化身中国历代古都中轴线的集大成者

被推荐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本期,让我们一起漫步中轴线

看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

感受中轴线融入城市发展所焕发出的时代新韵

点击下方封面,即可购买

↓↓↓

在看 」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