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的疾风骤雨中,毛泽东主席与刘少奇之间由于理念上的差异而产生了裂痕。但无可否认,他们二人的初衷都是希望国家能够昌盛繁荣。治理一个国家,本就需要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前行,因此,领导层内部出现不同的声音,实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周恩来总理,这位党内的资深人士,一直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然而,在那样一个敏感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句不慎的言辞都可能掀起批判的风暴,刘少奇的不幸经历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毛主席)
由于与毛主席存在意见分歧,刘少奇被江青、康生一伙人当作了攻击的目标,大量的批判文章如潮水般涌现,使他成为了舆论的焦点。然而,在这场风波的高峰时刻,毛主席收到了一封来自章士钊的信件,他在信中果敢地提出:「不应打倒刘少奇同志」。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这样的话语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
章士钊,这位资历深厚的老者,比毛主席年长一轮,与毛主席的岳父有着深厚的友情。回溯到1920年,当毛主席为筹集赴法留学的费用而犯难时,是章士钊出面在上海工商界筹集了两万银元,为毛主席解了燃眉之急。这份深厚的情谊,不仅彰显了章士钊对革命事业的支持,也为他日后与毛主席建立深厚的友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章士钊)
章士钊,1881年生于湖南长沙,虽出生平凡,却才智过人。他13岁时便以【柳宗元文集】启蒙,16岁便开始教书育人。辛亥革命之后,他积极投身报业,以笔为剑,直言不讳,尽管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但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未动摇。直到55岁那年,他深感唯有共产党的理念能救中国,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后,章士钊不仅荣耀地参加了开国大典,更被委以政协委员的重任,亲身参与了宪法和婚姻法的制定。他与毛主席的交往也日渐密切,两人之间的情谊日渐深厚。
(章士钊)
1967年,面对社会的动荡和刘少奇的困境,章士钊义无反顾地致信毛主席。毛主席在回信中简洁而有力地回应:「惠书敬悉,为大局计,彼此心同。」这简短的回应,不仅展现了毛主席的睿智与远见,也表达了他对章士钊的尊重与信赖,这正是毛主席作为领袖的风范所在,令人由衷地感到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