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他是原成都军区司令员,卸任后被邓小平点将再出山,后被授予上将

2024-07-06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中国和美国摒弃前嫌,开始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与此同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也得到了缓解和改善,苏联逐步撤走了屯驻在中苏边境的百万大军,战争的阴霾逐渐消散。

邓公由此意识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和平与发展将成为世界的主旋律,世界大战可能永远也不会再爆发。既然如此,那中国也就没必要维持规模庞大的常备军,于是邓公便决定进行裁军,实行「精兵战略」,这样一来可以缩减国防开支,节省财政预算;二来也能向社会输送不少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1984年,裁军命令由中央军委下发到各个机关部门、军区,很快便引发了官兵们的热议,大家纷纷开始猜测,哪些部队、部门、军区会被撤销,哪些人又会脱下军装、退出现役。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福州军区必然在裁撤之列,因为此时两岸关系已经大为改善,基本很少再爆发冲突,福州军区的战略地位由此直线下降,基本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再者,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功能重合,二者只能存其一,不过鉴于当时中越之间的战争还未结束,昆明军区的权重略高于成都军区,所以外界普遍猜测,后者将会被裁撤。但结果却出乎所有的人意料,中央军委在经过认真、谨慎的考虑后,竟然撤销了昆明军区而保留了成都军区。

因为成都军区地处整个西南的中心,既可以很好的照顾到西藏,也能为云南、贵州提供强有力的后援、支持;另外,成都军区的各项设施比较完备,不需要再投入资金进行建设,可谓省时省力省钱。昆明军区的司令和政委虽然心中有万般不甘,但他们作为军人,还是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命令,主动向成都军区移交各种机密资料,同时自行成立善后委员会,处理军人退伍、转业等棘手的问题。

至于成都军区的司令王诚汉和政委万海峰,中央军委原本打算委任他们继续担任合并、改组后的成都军区一把手、二把手,但王诚汉却婉言谢绝了这番好意,他当时已经68岁了,体力和精力大不如以前,所以便打算趁着此次军改直接离休,安度余生。

王诚汉将军十三岁参加革命,十四岁被编入红军服役,历任少共团副排长、连长,1935年,他参加了漫漫长征,一路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克服重重难关顺利抵达陕甘宁。抗战时,王将军进入八路军守备兵团任职,在1937年下旬到1942年上旬这段时间,他率领部队多次征剿延安、榆林一带的土匪,一举扫清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有力的保护了陕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43年,王将军被派驻到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担任团长,先后参加了龙尾、伏牛山战役,取得了丰硕的战果。解放战争时,他在华北军区某部担任旅长,1949年初,他又被转调到西北野战军工作,曾参与指挥了宝鸡战役、兰州战役,击溃了盘踞在西北的反动派武装,解放了陕甘青宁新五省。建国后,他又率军前往朝鲜作战,并在咸阳阻击战中正面击溃联合国军王牌部队,获得了志愿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1953年,他回到国内,先在军校深造了一段时间,随后被调到六十军出任军长,进入60年代,他先后任西藏军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82年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兼任四川省委常委。1985年,他卸下大军区司令员一职,准备就此离开政坛,过安稳的退休生活,可仅仅半年之后,邓公便一再要求他重新出山,主管军科院的日常工作。

王诚汉推辞不过,只得重新肩挑重担,继续砥砺前行,兢兢业业的为国家建设做贡献,1988年,他参加了第二次「大授衔」,并荣获上将军衔,1991年,他因为过度劳累突然中风,虽然经过抢救并无生命危险,但他却因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左手、左脚几乎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

1992年,党中央批准他退休,并专门组建了一支顶级医疗团队负责他的身体健康,1998年,他受邀参加了军功表彰仪式,并获得江同志亲自颁发的军功章,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2009年,这位战功卓著的老将军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年九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