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毛主席临终做了个奇怪手势,向李敏画了一个「圆圈」,暗指一个人

2024-04-20历史

在毛泽东主席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与女儿李敏有了一次深情的会面。在那次会面中,毛主席费力地在女儿面前画出了一个圆圈,这个深邃而神秘的符号让李敏感到十分困惑。多年来,她始终无法理解这个手势背后的含义,而这个谜团也引发了外界的广泛猜测。究竟毛主席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李敏的心头,直到某一天,她终于有了顿悟。

(毛主席 李敏)

1976年9月9日,这一天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是无比沉重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逝世,这对国家和人民而言是一次不可估量的损失。实际上,早在1973年,毛主席就已经开始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他逐渐减少了公开活动,甚至在重要的会议上也很少发言。到了1975年,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与子女们的见面也变得越来越少。

有一天,李敏接到了一个来自中南海的电话,邀请她前往探望毛主席。这个消息让李敏倍感欣喜,因为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了。然而,当她推开毛主席的房门时,她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曾经精神矍铄的父亲现在却躺在床上,面容憔悴,这让她感到无比的心痛。她努力抑制住自己的泪水,轻声呼唤着「爸爸」。毛主席用微弱而温柔的声音回应道:「娇娇,你来了,我很高兴你终于来看我了。」听到这话,李敏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她为自己的疏忽感到自责,后悔没有早点来看望父亲,没有能够在他的病榻前尽一份孝心。

(毛主席 张玉凤)

在那个时候,毛主席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他向李敏询问了她的年龄,李敏回答道:「我39岁了。」然而,毛主席纠正道:「不,你今年38岁。」这一刻,李敏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在父亲病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他仍然能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年龄,这份深沉的父爱让李敏深受触动。

他们聊了一会儿,李敏察觉到父亲显露出疲态,甚至有些喘不过气来。就在这时,毛主席用他水肿的左手,艰难地在李敏面前画出了一个圆圈,并微弱地说了一句话。然而,他的声音太小,李敏根本无法听清。她回头看向身边的秘书张玉凤,但张玉凤也摇摇头,表示她同样没听清楚。毛主席看出了李敏的困惑,但他已经没有力气再重复或解释了,只能无奈地闭上了眼睛。为了让父亲得到休息,李敏决定离开房间。她没想到,这竟然是她和父亲的最后一次对话。

(李敏和毛主席告别)

然而,几天后,李敏便接到了毛主席病逝的噩耗,这让她悲痛欲绝。在无尽的哀思中,她反复回想与父亲的最后一次相见,尤其是那个神秘而深邃的圆圈手势,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

多年以后,在一位挚友的启发下,李敏终于领悟到了那个圆圈手势的真正含义。原来,毛主席在生命垂危之际,仍然心系他的爱人贺子珍。由于贺子珍出生在八月十五,因此被亲切地称为「桂圆」。而毛主席的那个圆圈手势,恰恰与贺子珍的别名「桂圆」相契合。

(贺子珍 李敏)

当李敏意识到这一点时,她深感懊悔,因为她没能及时向母亲传达父亲的深情厚意。她想象着,如果早些明白这个手势的含义,她一定会告诉母亲贺子珍,让她知道父亲一直惦记着她,而自己也会竭尽全力照顾好母亲,让她安享晚年。

据李敏的女儿冬梅回忆,外公去世的那天,外婆贺子珍表现得异常冷静。她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一边叉着腰,一边反复念叨着:「主席,身体不是很好吗?怎么一下子就走了?」这段回忆揭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基础,尽管他们已经分开多年,但彼此心中的牵挂却从未改变。

(贺子珍 毛主席)

虽然无法百分之百确定毛主席的那个圆圈手势就是代表贺子珍,但综合各种线索和回忆,人们仍然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这个手势不仅体现了毛主席对贺子珍的深情眷恋,也成为了他们之间永恒的爱情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