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邓小平复出后,为何坚持把此人调离北京?其实是在下一步大棋

2024-05-10历史

1976年,坐镇福州军区的皮定均将军遭遇意外牺牲,福州军区一时群龙无首、乱作一团,福州军区政治部随即上书党中央,请求党中央指派一位新的司令员到福州主持大局。可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党中央正忙着和「四人帮」开展斗争,实在无暇顾及福州军区,于是华国锋同志便命令福州军区的副司令暂时代行司令的职权,力求先稳住东南大局,以免横生事端。

一直到1977年,邓公复出之后,福州军区的相关问题才被摆上台面讨论,当时政治局关于任命新司令员的意见并不一致,华国锋同志认为,副司令已然熟悉了军区内部的各项军政事务,是司令员的最佳人选,因此力主将副司令「扶正」。但邓公却认为,福州军区的副司令资历尚浅,恐无法胜任司令员这一要职,所以坚持从中央抽调一一位老同志去福州军区工作。

最终,华同志选择做出退让,同意邓公的意见,而邓公在经过一系列权衡之后,决定派遣杨成武将军到福州接任一把手。杨成武是一员老将,早在土地革命时他便已经打出了赫赫威名,抗战、解放战争时,他又多次大显神威,痛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武装。建国后,他曾长期在总参部工作,动荡时期,他曾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协助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帮助人民政权摆脱了歧路,重新回归正轨。

动荡结束之后,杨成武本打算就此离休、退出政坛,可他还没来得及向党中央提交辞呈,邓公却抢先一步找他谈话,意欲对他委以重任。此时正是关键时刻,杨成武明白党中央的难处,所以他并没有坚持己见、执意退休,而是遵照邓公的安排,第一时间赶赴福州军区上任。

彼时福州军区的情况十分紧张,一方面,动荡虽平,但动荡的余波并未完全消散,很多同志还没来得及转变思想,依旧将阶级斗争视为主要工作方向;另一方面,台海局势依旧很紧张,国民党反动派对大陆虎视眈眈,而美国虽然早先主动向大陆抛出了橄榄枝,但在台湾问题上,其态度仍旧很「暧昧」,其海军部队仍游弋在台海。

杨成武在了解到这些问题之后,立即展开行动,他一边加紧配合党中央拨乱反正,纠正「左倾」思想;一边逐步加强福州军区陆、海、空部队的训练强度,借以恢复解放军的战斗力,威慑海峡对岸的国民党反动派以及美国军队。

美军得知杨成武到福州军区任职,一时大惊失色,因为此前杨将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半岛狠狠「揍」过美军,所以美军对他很是敬畏。后来美军在台海活动的时候始终注意着分寸,不敢随意僭越,以免触惹怒杨将军,引发国际争端。

70年代末,中国和越南开战之后,杨将军奉中央军委命令,精心挑选了一支部队前往西南边境与越军作战,积累实战经验。1年之后,该部撤回福州军区,杨将军随即将该部所有官兵分散到军区各机要部门,希望他们能发挥「带头作用」,向其他同志传授实战经验,借以提高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巩固福州军区的国防力量。

80年代初,台海局势稍稍有所好转,福州军区所面临的军事压力也随即缓解,杨成武的处境这才宽松了一些。到了1983年,杨将军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邓公赋予的使命,于是便申请离休,将军区的指挥大权移交给年轻同志。

杨将军晚年迁居北京刹什海,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起床慢跑、打太极锻炼身体,吃过早饭之后,他通常会看书和报纸,了解国家大事,下午他通常会会见一些访客,处理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杨成武将军终其一生都敬佩聂帅,将聂帅视为人生的道路上的导师,90年代初聂帅病重的时候,他每隔几天都要去医院探望聂帅一趟,陪聂帅说说话、聊聊天,帮助聂帅排解内心的孤寂和惆怅。聂帅去世之后,杨将军坚持带病参加聂帅的葬礼,并向聂帅敬献花圈和挽联以示哀悼。2004年,杨成武将军走完了壮烈的一生,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逝,他的骨灰被葬于八宝山,2009年,他老家的人民政府专门斥资为他修建了纪念馆和纪念广场,以彰显对他的追思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