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为什么说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2024-06-28历史

本 文 约 4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

2024年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同时,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强权即公理’甚嚣尘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新生国家渴望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谋求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回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的历史,我们就会明白,这一原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国际环境中,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和平与共处不是常态,战争与威胁才是

今天我们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会很自然地觉得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但在它诞生的时代可不是这样。如果我们穿越回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从那时人们的视角看向世界,会发现那个世界没什么和平可言,国与国之间的共处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二十世纪上半叶,人类在短短三十年内连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而且是举国之力的总体战。这时占据世界政坛的各国领导人以经历过两次战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主,很多人认为,和平持续不了太久。

1949年,美军方制定了名为「扣球行动」的战争计划——假设1957年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提下,出动空军对苏联一百座城镇的两百个目标使用三百颗核弹和近三万颗高爆弹,通过一次打击毁灭苏联85%的工业潜力。

就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登上中印、中缅联合声明的五个月前,也就是1954年1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刚刚在纽约外交政策协会发表的演说中提出著名的「大规模报复政策」,要「用美国选择的武器,在美国选择的地方,打一场美国选择的战争」,还要用政治战、心理战和宣传战等一系列非战手段,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直接对自己曾经的盟友构成了赤裸裸的生存威胁。同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外交场合喊出「我们要埋葬你们」的名言,苏联的钢铁洪流淹没中西欧、饮马大西洋的可能场景成为英、法、西德、美等国领导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压力面前,苏联与美国两大对垒的阵营逐渐形成。1947年,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其中提到: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

在这种沉重的压力下,1949年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很自然地选择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而对支持国民党政权的美国资本主义阵营采取了敬而远之的策略,这就是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方针。

如果历史一直按照这条线走下去,国与国的和平共处不知何时才能到来。不过,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形势悄然发生了变化。

多交朋友,不是盟友

抗美援朝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打疼了美国。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几乎所有现代武器却依然无法取胜,因而开始调整对华政策。

1951年4月11日,由于政策上的分歧无法弥合,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撤销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职务。但麦克阿瑟人气正旺,甚至大有问鼎白宫、竞选总统之势,杜鲁门撤销他的职务就不得不学习他的前任罗斯福,向全美国人民发表谈话,解释自己做出此决定的原因。这篇演讲提到中国的地方不多,却把美国政府的纠结展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你们要问,为什么我们不能采取别的措施惩罚‘侵略者’。为什么我们不轰炸东北甚至是中国全境呢?为什么我们不支持国民党军队反攻中国大陆呢?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将面临很严重的总体战争的危险。」

美国人是傲慢的。他们不愿意卷入与中国的全面战争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朝鲜战场给他们上了一课,让他们明白自己承受不起对华全面开战可能带来的伤亡。所以在抗美援朝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对华的敌视程度有所加深,行为管控却做的很好,极力约束自身和盟友,不直接挑衅中国的利益。

美国的事情按下不表。苏联这边,虽然在抗美援朝结束的1953年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援助,但中苏双方的利益分歧也逐渐显露出来。新中国一向坚持外交独立自主,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并不意味着事事都听苏联的。中国在国际上开始多交朋友,尤其是那种盟友以外的朋友。中国人热爱和平,没必要交个朋友都得舞刀弄枪,聊聊天喝喝茶才是常态。

放眼周边,那时的印度是个不错的朋友。印度的意识形态比较复杂,这个独立于1947年的国家坚持不结盟政策,始终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阵营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尤其是,刚从英国殖民体系中独立的印度不敌视社会主义,后来甚至在宪法中将自己定义为「有独立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也不敌视中国,早在1950年4月1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半年之内,两国就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只做朋友而不结盟,既相互保持友好又不用担负盟约义务,不会因为对方要打仗而被拖下水,这种分寸感在当时非友即敌的国际关系中是很难得的。

和印度交朋友还有个目的,就是减轻西藏边防的压力。印度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就曾将其作为入侵西藏的基地。当时西藏刚和平解放,西藏旧贵族依然有很大势力,中国并不希望印度干涉西藏事务,「互不干涉内政」就是这一诉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对印度做出的对等承诺。

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讲了这么一段话: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周总理的话得到了印度方面的积极响应。1954年4月29日,中印发表谈判公报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在序言中明确写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

就在中印发表谈判公报时,旨在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正在召开,在朝鲜战场上刚交过手的中方与美英一方多个国家派出代表与会。6月25日,会议讨论完朝鲜问题休会,周总理抽空于休会期间的28日、29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与印、缅发表中印、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宣布以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登上国际舞台,6月28日也被视为该原则的纪念日。

亚非拉国家相继认同

在两个阵营把世界的紧张气氛拉满的冷战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疑是一股清流。两个阵营成员到处拉踩,签署盟约意味着随时准备卷入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中去,这时那种交朋友而不结盟的和平感受更加难得。

这也给广大从殖民地独立的新生国家提供了新思路。世界上有两支队伍,但新独立的国家犯不着非得加入其中一个,跟两边同时保持友好关系,保证自己不打仗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1955年,印尼万隆举行了首届也是唯一一届亚非会议,周总理再次提及五项原则,得到与会各国认同。在新生的亚非国家代表们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是这么表述的:

「各国应当在消除不信任和恐惧、彼此以信任和善意相待的情况下,在下列原则的基础上,作为和睦的邻邦彼此实行宽容,和平相处,并发展友好合作:

一、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四、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

五、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六、(子)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

(丑)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七、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八、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如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九、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十、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虽然这里没有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名称,但其内容都写进去了,这就是中国智慧给世界外交做出的贡献。受到启迪的亚非国家在会后逐渐兴起不结盟运动,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同样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基础和指导原则。

在后续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又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扩展出了多个版本。从1963年底到1964年初,周总理访问亚非多个国家,提出同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关系的五项原则,包括:

支持非洲和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

支持非洲和阿拉伯各国政府奉行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

支持非洲和阿拉伯各国人民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实现团结和统一的愿望;

支持非洲和阿拉伯国家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

主张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主权应当得到一切其他国家的尊重,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犯和干涉。

后来中国的朋友圈持续扩大,先后同拉丁美洲的智利、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圭亚那、牙买加、特多、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家,以及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几乎出现在了每一次的建交联合公报里。

可以说,在新中国70多年的外交历程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也是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基本准则。

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74年第6届特别联大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联合国副秘书长苏亚雷斯 甚至称赞说:「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化解国际难题的良方。」

70年来,中国始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时至今日, 「和平」依然是十分宝贵的字眼,是各国人民最大的愿 望。争取和平、捍卫和平的道路并非坦途,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强调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未来,中国将同世界各方一道,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担起时代责任,携手应对挑 战,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推动世界走向更加美好、光明的明天。

参考文献:

刘德:「美国曾制订多份三战计划 欲对苏联进行核打击」,【环球时报】,2015年7月21日

Harry Truman, Public Address on April 11, 1951.

【亚非会议最后公报】,1955年4月24日。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项天歌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郑美玲(实习)

校对 | 苗祎琦 彦文

国历好物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点击下方图片或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在看 」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