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1955年授衔时,段苏权因不满军衔当众将肩章扯下,下葬也不穿军装

2024-06-30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中,曾出现过许多重要的人物,如张学良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少帅」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虽说他曾做过错误的决定,但是张学良也的确是拥有爱国热忱的中国人。例如「西安事变」就是一个例子。对于一个生于官宦之家的富二代来说,可能张学良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余生居然是在囚禁中度过,这正应了那句话:此一时彼一时。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轻易不可见人。但有一回,经蒋介石特许,六名东北军高级将领在溪口见到了张学良。张学良对他们说: 「只要你们掌握兵权,蒋介石就不敢杀我。」

更有甚者,其中一位高级将领回到南京后,对蒋介石说:「委员长要我打仗可以,但你必须保证副总司令(张学良)的安全,否则我不敢保证我的部队不会反你。」 这位敢在蒋某人面前「仗义执言」的人,正是霍守义。1948年,在山东兖州。几个士兵慌慌张张从城门之中跑出来,拔腿便向西南方向逃去。在他们的身后,城里城外的枪炮之声已经响了两天有余,此时硝烟正在渐渐的散去。一队解放军战士飞扑过来,很快便俘虏了他们。几个士兵中为首的正是国民党第12军中将军长霍守义,而他的被俘,也宣告着兖州战役的正式结束。

加入东北军,深得「少帅」赏识

唐·薛能【并州寓怀】:人多知遇独难求,人负知音独爱酬。常恐此心无乐处,枉称年少在并州。

张学良对霍守义是知遇之恩。1898年,霍守义出生在辽宁本溪一个有钱的人家,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一个男孩,所以父母很注重对他的培养。霍守义目睹了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等大事件,面对中国军阀割据,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无不想在乱局中分一杯羹,煤铁矿产资源丰富的东北更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而在诸多列强之中,尤以近邻日本的觊觎为甚。看到自己的国家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血气方刚的霍守义萌生了从军报国的强烈念头。最终在朋友的引荐下,霍守义放弃自己当前的学业来到北平,进入一所高级军官学校学习,毕业之后,回到东北参加了张学良的东北军。

霍守义在东北军中表现积极,做事认真,很快得到张学良的赏识。作为张学良亲自培养的干部,霍守义又被送入吉林陆军军官教练处系统的学习军事技能知识。毕业后,霍守义一路从营长,慢慢升任东北军112师师长一职。而这个师大有来头,它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军的编制,而是一支守卫张家宅邸的直系部队。

「九·一八」事后,张学良将自己住宅的安全工作全权交给霍守义负责,可以看出张学良对霍守义莫大信任。当时张学良的东北军已经归到了蒋介石的旗下,听从了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让日本人轻而易举的侵占的东三省,张学良带领他的部队撤离了东北,进入了关内。霍守义也随部队入关,开始了6年不抵抗的内战岁月。

不负信任,尽心竭力

蒋介石心里打着如意算盘,他的本意是让地方军阀和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相互攻击,消耗两方实力而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所以他提出了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不顾日本入侵家国破碎的时局命令东北军在内的地方军阀继续「剿共」。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霍守义部也奉调移师陕北,与西北军一道对红军进行围剿。彼时东北军将士已经和红军进行了几年的战斗,在劳山和直罗镇等战斗中已然损失惨重。外敌当前,大家早就厌倦了同胞之间的自相残杀,心里仍念着东北的白山黑水,想要打回东北收复故乡的心意远胜于无意义的「剿共」和内耗。

面对外敌入侵,蒋介石不但不予抵抗,反而集中兵力去围攻共产党。霍守义很是不理解蒋介石的做法,更是对他的这种做法表示气愤,张学良和他的想法一样,不愿意和共产党为敌。张学良就此利用部队驻地离延安较近的便利,与共产党建立了联系。

张学良曾不止一次命令霍守义不要和共产党成为敌人,而且在共产党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要施以援手,所以霍守义对共产党一直非常友好。霍守义还曾经按照张学良的指示,把大批的进步爱国人士偷偷地转移到了苏区,受到霍守义部保障的人员还有【西行漫记】的作者,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等人。

面对国内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统一,在一片抗日呼声中,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直接「兵谏」蒋介石。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蒋介石放下内战,一致对外。西安事变最终在国共等各方势力的斡旋下被平息,蒋介石与我方达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同意一致对外。

但后来的发展走向却出人意料,发起此次事变的关键人物张学良、杨虎城并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

杨虎城在1949年9月份被杀害于戴公祠。与他一起被杀害的还有他的秘书宋绮云一家,以及他8岁的女儿和17岁的儿子。而兵谏后,张学良执意要亲自护送蒋介石夫妇回南京,此举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蒋介石的歉意,也是为了给宋美龄送一个人情,毕竟他和宋美龄是知己,且蒋介石又是自己的拜把兄弟。但是到达南京之后,张学良一下飞机就被软禁了起来,期间长达半个世纪。

当霍守义得知张学良被囚时,大为愤慨,本想横下一条心跟老蒋算总账,但他怕武力冲突会引起东北军少壮派和老成派的严重不合,而让列强乘虚而入,所以霍守义没有贸然行动。但他还是决定当面去质问蒋某人。在见到蒋某人后,他直接叫板道: 你敢动张学良试试

不禁要问,霍守义只是一个将领,怎敢将矛头对准老蒋?

一方面是张学良有恩于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西安事变。

西安事件发生的第二天,霍守义奉命带着112师驻守渭南,期间霍守义曾三次受到蒋介石的教导总队的攻击。虽然霍守义自己也身为一个国民党员,在发生了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冲突之后,霍守义和蒋介石也算结下了梁子。蒋介石虽然对霍守义敢这样对他讲话,感到非常的不爽,但是碍于霍守义手中还掌握着东北军的兵权,所以也没敢把他怎么样。虽然蒋某人没有对张学良下手,但始终没有让张学良自由。

被囚禁的张学良,先后被老蒋藏在贵州省的多个地方,但由于很多藏身之地都比较靠近贵阳市区,所以,张学良被囚禁的消息最终还是不胫而走。于是,蒋介石又将张学良不断的转移,先后囚禁在开阳县刘育乡、息烽县阳郎坝、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后来,张学良被押到重庆,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

此龙中虎,不可放也。在台湾,蒋介石宁愿花重金供养着张学良,也不愿还他自由,还在自己临死前,嘱咐儿子蒋经国不要放了张学良。可见,蒋某人的心胸有多么狭窄。

从霍守义不顾自己安危替张学良出头,就可以看出霍守义是重情之人,对于是非曲直,他还是心知肚明的。

抗日有功,得以善终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江阴保卫战中,霍守义率部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在一天当中,他们击毙了上千名日寇,敌人的十几辆坦克被摧毁,达到了牵制日军西进并消耗其兵力的目的。在花山的战斗中,霍守义率将士们同敌寇苦战了五天五夜,消灭2000多日寇和五千多伪军,把日军的嚣张气焰彻底打压了下去。但不幸的是,霍守义在战斗中受了重伤。霍守义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便提前出院回到112师指挥作战。在山东时,霍守义率领的112师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成为邻居,为抗击日寇,两支部队甚至互相配合、互通有无。

有一次,霍守义和罗荣桓共同合作,他来找罗荣桓商量作战方案。当霍守义看到站岗的八路军战士穿着单薄,站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时,他立即把自己的呢大衣脱下来披到了这位战士的身上,很是让人感动。

事实上,在霍守义的部队中有不少的共产党员,而他对这些党员也从来没有排斥和为难过,因为在他心里,只有日本侵略者才是真正的敌人。大家熟悉的开国中将万毅,当时就在霍守义的师里当团长。国民党方面说万毅是共产党,要进行调查,霍守义当然不会交人,说:「我从来没听说过万毅有什么不好的言论,只知道万毅打鬼子非常积极。」 抗战胜利之后,霍守义晋升为中将,成为12军军长。

内战爆发后,蒋某人派霍守义率12军驻守兖州。霍守义和他军中的将士们非常反感打内战,再加上霍守义一直与共产党的关系不错,所以他根本就不想与解放军为敌 。然而,霍守义毕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将令又怎可违?华东野战军进攻兖州时,霍守义真刀真枪地和解放军大战了一场,但结果可想而知,第12军28000人几乎全军覆没。霍守义已无退路,只好向解放军投诚。

不过,霍守义毕竟和共产党有深交,共产党也没把他当成战俘而为难他。

1948年9月,他的部队经过整编,全部归入了解放军部队。解放后,霍守义被安排到军事学院从事研究员工作,并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67年去世,终年69岁。

总的来说,霍守义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懂感恩的人,在他心中,作为同胞而言,根本就没有敌我和党派之分。张学良于他而言既是伯乐也是亲人,而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所做出的贡献都是不可被忽视的。

张学良,1990年重获自由,2001年去世,享年101岁。从生到死,张将军走过整整一个世纪。他的人生是圆满的,如果说有些许遗憾,也许是霍守义自半个世纪前的那次探望后,致死再未相见吧?

(于霍守义来说,张学良既是伯乐,也像手足。当得知「少帅」被蒋某人软禁时,霍守义敢于当面指责蒋某人,不难看出,霍守义是重情重义之人。对于抗战,他积极应战,功不可没。对于这样一个识大体,有格局之人,你怎么看,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欢迎大家来到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喜欢本期内容的朋友们不要忘了点赞收藏关注转发,我们下期精彩内容再见。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