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三大战役后,蒋介石已岌岌可危,渡江作战使其在历史上告别大陆

2024-06-30历史

作者:太史小生

1948年5月27日,毛主席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在这里,他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进行了殊死的战略决战。西柏坡也因此而继瑞金、延安之后,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第三个红色政权的「首都」。

一、三大战役,蒋介石主力部队已被歼灭,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战略决战是决定战争双方终极命运的大军决战,是两军主力为结束战争、分出胜负的殊死较量。大军决战从作战规模到作战结果,都有别于战役决战,所以,不论与何方说来,决战阶段的斗争,是全斗争或全战役中最激烈、最复杂、最变化多端的,也是最顽固、最困难、最艰苦的,在指挥上说来是最不容易的时节。对于决战问题,速胜论者往往急于求成,妄想及早决战,反而欲速则不达。

毛主席决定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是建立在对作战双方基本情况科学分析基础上的。从1947年开始,经过一年多的反攻作战,敌军在战争中损失的正规军和非正规军共计152万。

至1948年秋,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又发生了质的变化,敌我兵力对比由解放战争初期的3.4:1下降到1.3:1。国民党军的卫立煌、傅作义、胡宗南、白崇禧、刘峙5个战略集团已经被人民解放军分割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等5个相对孤立的战场上,彼此无法进行相互配合。

人民解放军在兵力上虽然尚未占优势,但全国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都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敌强我弱的悬殊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敌人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1947年9月7日,毛主席向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指出,「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9月8日至13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东北、华北和中原三个战区展开大歼灭战之后,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以歼灭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为目的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

9月12日至10月19日,东北野战军突然奔袭北宁路,包围锦州。10月14日,人民解放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锦州发起总攻,激战31小时,攻克锦州,全歼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部10余万人。攻锦作战的胜利,完全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的陆上退路,形成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关门打狗」之势,东北战局发生急剧变化。17日长春国民党军曾泽生率一个军起义,21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率余部放下武器,长春和平解放。

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将援锦之敌「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分别阻击于塔山、彰武、新立屯以东地区。10月26 日东北野战军10个纵队30余万人将敌廖耀湘「西进兵团」合围于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同时实施大胆穿插。分割包围激战至70日晨,全歼包括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在内的10余万人。10月29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分路快速向沈阳、营口疾进,全歼沈阳守军,逃至营口的敌第52军一部从海上逃走,一部被歼一至此,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11月6日至22日,人民解放军将敌右翼黄百韬兵团包围在碾庄圩地区。经过激烈战斗,全歼黄百韬兵团,击毙兵团司令黄百韬。11月23日至12月15日,人民解放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将国民党军精锐部队之地黄维兵团,于11月25日合围在以双堆集为中心的地区内。

12月4日又以多路平行追击和迂回拦截的战法将杜聿明集团合围于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一带此时,敌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正由蚌埠北进,距离黄维兵团仅约70公里为保持主动,战役总前委决定,采取吃一个(黄维兵团)、挟一个(杜聿明集团)、看一个(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的方针,先歼灭黄维兵团从12月12日至15日,我全歼黄维兵团10万余人,生俘兵团司令官黄维。

1949年I月6日,人民解放军在徐州对拒绝投降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至1月10日全歼邱清泉、李弥两兵团,生俘杜聿明,击毙兵团司令官邱清泉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当淮海战役靡战正酣之际,毛主席又组织了平津战役当时华北战场傅作义集团总兵力60万人,其中50万人分布于张家界、北平、天津、唐山一线。受辽沈战役的震撼,该集团已成惊弓之鸟,一线展开,准备随时撤返江南或西撤绥远。

为围歼傅作义集团于平津地区,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命令东北野战军55个师约80万人结束休整星夜人关,协同华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平津战役,并停攻太原,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平津地区。1948年11月29日至12月20 日,人民解放军对傅作义集团实施分割包围,切断其退路;并对张家界、新保安围而不打,对北平、大津、通县隔而不围,将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八个地区,为而后各个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12月21日至次年1月17日,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打中间的原则,歼灭新保安、张家日、天津之敌,塘沽守敌于1月17日乘船南逃。至此.北平之敌完全孤立,守军25万人陷于人民解放军层层包围之中,既逃不脱,又战不了。在中共中央及少、民解放军的大力争取、中共北平地下组织和爱国民主人士的促进下,傅作义接受人民解放军提出的和平条件。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开进北平,改编傅作义集团,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三大战役历时4个多月,歼敌154万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二、补上一刀,蒋介石残余部队逐渐消失,扫除了国民党政府的胡思乱想

毛主席离开延安后,仅用两年多时间,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已被歼灭,剩下100多万残余军队分散在从新疆到台湾的漫长战线上。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十分明朗: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了,国民党政府正像一艘破船那样将从历史上沉没。

面对这种急转而下的不利形势,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施放和平烟幕,一方面加紧组织长江防御,部署了汤恩伯集团25个军,白崇禧集团15个军及其他海、空军部队约75万人,舰艇133艘,飞机300余架,妄图凭借长江天险和既设工事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维持国民党在长江以南半壁河山的统治。

1949年2月1l日,毛主席、中央军委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的7个兵团24个军及地方部队共100 万人,准备于4月间发起渡江战役,歼灭汤恩伯集团,夺取京沪杭地区。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部率第40、第43军约10余万人组成先遣兵团迅速南下,会同中原军区部队钳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

担任渡江任务的各部队于3月初至4月初先后进抵长江北岸,全面展开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兵团还以一部兵力拔除了棕阳、仪征、三江营等长江北岸敌据点10余处,从北岸控制了长江航道,开辟了渡江通路。4月21日至6月2日,渡江部队在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统一领导下,组成东、西、中三个集团,以百万雄师强渡大江。

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当晚人民解放军中集团发起渡江作战,突破鲁港至铜陵段敌防线。次日,占领铜陵、繁昌、顺安等地。21日,毛主席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次日晚,人民解放军东、西集团开始渡江。东集团迅速突破长山、天生港、扬中等敌防御阵地,于22日进至香山、南闸、百丈一线,并控制了江阴炮台。西集团主力于当夜在预定地段突破敌江防阵地,于22日占领彭泽、东流等地。中集团继续发展攻势,占领南陵,歼敌第88军大部。

敌江防被全线突破后,于22日下午仓皇实施总退却,分别向杭州、上海和浙赣铁路退却,企图在浙赣路和上海地区组织新的防御。人民解放军随即向敌防御纵深迅猛发展攻势,第8兵团一部于23日进占南京、镇江;东集团主力相继解放丹阳、常州、无锡等地,切断了宁沪铁路;中集团一部占领芜湖,主力在湾址地区歼敌第20军大部和第99军一部;西集团进占贵池、青阳等地,歼敌第8兵团一部。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

人民解放军渡江成功后,总前委迅速调整进攻部署,命令各军不为小股敌人钳制,继续勇猛追击。各部接到命令后,不顾疲劳,向指定地区兼程疾进。在追击作战中,我军先后歼灭敌第68、第88、第106、第73军等各一部,残敌纷纷向福建、浙东逃窜。人民解放军即控制了义乌至东乡段400余公里的浙赣线,割断了汤恩伯集团和白崇禧集团的联系,粉碎了敌人在浙赣线组织防御的企图,对芜湖、南京、镇江之敌形成了合围之势。

退守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汤恩伯集团8个军25个师共20万人在蒋介石的亲自部署下,企图凭借上海丰富的资财和4000多个永备工事继续顽抗,以争取时间,抢运物资,并阴谋挑起国际事件。为歼灭上海之敌,总前委决定集中第三野战军之第9、第10两兵团及第8兵团一部共8个军攻取上海;以第7兵团进军浙东、浙南,解放浙江全省;以第二野战军主力在浙赣路金华、东乡段休整,保障围歼上海之敌。

第三野战军根据军委和总前委的命令,于23日夜对上海守敌发起总攻。我各部队采取快速勇猛的动作,多路直插市区,至26日第9兵团攻占了上海市区,敌淞沪警备副司令刘昌义率第21、第123军各一部投诚。战至27日,上海战役结束,敌除汤恩伯率第54军等部约5万人登舰逃跑外,其余15万人全部被歼。

作者简介:太史小生,历史领域爱好者,特别是热衷于党史、军史的阅读与写作。一直希望更清晰地去回望历史,更理性地看待历史,更流畅地书写历史。

欢迎广大历史爱好者斧正交流。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