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林彪麾下的第四野战军可谓是星光熠熠、名将如云。而素有「好战分子」之称的钟伟,又是其中特别突出的一个。作为一代战将,钟伟曾有过很多外号,很多人把他称为「中国的巴顿」。因为和巴顿一样,钟伟性格火爆,作战风格迅猛而果敢,脾气来了,即使是林彪也照怼不误。
有人说,一提到打仗,钟伟的眼睛就放光,后脑勺都乐开了花。遇到硬仗,钟伟必争先锋,如果争不到就骂娘。如果自己打胜了,而别人还在那里啃,钟伟便会「得意」地说:「我说他不行吧,怎么样?这回该我们上了吧!我保证两个小时拿下来,拿不下来,提头来见!」然而,钟伟这样英勇绝伦的战将,绝不是一天就能炼成的,毕竟世界上并没有天生就不怕死的人。
一、从政工到猛将
1928年7月22日,平江城里突然枪声大作。彭德怀和滕代远珠联璧合,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起义的枪声响起后,隐蔽在钟伟家的地下党袁克歧断定城里出了大事,便派 17 岁的钟伟进城了解情况。自从长大以来,钟伟就从没有听到过枪声。钟伟当时回忆:「开始我以为是谁家办红白喜事放的鞭炮。当听到袁老师说是枪声时,我的腿子肚子就开始打抖了,我是硬着头皮进城去了解情况的。后来别人都说我勇敢,但实际上世界上就没有天生勇敢的人。」平江起义之后,钟伟参加了红军,年轻的他逐渐发现,自己到了战场上就像是鱼儿遇到了水,显得非常自如和游刃有余。到了后来,他只要听到枪声,就分外地激动,简直像是乐开了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钟伟一直从事政工工作,就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宣传员,三师特务连政委,十二团政委,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政治部主任。而到了抗战时期,钟伟就逐渐由政工工作转向了一线战斗工作。1943年,钟伟该任新四军第三师十旅二十八团团长,并在当年打出了自己的成名之战。当年8月,钟伟率部攻打苏北地区的战略要地——高沟。当时,新四军虽然衣食无缺,但却非常缺少重型武器。因此,日伪军便在各处大修碉堡、城墙以及篱笆,妄想将我军困死。在高沟,驻守着1400多名伪军。这些伪军虽然战斗力不强,却躲在5米高的土城墙后面,这就有点难以对付了。为了击破这些堡垒,让八路军、新四军可谓伤透了脑筋。他们曾经掏空榆木,做成木头大炮;兵工厂曾改造迫击炮,让它们具有平射功能;有些工程师还制造了土制「化学武器」,「辣椒面」炮弹。
然而这些武器都治标不治本,效果十分有限。然而钟伟却非常机智,他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挖沟。只消半夜的工服,几条一人来深的交通沟就直通城下,人猫着腰在里面跑,外面连个影子都看不到。汉奸、伪军虽然手握机枪,却硬是打不着我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军在他们的碉堡之下铺设炸药,然后将城墙炸瘫。此战之中,钟伟仅以伤十几个人的代价,就将高沟拿下了。而钟伟发现的这种很实际的攻坚战法,从苏北到东北,一直屡次显示其过人的效用。在1945年4月的淮阴之战中,钟伟率领自己的十旅二十八团担任主攻。淮阴城是敌人据守的重镇,城墙高达10米,还有护城河、鹿角以及铁丝网,是一个比高沟更难攻打的据点。此前兄弟部队曾屡次攻城,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钟伟观察完地形后,却说这事好办。一方面,他效仿当年三国时期的袁绍,修筑其比淮阴城墙还高的射击台,然后派出机枪手和神射手,前者火力掩护,压制敌人,后者则专门射杀敌人的指挥官以及机枪手。这还不算完,钟伟还给敌人来了个双管齐下。在高台的掩护下,钟伟又组织部队连夜挖了两条地道,直通城墙底下,然后放入几百斤炸药。只听轰隆一声,淮阴城墙被炸出个十几丈宽的豁口。在射击台火力的掩护下,我军战士一拥而上,仅用五分钟就突破了敌人的防御。由于战绩突出,钟伟由团长升格为旅长。抗战结束后,钟伟随军进入东北,成为了林彪麾下的一员悍将。
二、钟伟「指挥」林彪
仔细观察钟伟这个大将,其实反差还是相当大的。他中等个头,眉清目秀,看着挺文静的。然而打起来仗来,却性格倔强、气魄大、决心极硬。到了战场上,钟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像个「莽夫」,但实际上粗中有细,非常有智谋。在战前他总会亲自侦查,无论是敌情还是我情,地形还是气候,都能了然于胸。因此在作战中,钟伟非常有主见,从来都只唯实,不唯上,特别懂得随机应变,非常会抓住战机。用他的一些老部下的话来讲,就是那脑袋,咱们十个八个捏在一块也不如他一个,比电子计算机还快。由于他勇于坚持己见,因此即使是林彪,他也敢顶牛。而在著名的靠山屯战役中,钟伟甚至敢「指挥」林彪打仗。1947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三下江南战役。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五师师长钟伟率部向北满松花江边急进。3月8日,钟伟部队到达松花江岸时,林彪给钟伟去电,要求「钟伟率五师即刻出发先行过江,迅速进至万发屯地区。在截击回窜的敌八十七师后,随后配合第一纵队围歼德惠东北附近的国民党王牌新一军 5 个团。」然而战场上瞬息万变,钟伟发现敌人八十七师早就溜之大吉了,五师扑了个空。没打上仗,五师只好依照上级命令,向德惠方向东进。
到了第二天10点,五师到达朝阳川以北时,听到附近的靠山屯突然传来了一阵枪声。对于枪声,钟伟极为敏感,于是赶紧派人前去侦查,结果发现敌71军88师在靠山屯一带屯兵,并在那里储藏了大量军用物资,准备向德惠方向推进。对于这个意外情况,钟伟毫不犹豫地就想追上去,将敌人全部歼灭。当钟伟说出这个想法时,师里的其他指战员却都不同意。他们认为,作战应该服从大局,绝不能因小失大。在上级没有新的命令时,我们仍然按原命令执行。如果不执行总部命令,在这里打这股敌人,万一影响整个战役的胜利,即使我们把这仗打胜了也没有用。然而钟伟却力排众议,他认为:
「敌人处于欲退未退之时,从精神上和战斗部署上不一定有周密的准备,而我是一个师的兵力,部队几次下江南都没打上仗,要战情绪很高,这股敌人等于是送上嘴边的肥肉,应该把它吃掉。」
钟伟还认为,毛泽东同志主张在运动中歼敌,林总也要求灵活主动寻机歼敌。我们东进的任务是配合兄弟部队作战,到那里能不能抓住敌人还说不准。如果放弃眼前敌人不打,继续东进,这群敌人岂能不在我军身后掣肘,岂能让我们轻松地走掉?与此同时,钟伟还敏锐地发现,前两次「下江南」时,5师都没抓住敌人,没有打上仗,全体指战员都不高兴,都希望痛痛快快打仗。如今再不出战,恐怕会「沮丧士气」。因此这场战役,不打也得打!于是在钟伟的力主之下,5师与敌88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就在两军激战正酣之时,林彪两次发来急电,要求部队立即东进,堵击德惠之敌。然而钟伟却两次抗命:「我军已经歼敌一个团,抓获了大量俘虏,拔不动腿了」正所谓军令如山,抗命可不是小事。如果破坏了大局,无论靠山屯之战是打赢还是打输,都会受到处分。
可是机会稍纵即逝,打还是不打,考验着每一个为将者的眼光和决断力。最终,钟伟咬着牙下定了决心,断绝决定抗命,全师停止东进,就地歼敌。钟伟已经连续两次「抗命」,可谓一错再错。轻了说,撤职关禁闭 ;重了讲,说不定会被枪毙。然而他依然以大无畏的精神电告东总,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对此,林彪立即回电:
「( 一 ) 你们机动将敌八十八师追歼一部甚好 ;( 二 ) 对所围之敌望大胆歼灭之 ;( 三 ) 战斗结束后,望将部队移至曹家窝棚、济墨甸子一带,到达时间你自定。」
可以说,林彪给钟伟出了个难题,压了个重担。钟伟不仅要迅速歼敌,而且还要继续东进,和兄弟部队一起完成合围敌军的任务。钟伟观察了一下靠山屯的地形,这里绝不是一个好啃的骨头,守敌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工事,兵力、火力部署非常周密。在敌军密集的火力下,我军官兵冲了数次也没能将敌军拿下。就在这个时候,林彪第三次来电,要求五师立即向大房身方向移动,不得有误。更要命的是,敌军听闻88师被攻击,87师正急速向靠山屯方向靠拢。如果再不注意,反倒会被敌人包了饺子。于是有人说:「这回不走也得走了吧!」就在这时,钟伟拍案而起:「谁再说走,我就毙了他!」钟伟之所以敢拍桌子,并不是因为他独断专行,而是因为他兴奋地发现了一个致胜之点。87师和88师,同属于71军。相比于新一军、新六军,71军是一支二流部队。如今,我军5师不仅黏住了敌人88师,还把88师引了过来,这不正是全歼第71军的好机会吗?面对战机,钟伟虽然兴奋,但他同时也保持了冷静。首先,他暂停了进攻,然后重新布置作战方案,并将敌情和我军部署电告林彪。钟伟对林彪说:「现在正是抓大鱼的好机会,我部将在靠山屯奋战,请友邻各军前来配合。」一个师长,竟敢「指挥」方面统帅,这在世界战史中都不多见。然而林彪同样气魄雄大,在仔细审查了钟伟的作战方案后,也觉得这是一个大量歼敌的好机会。于是他下达命令:
「变原来的作战部署, 将歼灭大房身之敌部署改为监视,令 1师、6 师和 6 纵向靠山屯附近集结,集中主力歼灭敌 88 、87 师。」
当天晚上,5师向敌88师发动了总攻,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我军各支爆破队对敌人的工事进行了连续爆破,撕开口子,快速刺入敌纵深。就在这时,第88师和87师主力均云集于靠山屯。而5师的三个团也全部投入战斗,钟伟和五师像一块磁铁紧紧吸住了数倍于他们的七十一军。
就在战斗进入白热化之时,林彪派来的5个师的援军从四面八方杀到。中心突破,围点打援。敌军2个师被我军团团围困。此战之中,5师全歼了88师的一个整团,共1377人。其后,前来增援的87师被我军死死拖住,最终被全歼,我军在三下江南的战役中获得了全胜。战后,林彪高度赞扬了钟伟的抗命作战:
「要敢于打违抗命令的胜仗,像钟伟在靠山屯那样,三次违抗命令。」
事后,东总又特意通令表扬五师:
「总部对我西五部队这种作战的积极性与机动性,不等待上级命令,抓住敌人就打的精神,特予以表达。」
靠山屯战役后,林彪对钟伟分外赏识。从资历上看,钟伟的资历不算太深。然而林彪却依然对钟伟破格提拔,将其由师长升格为东北野战军第12纵队的副司令员(相当于军长)。如此大幅度的提拔,钟伟理应感到光荣。然而在与罗荣桓进行谈话时,钟伟却似乎有些「不满」,他说:
「要瞧得起我,就让我当司令员,我是宁当鸡头,不做牛尾!」
林彪听到后,不仅没有责怪钟伟,反而特意为他改了一个字,将副司令员改为正司令员。就这样,钟伟成为唯一一个由师长直接提拔为纵队军长的将军。
三、雷霆万钧夺沈阳
十二纵队原本是由独立师升级成的野战军,各师之间相互不熟悉,缺乏整体配合经验,要捏合到一块,马上打纵队一级的整体战,十分棘手。然而强将手下无弱兵,在钟伟的调教下,十二纵很快实现从「亚主力」到「正主力」的飞跃。早在抗战时期,军政双全的钟伟就证明了他的练兵能力。当时钟伟曾担任新四军某部四支队的司令员,而这支部队本是由县大队改编的地方部队。但在钟伟的训练之下,四支队很快就升格为能征惯战的第十旅。到了东北战场,钟伟手下的第五师更是被打造成一支钢铁部队。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五师是被表彰最多的部队,没有之一。提到五师,五师的老军人们就没有不自豪的。就如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所评价的
「该部队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守兼备,以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坚力亦很顽强,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而到了12纵队,钟伟再次创造了辉煌。1948 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发现沈阳之敌可能从营口出逃。因此中央军委特意指示东野:
「」议以十二纵及 3 个独立师由钟伟指挥,由四平以北上车,赶于 24 日以前全部运抵清源,以急行军开至鞍山、海城,堵塞敌向营口退路。」
然而不知是何原因,直到10月25日才收到了军委的命令。而在此之前,林彪早就给12纵下达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命令,即以一个师的兵力围歼铁岭之敌,主力则向巨流河前进,坚决堵截廖耀湘兵团回沈阳的退路。军委和东总的命令,到底听谁的?钟伟一下子犯了难。最终,钟伟决定,还是先去巨流河,堵住廖耀湘再说。
到了巨流河,钟伟却发现辽河宽百米,深二三米,目前河面上尚无船只,若通过辽河,只能依靠一座铁路桥。要堵住廖耀湘兵团,在这里放一个师就可以了。但纵队和配属的 3 个独立师,将显得杀鸡用牛刀。因此钟伟突发奇想,能不能将东总和军委的指令一起完成呢?军委要求12纵迂回到海城,堵住营口。然而距离太远,已经来不及了。因此,不如直接攻打沈阳,将沈阳之敌拖在当地。这样,既能挡住敌人南逃营口,又能随时机动到巨流河封堵廖耀湘兵团,可谓两全其美。于是钟伟再一次「抗命」,并向林彪排去电报。然后可能是因为军务繁忙,东总迟迟没有回电。于是钟伟决定自主行事,机断专行:「渡浑河,抢占沈阳以南的苏家屯,以堵截沈阳南逃之敌。」30 日下午 4 时,十二纵主力以狂飙般的速度,占领了苏家屯。之后,钟伟又率领三十六师沿浑河以北向沈阳疾驰,3个独立师从东面逼近沈阳,纵队主力沿苏家屯向沈阳发起攻击。他大声鼓励全军:
「有几个人打几个人的仗,抢在敌人前面,打进去,拖住他。」
就在十二纵攻打沈阳之时,战局和钟伟所判断的完全一致。首先,廖耀湘兵团在远离巨流河的故家窝棚等地被兄弟部队歼灭。若钟伟将大批部队留在巨流河,无异于浪费。其次,鞍山、海城被攻克后,沈阳之敌已经准备向营口方向逃跑。而12纵的神兵天降,却将他们死死地拖住,为主力全歼沈阳之敌创造了战机。沈阳之战中,12纵夺取了铁西区,国民党王牌军二○七师 ( 缺装甲团 ) 被歼灭,十二纵俘敌师长以下官兵 13000 余人,缴获美制 100 毫米重型榴弹炮4 门及大批枪支弹药。钟伟的第二次「抗命」,再次取得了奇效。
辽沈战役结束,钟伟随四野大军,从山海关一直打到了大海边,解放了大半个中国。1955年大授衔,钟伟被授予少将之职。对于这一决定,钟伟曾经非常不满,还找到林彪闹意见。为了这事,钟伟还被林彪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然而毛泽东听后,不仅没有责罚他,反倒将他调到北京军区当参谋长。大军区参谋长职务,是超出当时开国少将配置的。由此可见,伟人对这位兼具「虎性」和「猴性」的大将有多么赏识。1984年,钟伟将军不幸去世。在生前,钟伟将军不讲吃,不讲穿,生活简朴,从来不搞特殊。在他的身后,其遗嘱也非常简单,可谓感人至深:
「我死之后,不必补发什么薪金,我的儿孙们都能自立生活了。我自己也不欠任何账目。我的电视机、冰箱都作为党费交给党——另外,我的警卫员和做饭的保姆工作很积极,生活也很清苦,请给以适当的照顾。同志们,就此永别了。」
老将军的高贵品质,贯穿了他的一生。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