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康熙解决饥荒有奇招,怨汉人吃的多,让汉人学他一日只吃两顿饭!

2024-04-16历史

阅读后,若是觉得本文不错,烦请「关注」,这样就可以每天阅读作者发布的历史知识

古代的老百姓不管是从事耕种还是畜牧,都是看天吃饭的,温度稍有变动,就有可能带来灾祸,如水灾、旱灾,而在灾祸过后,等待百姓们的就饥荒了。因为在古代那个剥削制度下,普通百姓家里,一年到头并没有太多的粮食,而且还要留有种粮以待来年春耕才行,因此灾害过后每每发生饥荒。

而如何让百姓度过饥荒,是每个封建皇帝都极为头疼的事情,因为一旦饥荒和灾情没有处理好,饿着肚子的灾民就有可能造反,打进京城,把他掀下皇位,即使其没有成功,暴动起来的灾民也有很大可能变成起义军,然后自行找食,把临近州县扫荡成炼狱,破坏皇朝的根基。

因此很多封建皇帝都发愁于如何解决百姓的饥荒问题,想要找到办法填饱百姓的肚子,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差的皇帝有很多,比如晋惠帝,他的那句「何不食肉糜」,让中国人嘲讽了多少年,并且也将继续嘲讽下去,而有意思的是,作为许多人记忆中优秀皇帝代表,开启「康乾盛世」的清康熙皇帝也发出过类似的言论。

有一年,全国多个地方出现了大旱情,百姓受灾严重,多地陷入饥荒,大臣们就找康熙拿主意,又是准备赈灾,又是准备祈雨来 缓解灾情。

结果康熙皇帝看完几位大臣的 奏疏后,直接把手一摆,既不愿意祈雨,还吐槽百姓平日里不知道节省积攒粮食,就等着官府赈灾,而且还挑三拣四,竟然挑剔官府发的赈灾粮,只想吃好的,只把赈灾粮里面的小米挑出来吃掉:

「不雨,米价腾贵,发仓米平价粜糁子米,小民又拣食小米,且平日不知节省。」

吐槽完这些还不过瘾, 康熙又开始指责 汉人平日里每天一日三餐,吃得太多,甚至晚上还要喝酒,他自己作为皇帝,大清国最珍贵的一个人,每天还只吃两顿饭呢,要是在领兵打仗的日子里,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自己的儿子老十四在外领兵作战也是每天只吃一顿饭,要是汉人都向自己学习,那么原本只够一天的粮食,就能吃两天了,怎么会缺少粮食导致饥荒呢?

「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领兵在外亦然。尔汉人若能如此,则一日之食,可足两食,奈何其不然也?」

然后他说完之后,就有一帮大臣赶忙拍马屁,说皇上说得对,汉人百姓就有这坏毛病,平日里不知道节俭积蓄,大吃大喝,以至于把粮食都吃净了:

「小民不知蓄积,一岁所收,随便耗尽,习惯使然。

现在看来,他们的对话是非常无知的,就清朝官府和地主们的那些剥削手段,百姓手里能剩多少存粮?而且康熙皇帝说是每天只吃两顿饭,但他的那两顿饭说的只是「早膳」、「晚膳」两顿正餐,除此之外,康熙每天还有一顿点心和到妃子那里吃一顿夜宵呢,这等于是他每天可以吃四顿饭。

而且皇帝每顿饭吃的是什么?大鱼大肉不说了,肯定是有油水的食物,百姓们则只有主食或是红薯、土豆之类的没有油水的食物,吃少了根本不抗饿,怎么能给皇帝的锦衣玉食相比。

并且康熙的一天只吃两顿饭的言论也是文化差异的缘故,因为满人确实有每天吃两顿饭的旧俗,甚至有故意不给孩子吃饱饭的习惯(贵为皇帝的溥仪,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饿的难受)。

所以,康熙皇帝「一天吃一顿饭」的「妙招」,与「何不食肉糜」没啥两样,思想觉悟和晋惠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