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时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杨勇和政委苏振华突然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书信。怀着好奇而又疑惑的心情,他们拆开了信封,可没想到看着看着这两位身经百战的铁血悍将
纷纷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
看完后,杨勇握着信的手不停地颤抖,激动地说道:
「
没有想到他竟然还活着!
」
话音刚落,苏振华欢喜地说道:「
就说他是打不死的程咬金了,找了十几年了,没想到他就在遵义
。」
两位军区长官口中的他,只是一个失踪十几年,没有任何军衔的老兵,也没有什么显赫的身份,唯一的背景就是被当地人称为
「
活着的红军菩萨
」
。然而,为什么他的一封书信能让两位军区领导如此激动呢?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时任湖南军区司令的黄克诚更是亲自为他恢复了党籍,并建议给他一份公职。
1958年,邓小平来到遵义视察,参观遵义纪念馆时,称赞他道:
「
你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最合适的人选
。」
30年后,也就是1988年的11月7日,这位78岁的神秘老兵因病去世,时任政治局委员的胡耀邦同志为他亲自发了悼文,
全国七大军区也都不约而同发来了唁电
。
那么,这位老兵到底是谁呢?为什么邓小平会说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呢?去世后,为何七大军区都发来唁电表示追悼呢?本期,我们就来走进革命先烈—跛子红军孔宪权的传奇一生。
打不死的程咬金
跟大多数红军战士们一样,孔宪权于1911年出生在湖南浏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贫穷的孩子早当家,孔宪权早早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了,也非常痛恨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于是,17岁的他加入了当地农民武装,开始打地主分田地。2年后,他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期间,他认识到红军是一支为穷苦人民做主的队伍。
从加入红军队伍开始,孔宪权就一直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在三次反围剿战斗中,不畏牺牲,冲锋陷阵。终于,1932年8月,在老乡
黄克诚
的介绍下,孔宪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孔宪权的革命热情更高了,快速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还当上了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传令排长。
职务的升高,也意味着高责任,高要求
。然而,文化低,不识字也成为了他的短板。
为了跟随红军队伍将革命进行到底,孔宪权一有空就开始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在随后的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孔宪权那种不怕死的精神,让黄克诚等人称他为
「
打不死的程咬金
。」
几乎在他参加红军的同时,一个名叫杨勇的老乡也来到了中央苏区,从基层一步步升职到红三军团第四师团政委,也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成为了他的上司。建国后,杨勇被授予上将军衔。如果按照正常发展的话,孔宪权的成就不说比杨勇高,那也差不多吧。
娄山关战役
然而,世事无常,孔宪权因为一次战斗被迫离开了队伍。
1935年初,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毛主席针对王家烈的双枪兵不堪一击的弱点,决定回师东进,二渡赤水,重占娄山关,再占遵义城。
2月25日,红三军团长彭德怀接到毛主席的命令:
消灭娄山关黔敌
。随后,彭德怀决定用4个团的兵力夺下娄山关,给敌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孔宪权所在的部队,正是攻打娄山关的主力部队。
娄山关海拔1576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唯一的通道还被敌人用火力封锁了。然而,娄山关对于当时红军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再怎么难打,也必须攻下。
在娄山关战役之前,时任红三军团十二团作战参谋的孔宪权率侦查员抓获了几名敌军,获得了敌军在娄山关部署的重要情报。
战斗还没开始,孔宪权就立下了功劳
。
战斗打响之后,孔宪权率领突击队奉命攻打敌人位于娄山关南面的指挥所——
黑神庙
。此战,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当孔宪权率队悄悄接近攻击目标时,却发现了从遵义板桥过来支援的敌军。此时,敌众我寡,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孔宪权不慌不忙地部署,让队员们利用敌人在公路上挖的战壕以及砍倒的大树作为隐蔽点就地隐藏,趁敌人不备的情况下,发动了猛烈攻击。
一时间,敌军被打得措手不及。
然而,当敌军见红军人数不多,立即向突击队发起了猛烈的反扑。孔宪权一边指挥,一边拿起十响的「连珠匣枪」,不断地向敌人扫射。然而,敌人仗着人多弹足,不给红军一丝喘息的时间,不断组织人员进攻。
眼见战友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孔宪权悲痛万分,大吼一声,站起身来用手枪射击敌人。可是,敌人的火力太猛了,
孔宪权左腿胯骨连中6枪
,鲜血不停地流出,一下子摔倒在地上。此时,敌人哇哩哇啦地喊叫着从对面冲了过来。
本着
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赚了
,孔宪权强忍着剧痛,一个翻身翻滚到路边的水沟中,用十响的「连珠匣枪」朝对方不断射击,又放倒了几个敌人。这时,只剩下最后三颗子弹了,本已经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打算,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二营营长邓克明率领大部队赶到,救了他一命。
经过简单地包扎后,孔宪权被紧急送到了遵义老城内的天主教堂。虽然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但若不及时处理大腿上的伤势,那就可能会因伤口感染而死。
伤势复发被留在地主家
可是,当时的红军部队非常困难,医疗条件十分不好,麻醉药一点都没。为了减少疼痛,医生只好给他喝几口鸦片水,但这也没法跟真正的麻醉药相提并论。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很快,孔宪权左腿中被子弹打碎的骨头以及弹片被取出来了。
虽然命保住了,但病情依然严重。当时驻扎在遵义城城边的红三军团第13团总支书记,年仅18岁的胡耀邦多年后还十分清楚地记得,孔宪权那段时间发着高烧,在睡梦中依然不断地喊着:
杀!杀!杀!
虽然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但革命依旧继续,面对敌人越来越猛烈的反攻,中央红军只能继续行军。当时部队有明确的规定:
轻伤坚持战斗,重伤根据情况处理,要么被抬着跟部队行走,要么被原地安置在可靠的老乡家
。
按照孔宪权的伤势,他只能原地安置,没法跟随大部队前行,但一方面他坚持要求随军前行,另一方面
他的大名在部队中无人不知。
组织考虑后,安排担架抬着他走了一段时间。
然而,孔宪权的伤口一直无法痊愈,当部队走到贵州毕节一带时,他的伤势复发。无奈之下,部队只能将他原地安置,放在当地财主宋少前家养伤。
虽然孔宪权只是一个营级干部,但为革命做了大量贡献,组织特批让他享受了团级待遇。不仅
为他留下了300多块银元
的生活费和所需药品的担子,还留下了一位医生以及一个通讯员,以便伤好后,及时返回部队,为革命效力。要知道,在当时普通红军伤员留下来一般只发10到15块银元。所以,孔宪权一直觉得受之有愧。
为了保护孔宪权的安全,队伍在离开之际,还对着地主拍了拍照,对他警告道:
你要负责这个人的安全,把他保护好,我们会感谢你的;如有差错,唯你是问。别忘了,我们有照片,会回来检查你的
。
流落民间与组织失去联系
转眼到了1937年,经过西安事变后,国共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孔宪权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就决定出去找部队抗日。
然而,宋地主却拉住了他,求着他说道:
「
你要走了,到时红军来了,看你不在这,我还有好果子吃吗?
」
本就受人恩惠,孔宪权不想让他们受到连累,就暂时放下了出走的念头,让医生和通讯员参加抗日军队。自此,孔宪权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随着手术后遗症的发作,
孔宪权左腿比右腿短了足足10厘米
,成为了一个残疾人,不适合再上战场冲锋陷阵了。此时,他本可以回到部队,从事后方工作,但他不想给组织添麻烦。
战乱年代,孔宪权不能一直住在地主家里,只好留下了一封信。
此后,为了生活,孔宪权遵义当过卖货郎,也当过泥瓦匠,被人们称为跛子瓦匠。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知道了孔宪权是个红军,便将他看作是
活着的红军菩萨
。但凡孔宪权用过的东西,乡亲们都要拿去烧成灰烬,用水吞服,驱魔祛病。这一切,还得归功于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红军八路军解放军虽是不同的称呼,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是一样的,是人民的救星。
恢复党籍
本以为生活就这样平静安慰地度过,直到孔宪权从报纸上看到了2个名字。
1950年,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杨勇以及苏振华被任命为贵州军区司令员,政委。一天,孔宪权从报纸上看到了他们的名字,确认了这就是当年带领自己打仗的老战友,老首长。一番纠结后,他给二人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他们能证明自己的身份,以及想要一份工作,继续为国为民效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杨勇苏振华收到信后,十分惊喜,之前派人不停地找,找了13年都没找到。之后,二人给孔宪权回了一封信,写道:
「
没想到你孔宪权还活着呢...因为现在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你的党籍还没有恢复,还是失踪人员,你还是要去写信给你的入党介绍人黄克诚将军
。」
孔宪权收到信后,泪流满面,知道组织没有忘记他。于是按照信中所说,他立即给入党介绍人黄克诚将军写了一封信。
于是,在黄克诚,杨勇,苏振华三位将军的帮助之下,经过多方协调,孔宪权不仅恢复了党籍,还担任遵义第七区副区长。
邓小平亲自接见
1952年,国家决定建设一个遵义会议纪念馆,此时国家百废俱兴,建造纪念馆的意义重大,可有没有任何参照和系统流程,任务艰巨。在考虑纪念馆修建期间的负责人时,
多位领导一致推荐了孔宪权
。他不仅走过长征,对遵义也非常熟悉,更重要的是遵义会议的见证者。
为了建设好纪念馆,孔宪权一方面对纪念馆以及周边环境进行修缮和清理,一方面调动人员征集红军在贵州的文物,资料,并前去采访相关任务,重走长征路。
纪念馆建成后,孔宪权自然而然也成为了第一任馆长。任职期间,孔宪权不断征集文物资料。如今,纪念馆里珍藏的2000多件文物资料,
其中有1400件是孔宪权在职期间收集的
。
正是因为孔宪权的热爱,1958年11月,邓小平前来参观纪念馆时,握着他的手,称赞道:
「
你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最合适的人选
。」
后来,孔宪权多次受邀到北京,受到了朱老总,彭老总的亲自接见。不仅如此,1964年,孔宪权还特地请毛主席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题词,毛主席十分高兴,答应了这个请求,亲自书写了六个大字
「
遵义会议会址
」。
1988年11月7日,77岁的孔宪权因病去世。时任政治局常委的胡耀邦亲自发来了悼文:
对长征红军老战友孔宪权同志的逝世深表哀悼!
不仅如此,他虽然没有任何军衔,但
全国七大军区不约而同也发来了唁电
,对这位老兵的离世表示哀悼,给予他崇高的敬意。
党和国家从来不会忘记任何一位英雄,他们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新中国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位像孔宪权一样坚守革命信仰的先辈们,才有了现在的繁荣昌盛。如今革命先辈们大多都离开了人世,但作为一代代的中华儿女,
不忘记他们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