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吸血鬼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且比鬼还要恐怖十倍|文史宴

2024-05-29历史

文 | 假假

罗马尼亚中西部有座中世纪古堡,距离古城布拉索夫30公里远,名为布朗城堡。对欧洲中世纪奇幻感兴趣的人们都相信这就是弗拉德三世(Vlad the Impaler)的城堡。

这位恶名昭彰的统治者,也就是布朗·斯托克(Bram Stoker)1897年的知名小说【德古拉】的原型。也因为这本举世闻名的小说还有人们对吸血鬼的联想,布朗城堡变成知名的观光景点,世人也称其为「德古拉城堡」。

因为一部小说而出名,德古拉城堡于是成为了欧洲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恐怖之源。今天去探访德古拉城堡的人们,都期待着能够见到传说中的吸血鬼伯爵,但好像还没有人真正见到过这位可怖的统治者。

那么,所谓的德古拉城堡究竟是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吸血鬼伯爵住所呢?

尽管对布朗城堡的正名和研究很多,但是没有任何资料显示伯兰斯托克知道布朗城堡。他对德古拉城堡的描述和布朗城堡没多少相似处,也从未走访过布朗城堡或罗马尼亚。连书中所说的城堡最重要的防御设施,在作者生活的年代里也早就被拆除了。这位来自爱尔兰的作家会以布朗城堡为故事背景地或许完全只是因为它大致符合小说内容。

这座城堡只大略和瓦拉几亚(古罗马尼亚的一个公国)曾经的统治者——穿刺公爵有关,而他正好是德古拉的灵感来源。小说中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确实与当地往昔的统治者穿刺公弗拉德三世(Vlad the Impaler)有些渊源。

穿刺公爵弗拉德的父亲Vlad Basarab是瓦拉几亚的王子,1431年二月被卢森堡皇帝册封为「龙骑士」,改姓为Dracul (但后人称他为恶魔弗拉德Vald the Devil)。

同年,小弗拉德出生在这栋土黄色楼宇的二楼,以其父之名为名,成为龙子Vlad Dracula。家族三兄弟中,他排行老二。

当时的罗马尼亚由瓦拉几亚与特兰西瓦尼亚 、摩达维亚等三小国组成。由于夹在匈牙利帝国与鄂土曼土耳其帝国两大强权之间,自身又没有完成统合,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靠斡旋与示好求生存。

所以弗拉德五岁时,父亲就将他与弟弟送往土耳其当人质,兄弟俩在困顿的环境中成长。长大后的弗拉德因为父兄被杀,王位被夺,所以立志复仇。

1456年,卧薪尝胆多年的弗拉德终于找到机会揭竿而起,击败政敌,成为瓦拉几亚国王。

1457年在入侵期间,他使用焦土政策——这是一种军事战略,包括在水源区下毒或是烧毁作物以摧毁敌人任何可能使用的资源。在位六年期间,为安内攘外,施行严刑峻法,将所谓的不法或怠惰之徒、或敌军俘虏皆穿刺在木柱上,任其死亡,让人闻之丧胆,也因此得到「穿刺公」之名。

1458年据说有一次,他在杀人无数、尸首遍横、血流成泊的恐怖情况下,犹摆筵吃喝,安之若素,所以一般百姓盛传他嗜血如饥。十六世纪时连远在德国的木刻文献都有穿刺公轶事记载。他残暴的负面形象也因此传开。

但残暴归残暴,弗拉德终究不是吸血鬼。其实早在弗拉德这位大名鼎鼎的「吸血鬼」出现之前,吸血鬼的传说早就在西方世界被广泛的传开了。就算古希腊神话中,也出现许多专吸人血的神魔形象,例如人面蛇身女怪、半人半鸟女妖等等,都是喜欢趁受害者熟睡之际吸食他们的鲜血。

吸血鬼的迷信之所以会甚嚣尘上,大约是在14世纪时的欧洲瘟疫肆虐,人们经常在没有确定病人是否死亡的情况下就仓促埋葬。过几天后在打开棺木,就会看到完整如初并带有血迹的尸体。这些血迹其实都是人被活埋后死前挣扎的痕迹,但在当时,这种情况却被错认为是吸血鬼出现的结果。

另外,还有传言说弗拉德会喝人血,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在中古世纪的欧洲,杀掉强大的敌人后,在众人面前喝一杯他的血,象征着吸收了敌人的能力,并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实力。结果弗拉德只是顺应传统喝了几杯,就被传成是每天都需要血。

所以说,吸血鬼德古拉公爵是杜撰的人物,但穿刺公弗拉德则是真人其事。他的残暴名声也颇呼应Vlad Dracul这个名字。小说中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更让Vlad the Impaler广为人知。

不过也许弗拉德本人并不会特别在意外界对他不好的风评,甚至还有些享受其中。毕竟在消息闭塞、人民迷信的中世纪,一个残暴的名声能带来的恐惧能够保证这位执政者麾下的军锋所指均望风归降,治下的民众也能遵纪守法以免变成伯爵的食物。

也许是得益于可怕的名声,弗拉德虽杀人如麻,却也短暂整合了罗马尼亚。

可惜好景不长,弗拉德死于1462年,年仅31岁。后来西方基督教国家在追溯这位统治者的功绩时,感谢他抵挡鄂图曼土耳其的入侵,对他赞赏有加。罗共统治时,罗马尼亚政府则尊他为照顾劳动阶级的社会主义者,形象来了个大反转,也可以说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吧。

如此一来,这座城堡和吸血鬼的关系似乎不大,但这座城堡绝非平凡之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里产生吸血鬼的故事似乎还是一种必然。

公元1212年,条顿骑士团为迪特里希施泰因亲王建造了一座木城堡,供这位功勋卓著的战士颐养天年。

城堡的所在地布根兰邦是一千多年来贩运必经的山口,非常便于收取税收。这也是很多城堡选址的原则——占据交通要道,一方面便于防守,另一方面便于收钱。亲王及其后代在城堡里也确实生活得非常愉快。

但是在1242年时,这座城堡被蒙古人损毁,城堡就必须重建了。新式的石制的布朗城堡这时候才出现。

第一份关于布朗城堡的官方纪录是1377年十一月十九日由洛约什一世记载的,他给克劳施塔特的撒克逊人特权,让他们自己出钱、出劳力盖石座城堡,布朗城堡也才开始发展。

公元1438到1442年间,布朗城堡是防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重要前沿阵地。曾经用于卡住盐商税收的关口于是变成了一座雄关,保护着基督徒。人们也是在这时候才意识到,这里是特兰西瓦尼亚和瓦拉几亚之间必经的关隘,是古代罗马尼亚中部的咽喉。

正是在这一时期,吸血鬼伯爵的故事开始传播开来。最著名的吸血鬼伯爵还要数弗拉德三世,他也确实经过布朗城堡很多次,但他看起来对这座城堡的历史并没有重要性。甚至人们在正式的历史上都找不到记载说他曾经住在这里。

历史上的「吸血鬼伯爵」拜访特兰西瓦尼亚多半跟布拉索夫的波雅尔有关。他第一次统治曾被流放,他想定居在布拉索夫,但匈牙利国王匈雅提亚诺什禁止他们提供庇护。后来因为匈牙利国王乌拉斯洛二世要偿还贷款,布拉索夫城在1533年得以夺回布朗城堡的所有权,直到十八世纪中期都是重要的军事要地。

1920年的特里阿农条约中,匈牙利交出特兰西瓦尼亚,而布朗城堡则成为罗马尼亚皇室贵族玛丽王后的住所。

玛丽王后是英国阿尔弗雷德亲王的长女、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外公是俄国沙皇。她嫁给罗马尼亚国王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劝斐迪南加入协约国以对抗同盟国。战时她还带着女儿穿梭前线、照顾伤患官兵,所以赢得国人爱戴。

而布朗城堡成为了人民感谢王后努力统一罗马尼亚的象征。玛丽王后非常喜爱这个家,甚至称这里为她的休养处。但其实城堡在玛丽皇后接手时已经残破不堪。她花了很多金钱跟心血,分别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地购买家具,把布朗城堡打造成皇室的夏日居所,更下令由捷克的建筑师领导全面翻新布朗城堡。

现在你能看到布朗城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甚至连通往城堡的道路与斜坡,都是玛丽皇后辛辛苦苦的建起来的。

王后死后,城堡由女儿伊莱亚娜公主继承。二战时期,公主将城堡设为医院。1948年被罗共占领。此后城堡的所属权就在国有和贵族后代所有之间来回摆动,意识形态、政府换届都会对城堡的所有权产生重大的影响。

2009年5月18日,布朗城堡终于归还给了大公爵。2009年六月一日,翻新的城堡作为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开放给民众参观,不但稳坐在罗马尼亚旅游圈的第一宝座,还成为了维护当地政府开枝的经济基础。

作为博物馆的布朗城堡主要都是展示艺术品和玛丽王后收集的家具。内部没有太多吸血鬼相关的惊奇,倒是堡内一处标示着「秘密阶梯」的阶梯启人疑窦。

沿狭窄阶梯往上走到底,原来是通往城堡上层区。楼梯底的小门后所连接的是图书室、音乐室,原有的军事气息褪去,反而更增添皇室华丽气息。

其实这种变化几乎是必然的。随着人类在16世纪逐渐进入火器时代,曾经为了保护城内人员财物不受外界干扰而建筑的高耸城墙很快就变得多余了。在大炮的面前,石墙非但不能起到保护人员的效果,还会因为目标太大变成炮兵的活靶子。

因此从那个时代起,统治者定居在城堡之内就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借助城堡的高大为自己的权威背书了。前来交税的商人看到正襟危坐的贵族老爷,当然也就不敢偷税漏税;前来理论的刁民见到高台上的老爷,也会收敛很多。

今天的观光客可以选择自行参观城堡或是跟着领队参观,各有不同的收获。也许自由探索城堡的游客就会在某一个街角和逝去的古代贵族亡魂不期而遇。

转到山脚下,还有开放式的博物馆公园,陈列罗马尼亚传统的农居样貌(像是别墅、谷仓等等)。城堡能够被改造成展示罗马尼亚中古生活的橱窗,想必一生致力于罗马尼亚统一的吸血鬼伯爵本人和后来的玛丽皇后,都会觉得非常欣慰吧。

当然现在的布朗城堡,除了被当作博物馆之外,还会举办其他活动。

万圣节的时候,布朗城堡绝对是最受欢迎的景点。2016年,通过一系列问答竞赛的人们就可以获得机会在万圣节待在城堡一晚,就像进入布朗·斯托克的小说一样,追随着乔纳森·哈克的脚步,从第一页开始冒险。

有趣的是,小说作者布朗·斯托克其实从未踏足中欧,也有其他城堡宣称自己才是德古拉传说的起源地,例如荷兰某位作家就曾经提议过徳古拉城堡可以在一座空的山顶,高约2,033米,位于阿尔卑斯山附近的前摩尔达维亚公国边界。

不过因为布朗城堡有地下通道、老旧的武器和盔甲,再加上中世纪建筑至今仍不时传来的诡异声响,让它更能撑起吸血鬼城堡的美名。

编辑 | 安梁

欢迎关注文史宴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专业之中 最通俗 ,通俗之中 最专业

熟悉历史 陌生化 ,陌生历史 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