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一次小叛乱,却扯下大清的遮羞布,八旗子弟居然已落魄至此

2024-03-31历史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对于从热河回京路上的嘉庆帝来说,是一个再也平常不过的日子,路上的他还兴致高昂的看着沿途的风景,说不出的惬意,但他却不知道,重兵把守的皇宫居然会被一伙贼人攻破,一度逼近养心殿,要不是自己不在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大清开国一百多年,还从未出现皇宫贼人攻破这等荒唐之事,就连汉唐明都未有过,更要命的,把守午门的将领居然带着带队逃跑,要不是皇次子旻宁指挥赶来救驾的各路官兵,后果不堪设想。

隆宗门上的箭矢

好在贼人不过四五十人,在一千多名清军的围攻下,很快就被全歼,就连带头的林清也很快被捕,至此一场荒诞的叛乱就此结束,前后不过两天。

虽然叛乱不大,但对嘉庆的侮辱却不小,也让嘉庆明白,大清引以为傲的八旗子弟彻底落魄没救了。

而林清事后的证词更是牵出一大批八旗子弟,首先为林清提供皇宫消息的居然是皇帝的近臣太监,而林清进攻皇宫的计划也早就被王公大臣们得知,只是他们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没当回事,比如豫亲王裕丰得知这个消息后居然不以为意,甚至表示一切等嘉庆回来再说。

至于步军统领吉纶得知有人要进攻皇城后更是嗤之以鼻,声称这是给嘉庆的盛世抹黑,臭骂了一顿告密者,更让嘉庆震惊的,参加叛乱的居然还有不少八旗子弟。

嘉庆凭心而论,从开国以来,朝廷对八旗子弟们可不薄,给钱给粮,只要大清不倒,他们就钱粮不绝,只要有八旗子弟的身份,那就是大清的铁庄稼,但天理教起义牵扯出来的八旗子弟数量之多,让道光感到触目惊心。

比如正四品官员曹纶,曹纶是正黄旗汉军出身,祖上出过工部侍郎曹瑛、祖父是顺宁府知府曹城、父亲是安顺府同知,自己在嘉庆时期担任正四品的独石营都司,官职已经超过一般八旗了,但他也参与其中,原因就在于一个「穷」字。

父亲一生清廉,死后毫无积蓄,最终死在任上,自己同样清廉,去要荡尽家财把父亲扶棺回京归葬,以至于混到自己出外当差只有一件破长袍,妻子则是衣衫褴褛,衣不遮体,然后就被林清盯上,主动与其结交,送钱送物。

而他也知道,天理教日后要攻打皇城,只是因为外出错过了这次起义,而他的儿子则直接参与了进攻,最终全家被处以极刑。

除了曹纶之外,还有宗室正四品的奉恩将军庆遥等人,他们也参与其中,以期待起义成功后能够当上大官等等。

说实话,参与天理教起义的八旗子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原因,但无一例外,都是和「穷」相关,曾经的铁庄稼为何穷困至此?

清初时期,八旗子弟的确过得不错,加上入关时期人数不多以及大规模的圈地活动,掠夺了诸多肥沃土地作为旗地,然后根据等级的不同分发下去。

可以说,当时地位最低的披甲人都能获得三十亩的良田和两间房屋,且可以获得十石左右的年米和每月二两的饷银,如果出征,还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行粮。

【八旗通志】中所载八旗旗地数据

但随着清朝圈地的停止和战争的减少加上八旗不断生育,日子开始捉襟见肘起来,加上康熙后期八旗开始盛行奢靡之风,这点钱哪里够,以至于到了乾隆时期,八旗内部开始出现了巨大的贫富差距,有的一年到头都很难吃上一口饱饭。

咸丰三年(1853年),国库空虚的咸丰帝决定取消恩赏八旗兵的一个月钱粮,到了同治二年(1863年),朝廷又规定八旗骁骑校以下只发六成饷,养育兵只发七成饷,其中的三成发制钱等等。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缓过气来的朝廷才给京师的八旗恢复了全饷,但地方驻防的八旗一直到清朝覆灭了都只领七成粮饷,当然有的发已经不错了,到了后面克扣和拖欠粮饷的事情越来越严重,最惨的就是东北八旗,常年只有四成钱粮。

以至于当时的八旗旗人饥寒交迫贫困的人占了七八成,甚至很多人只能靠变卖家产糊口,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自谋出路呢?

八旗兵丁

根据祖制,八旗是不能种地和经商的,以避免历史上常见的军户平民化导致战力流失的问题,因此八旗们想要过日子只能去战场上打仗,不打仗的时候,有职务的就去当差,没职务的只能待在家里,练习武艺好日后打仗。

只是八旗不是人人成为有朝廷供养的八旗军的,可以,领取俸银、禄米的八旗军人是有名额限制的:

前锋、亲军、护军、领催、工匠长:月俸是四两;

骁骑、铜匠、弓匠:每月三两、岁给米四十八斛;

步军领催:月俸是二两、岁给米二十四斛;

步军:月俸是一两五钱、岁给米二十四斛;

炮手:月俸是二两、岁给米三十六斛;

当然,这些都是禁旅八旗的兵饷标准,在各地的驻防八旗的兵饷要比这个低得多,而且很多八旗都需要自己出资备制一部分甲胄军械,坏了也需要自己维修。

有朝廷供养固然好,但八旗兵也不是想当就当的,二十岁成丁后需要参加挑缺考试,只有选上了兵缺,才有资格披甲吃饭,否则就没有任何收入的来源,没有选上的八旗子弟叫余丁,等有了兵缺才可以当兵吃粮,没有的沦为没有俸饷的闲散旗人。

因此,为了家里吃上饭,所有八旗子弟都铆足了劲能够考上,但是练武耗费太大了,穷文富武不是说着玩的,历来只有百余亩以上的家庭才能够家里子弟练习上骑射。

比如,骑射需要的马匹,嘉庆时期一匹马的价格已经在十两左右了,至于战马价格更高,想要练习骑射,至少得三四匹马轮换着来吧,就这样,购买马匹就得花费四十两,然后喂养马匹又是一大笔开支,外出征战也得自备马匹。

马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弓箭了,弓箭价格更是昂贵,最贵的一等青鹤翎箭,五支就需要一两八钱,其次就是一等蝉鹅翎箭,五只需要一两七钱,次等的三等青鹤翎五支也要一两四钱,哪怕是最便宜的芝麻雕箭,一百支也要八两银子。

如此昂贵下,自制能不能呢?肯定不能,这些都是朝廷指定的用箭,考试的时候是不允许用其他箭矢代替,可以说即便使用最便宜的箭矢,也花费巨大,毕竟八两银子可以买上一两亩上好的良田了,哪怕是已经入选的八旗兵,练习骑射的时候,箭矢都得自己准备,朝廷是不提供的。

这还没说到铠甲呢,虽然出征可以分到一副铠甲,但需要自备一部分,比如一把刀二两、鞍辔和鞍笼得十七两、撤袋十二两等等,至于修整的钱也是自己出,一次十两左右,如此一来,除去朝廷提供的钱粮之外,每月自掏腰包的其实就不少了,有时候,为了出征,很多八旗兵需要借贷购买这些,出征回来还不上的也不少。

因而在省钱的理念下,八旗平时疏于练习,战斗力每况愈下,出征的时候只能靠临时抱佛脚。

当然除了骑射之外,还可以练习摔跤,如果能力可以还可以去善扑营当差,只是善扑营人数也是有限制的,非高水平的不要,且摔跤也是练武,花费也是不少的。

善扑营

如此一来,无法练武的又不能有其他经营,只能端着鸟笼子遛鸟去了,这也是为何八旗子弟给人留下一种纨绔子弟的印象的原因,毕竟练武成本太高,出去打仗一不小心还会赔本,朝廷又不给报销,因此宁愿闲着什么都不干,去做一些玩鸟、唱戏这些不太贵的爱好。

有清一代,能够当选的八旗兵丁并不多,只有十分之一罢了,清末时期,八旗人口约二百五十万,但八旗的兵丁只有二十二万左右,意味着每十个八旗子弟中,就有九个沦为闲散旗人。

在选不上兵缺和不许经商,也没地可种的情况下,下层的穷苦旗人的生活十分窘迫,从乾隆开始,朝廷就开始解决八旗生计的问题,比如将一批京师八旗迁回东北,解决吃饭问题,又比如裁撤其他地方,将剩下来的钱都来给旗人发生活费。

上层八旗骄奢淫逸

但即便如此,还是无法从根子上解决,乾隆二十一年(1736年),乾隆规定各籍包衣、开户人、抱养子全部脱离旗籍,让他们成为普通的老百姓,大肆削减了旗人贵族阶层的数量,虽然自由了,但特权也没有了,吃饭和特权面前,选一个。

可以说八旗子弟也就血统比较靠近皇室的子弟过得不错,剩下的都沦为穷困家庭,上层八旗骄奢淫逸,下层八旗吃饭成了问题,形成的极端的两极分化,很多驻防八旗在清末一度去南洋讨生活。

综合这些方面来看,不少八旗子弟参与天理教的起义也在情理之中,嘉庆帝事后在罪己诏中将这件事视为奇耻大辱,但却没想到,这件事早就将八旗子弟落魄至此的遮羞布彻底拉开了。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