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皇帝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生杀予夺大权,其意志即是法律,皇帝所做出的一切决定都被视为天意所归。当皇帝决定赐死某个官员时,尽管这在现代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但在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被赐死的官员确实会遵循礼制,表示谢恩,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上是封建时代皇权至上、伦理观念和社会习俗相互交织的结果。
古代的君臣关系深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主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这种极端化的忠君思想指导下,官员视死如归,以身殉职被认为是尽忠的极致表现。因此,当面临赐死时,即便是被迫接受死亡,也要感恩皇帝的裁决,以此表达对皇权的绝对服从与忠诚。
古代孝道文化极为浓厚,认为父母之外,效忠皇帝亦是对孝道的体现。在孝道观念里,即使是牺牲生命,也要服从上级,尤其是皇帝的命令,否则就有悖于孝道,可能导致家族蒙羞。
在古代法律体系中,尤其是刑法严厉的时期,一旦皇帝下令赐死某位官员,若该官员抗拒或态度恶劣,往往会导致更加残酷的后果,如株连九族。因此,臣子通过「谢恩」表达对皇帝意愿的顺从,希望借此减少家眷及亲友受到牵连的可能性,尽可能保全家族和其他无辜之人。
赐死作为一种「特殊的恩典」,在某种程度上保全了当事人的名声与家族的面子。赐死不同于一般刑罚,通常用于高级官员,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相对较为体面的死亡方式。相比于公开羞辱或遭受酷刑,赐死通常是皇帝对有一定地位的官员的一种「恩典」,例如赐毒酒、白绫等,这种方式比寻常刑法显得更为「优待」。故此,即便是死,被赐死的官员也会感谢皇帝对自己的「照顾」,体现出皇家对其曾经贡献的认可。
古代社会普遍相信命运和天意,皇帝作为「天子」,其决定被视为上天意志的传达。被赐死者认为自己命中注定如此,接受赐死是顺应天意,故而即使面对死亡也会表现出对天命的接纳与顺从,进而感谢皇帝的裁决。
古代的礼仪制度严苛,任何对皇帝的言行举止都必须符合礼制,即使面对生死大事也不例外。按照当时的礼节,无论皇帝下达何种命令,接受者都要以叩拜、谢恩的形式予以回应,这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上下等级关系的具体体现。
古代官员在接受皇帝赐死时依然选择谢恩,这是他们身处特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反映了那个时代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的道德伦理观念、生死观以及对皇权至高无上的认同。尽管这一现象在现代看来极其残酷且不近人情,但它却是中国古代社会独特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国学那点事。每日一读,贵在坚持,你若喜欢,欢迎支持。
国学那点事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