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杯酒释兵权:集权的手段,并不仅限于一顿酒席

2024-04-01历史

防失联,敬请关注备用号:

宋朝,是一个畸形的「跛脚巨人」朝代

军事上,夏辽金,宋朝一个都打不过。干不趴辽国,灭不翻西夏,更是被金人打的满地找牙差点亡国,皇帝老儿都被抓了,失了半壁江山,积贫积弱之势更为尤甚。当宋朝统治阶级处心积虑联元灭金后,却发现自己的「引狼搏虎」之计已经成了「引狼入室」,此时的宋朝,已是满目疮痍,「山河破碎风飘絮」,已经不起一丝波澜,很快便被蒙古骑兵的铁蹄踏平。

但是除此之外,宋朝 在商业贸易、 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却又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巅峰。

而这一切,都极大地归结其重文轻武的习俗。甚至这种「重文轻武」的习俗,对其后世,之后的几个朝代,甚至当下都有深远的影响

而这一切,都要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说起。

据【长编】、【宋史】等记载,赵匡胤在皇位坐稳后,迎来了一个历代开国皇帝都需要面对的难题:担心手下的大将手握重兵谋反,给自己也来这么一出「陈桥兵变」,于是他请老部下们喝了一杯酒,席间,「涕泪交横」,干什么呢?劝他们早早退休,回家享受荣华富贵,享受余下的人生。部下纷纷「被打动」(担心被害),于是统统交出了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一个大概。

部下担心被害,统统交出了兵权

身为开国皇帝,赵匡胤自然有着无与伦比的权威。但这事件的背后,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疑点存在:所谓「杯酒释兵权」,真的仅仅靠一顿酒和一席话,就让大将们心甘情愿交出兵权吗?

当然不可能。所谓「杯酒释兵权」,不过是一场看似简简单单的公开的表演而已,如同看似简简单单的「陈桥兵变」一样,「杯酒释兵权」同样也是赵匡胤的「厚积薄发」。

五代价值观的残余

唐宋之间,是中国史上第二个「乱纪元」,是战乱频繁,朝代更替不停的五代十国。这个阶段,「以色定储」的朱温、「儿皇帝」石敬瑭等,各种光怪陆离的闹剧,粉墨登场。

五代中的后汉帝国,非常倚重将军郭威。根据史书记载,后汉的皇帝因为猜忌郭威,最终逼反了这位手握兵权的猛将。最后,郭威消灭了后汉,建立起了后周。在他死后,他的义子柴荣继承了皇位。

但柴荣英年早逝,他年幼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正在此时,手握重兵的将军赵匡胤,被手下的将领「黄袍加身」,「极不情愿」地做了皇帝。

这种「榜样」导致的篡位思想的残余,在宋初仍然存在。譬如在赵匡胤死后,继承皇位的人,并非是他的任何一个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而在【宋史】中,对于赵匡胤死亡。赵光义继位这一段故事的细节,向来只有「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这么一个语焉不详的句子。至于赵匡胤的死因是什么,继位的人为什么是赵光义,而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这可就没人提了。

不过和他们长期对立的辽国,可就没那么给他们留面子了。取材于辽国史官记录的【辽史】里,便毫不客气地写着:「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自立」。说白了,赵光义这个宋太宗,完全就是个「自立为王」的君主。

根据孙健教授的分析,赵家兄弟的做法,无疑继承了五代的「篡位」价值观。在战乱频繁的五代时期。让年幼的孩子上位,无疑他是把控不住朝局的,民心不稳,国家也势必会出现动荡。如果让强壮的兄弟继位,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人们也得以享受相对安宁的生活。

当然,身为开国之君的赵匡胤,早就提前预见了这一切。当位高权重者(尤其是兵权)造成威胁时,帝国将久无宁日,甚至延续五代十国的战乱。

此时并非四分五裂的战乱时代,赵匡胤已经先后消灭了散落在各地的大部分地方兵权。国家渐渐安宁,昔日手握重兵的大将早已不再是生死相依的中流砥柱,而是成了对自己日渐形成威胁的老虎。

于是,如何削弱这些手握重兵、坐镇一方的将领,便成为了一件重要的大事。

欲弱其将,先弱其兵

「收权」,让地方权力回到中央,这项工作需要如履薄冰,一点也急不得,若操之过急,汉朝的「七国之乱」便是前车之鉴。事实证明,赵匡胤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不仅成功完成了中央集权,而且还像「陈桥兵变」那样几乎兵不血刃。而在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中,宰相赵普起了极大的作用。

赵普建议「稍夺其权」,也就是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地夺走他们的权力。如果想要限制武将,就要从「兵力再分配」开始。

宋太祖的兵力分配方式颇为精妙。他将国家的兵力分为两半,一半兵力集中于京师,另一半则分散于各地,这明显是做出了两手考虑。一是地方一旦叛乱,中央的大军便能以巨石压卵之势,将其顺利平定;二是京师出现兵变,地方势力可以迅速集结,一同奔赴中央勤王。中央地方的力量可以相互制衡,却不会出现尾大不掉、局势失控的情况。

当然,最坏的情况并未发生。如果京师一代真的爆发了叛乱,哪怕地方势力集结起来勤王,在这样的战乱时代,很难说地方的将领,会不会像东汉三国时期的军阀一样,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而在战乱之后,京师地区的兵力首当其冲,必然会蒙受极大的损失。这无疑又是西周镐京之乱的重演。

战乱后京师地区兵力必然会蒙受极大的损失,这无疑又是镐京之的重演

历史的每一步都精准无比,一旦稍有偏差,灭顶之灾便会骤然降临。

在此之后,赵匡胤开始进一步削弱地方权力。乾德二年,他开始盘查各州财政,他命令各州将每年的财政收入上报京师。为了监督他们,赵匡胤特地沿袭了唐代的转运使制度,并大幅度扩大其职责范围。从此开始,财政大权便被归入朝廷,并被皇帝牢牢握在手中。

财政被中央把控,钱粮的命脉便被掐住,地方私募兵力的情况出现,发生叛乱的可能已微乎其微。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第二步:锁定在了地方行政权。

文官集团的崛起

唐朝藩镇割据的根源,在于其节度使手握重兵权,和一方诸侯别无二致,这种制度极大地分裂了中央的权力 。自身就是 篡位者上位的赵匡胤,自然深知其中利害。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地方的县官、知州改变先前一样的继承制,都改由中央来委派,节度使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了。

除此之外,朝廷又增设了通判等职务,让他们成为知州、知县等人的副手兼监督者,分散其权力。这样相互制衡的模式,几乎将一切「天高皇帝远」的专权行为,统统都扼杀在了摇篮中。

到这里才是「杯酒释兵权」的完全体。而赵匡胤与群臣的那场酒宴,不过是这一切活动的序幕而已。

如果没有之后的这一系列改革,「杯酒释兵权」根本就毫无意义。对于封建帝王来说,从实际出发获得利益,比从名义上取得胜利要重要得多。

「杯酒释兵权」的深远影响

此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迎来了又一个巅峰。五代时期「杀伐篡夺」的闹剧,失去了根本的土壤。

同时为了安抚交出兵权的老兄弟,赵匡胤也是加以抚慰,并与其逐一和亲,增强家族纽带。就这样,宋初的政治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至此,中原王朝才真正地由权力分裂步入统一,百废待举,一切才开始步入正轨。

民心思安定,宋朝经济迅速恢复。在这个新时代,一切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宋朝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就此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而这一切,都该归功于「杯酒释兵权」。

但每一个硬币,都有着另外一面。在此之后,新任将领再无前辈们的杀伐决断之力。一代一代的兵将,渐渐变得越来越弱。在与外敌的对抗中,宋人一再落后。最终葬送了王朝的生命。

无论如何,中央集权为后人带来了百年和平,并且杜绝了五代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生活。总体来说,仍然还是利大于弊。只不过,赵匡胤的改革是一座巨大的冰山,而史册上的「杯酒释兵权」,不过是这座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角而已。唯有细致的洞察者,才能在语焉不详的故事背后,看到最终的真相。

往期精彩:

更多资讯,关注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