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中国军队出兵抗美援朝,选用「志愿军」称呼,彰显伟人超凡智慧

2024-06-06历史

1950年10月8日,针对中国军队出兵朝鲜的称呼问题,高层拟定为「支援军」,为此黄炎培和伟人面谈,经过一番思索,伟人灵光一闪,将「支援」改写成「志愿」。随后早就聚集在东北边境的几十万解放军,立刻换上特制的志愿军军装,参战部队番号全部改为志愿军新的番号,10月19日,志愿军的第一批四个主力军相继跨过鸭绿江,正式踏上朝鲜战场,与17国军队一较高下。那么,志愿军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到底有多高明?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起初朝军形势一片大好,到8月初解放了朝鲜半岛90%以上的领土,但是以老美为首的联合国军却趁机悍然入侵,一时间战局迅速逆转,朝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被迫战略后退,并向东方大国求助。

狂妄的联合国军面对中方发出的严厉警告,就认定东方大国不敢出兵,战火很快烧到了鸭绿江边。于是,中国高层经过反复思考,一致同意出兵朝鲜,并把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决心已定,接下来就该商议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此事虽然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意义重大,因为东方大国如果公开宣布派兵赴朝作战,那就相当于公开向美国宣战,无形中就会帮敌人一个大忙,为扩大侵略战争找到了借口。

所以,怎样才能做到既支援了朝方,又不为美军扩大战争找到借口,伟人对此颇费了一番脑筋,甚至几次找来周总理一起商议,两人的初步意见,只称呼部队为「支援军」,这样既表明了支援意图,又暗示东方大国无意扩大战争。

但初步意见毕竟只是初步的,伟人一向慎重,又喜欢广开言路,特别注重听取资深年迈的民主人士意见,因为这些老先生们阅历广、见识多,为人老道且富有经验,所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事情会办得更加周全,于是伟人就出兵名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

虽然大多数人也觉得「支援军」的称呼很合适,而且当下出兵在即,也不必再为这种小事多费心了,但伟人还是坚持要听听不同的声音。

在10月8日,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要求就「支援军」一事和伟人面谈,伟人在高兴之余亲自出去迎接他,并找来了周总理一起商议。黄炎培刚一落座,就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

周总理耐心地解释道:「支援军」支援朝方不是名正言顺吗?但黄炎培却摇了摇头,然后讲出了自己的顾虑,支援军顾名思义就是派出去支援的,那是谁派的?说到底还是国家,这么一来,不还是等于我们公开向美国宣战?

经过一番思索,伟人灵光一闪,伸出手从笔筒里抓出一只很粗的铅笔,将面前稿纸上的「支援」两字一划,改写成两个有劲有力的大字「志愿」,接着,伟人解释: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不是国与国宣战,这是民间的,是指中方人民不愿看着朝方人民挨打,才志愿去帮助他们。

周总理也大加赞赏,并称世界上有许多志愿军的先例,例如在1936到1939年西班牙内战期间,就有54个国家的3.5万多名志愿军,跋山涉水来到西班牙支援。

对此,70余岁的黄炎培连连点头赞成,并说:师出有名,则战无不胜,我没有意见了。

几小时后,高层发布了第一个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随着命令下达,早就聚集在东北边境的几十万解放军,立刻行动起来,换上特制的志愿军军装,参战部队番号全部改为志愿军新的番号。

同年10月19日,志愿军的第一批四个主力军相继跨过鸭绿江,正式踏上朝鲜战场,与17国军队一较高下。

使用志愿军这个称呼的高明之处可不止这点。

用志愿军的名义出兵可以迷惑敌人的情报系统。 因为历史上的志愿军,普遍只是零散的小股部队,武器装备及军事素养上,都难以和正规军队相提并论,所以美军在和志愿军的第一次交锋中就吃了大亏。

由于志愿军选择以昼伏夜出的方式,配合堪称极致的潜伏战术,悄悄踏上朝鲜战场,因此,直到志愿军入朝五天后,美军才通过俘虏得知,有一支军队正在靠近,但听说对方的番号是「志愿军」后,美军便放松了警惕,以为至多不过是中朝民间自发组织的小股部队,战斗力肯定不够。

但这回他们彻底失误了,志愿军不仅是解放军成编制的转化部队,而且第一批就有26万人之多。

1950年11月1日,中美第一次交锋——云山战斗正式打响。志愿军在人地生疏、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一举歼敌两千余人,缴获击落飞机7架、坦克28辆、汽车176辆,各式火炮119门,取得了极其辉煌的大胜。

更重要的是,志愿者还击溃了美骑兵第一师第八团,并将其大部歼灭,打破了对方160年不败的神话,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然而,即使被志愿军狠狠教训了一顿后,美军仍然坚持自己的最初判断,认为中方决不敢参战,因此,他们不仅不后撤,还咬牙切齿地准备反击后一雪前耻。

但敌人狂妄骄傲的弱点被伟人精准把握,然后将计就计,制定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案,让数十万美军主动进入志愿军的包围圈,通过一次大型围歼战,一举奠定了战争最终胜利的基础。

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正式打响,十几万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取得大捷,共歼敌3.6万余人,美军王牌部队被迫进行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最终联合国军被赶出三八线。

以志愿军名义出战的第二个高明之处是限制了战争范围 ,避免从局部战争扩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

如果以解放军的名义出战,那么这场战争或许就会演变成中美两国的直接对抗,届时甚至苏联也会被迫亲自入场,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势必导致战争升级,最终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可怕的是,当时美苏都已经拥有了核武器,一旦有一方决心使用,另一方必定反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中方派出志愿军的目的,只是帮助友邻和保卫家园,国内百废待兴的局面还正在建设,自然不愿看到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所以自始至终中方都没有向美方公开宣战,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此时也没有任何正规军军衔,本质上是部队的临时指挥官。

不得不说,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体现了伟人等老一辈领导人的高超智慧,将东方大国放在了十分有利的地位,并完美地实现了限制战争规模的目标。

以志愿军名义出战,避免了刚建立的东方大国树敌太多。 毕竟东方大国的对手是17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如果直接用解放军的番号,就同时向17国宣战,是极为可怕的外交灾难,所以必须改变称呼。

事实上,老美虽然后来也明白了志愿军的真相,但却从未揭穿这一点,反而直接承认了志愿军的叫法。这是因为老美也顾虑中苏联手的实力,不愿战争升级,所以从未正式向中方宣战,一直到战争结束。

此外,中方军队改名志愿军的决定,其实也正中英、法、加拿大等其他参战国家的下怀。

二战才结束不久,仍未彻底走出战争创伤的欧洲国家们,自然不想和东方大国把关系闹僵,更不愿扩大战争。当老美宣布将对中朝部队进行核讹诈时,他们的盟友不仅不支持,反而纷纷谴责老美试图扩大战争的行为。

因此,中方军队有了志愿军这个称呼后,就可以解释为个人自愿报名参加的,与国家无关,所以在志愿军面前吃过大亏的英、法等国,才会宣称他们从来没有与东方大国作战过,这也为70年代,中方同西欧国家的外交高潮奠定了良好基础。

志愿军的称呼看似小事一桩,背后却隐藏着伟人的深意,事实也证明,这项决定无比高明,更充分彰显了伟人的超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