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乡墅

山里这种野草莓,过去农村娃抢着吃,如今价值很高,遇见了赶紧摘

2024-03-06乡墅

最近,一位朋友向我感慨万分,提到现代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富足,零食玩具应有尽有,与我们当年在农村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时物资匮乏,玩耍的乐趣往往源自最简单的泥土游戏。然而,尽管我们的童年时代在物质层面或许不及今天丰富,若说那时的我们就不幸福,则未免过于夸大其词。

事实上,从我个人的感受出发,我们的童年同样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这一点,只要提及一个共同的回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深有同感,那就是我们曾经拥有享用不尽的各种野果资源。

的确,如今即便在农村地区仍有野果生长,但许多新一代的农村孩子已对它们感到陌生,甚至未曾品尝过那些自然的馈赠。与此同时,不少昔日随手可摘的野果现今却身价倍增,人们若想品尝,只得掏腰包去市场购买,而非像过去那样自由自在地在野外直接采食。

在此话题上,我不禁回想起一种曾在山间繁茂生长、被农村孩子们视为珍贵零食的野生草莓。这种草莓如今不仅价值不菲,而且即将迎来收获季节。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分享这一记忆中的美味,希望大家一旦遇见,切勿错过这份大自然的独特恩赐。

在众多野果中,类似草莓形态的种类繁多,诸如蛇莓、白藨、刺泡以及覆盆子等均在6月间相继成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存在一种不可食用的品种。因此,若要品尝这类野生草莓,还需耐心等待数月。而在最早可食用的名单上,「蓬蘽」便脱颖而出。

提及蓬蘽这一名称,多数人或许会感到陌生,但实际上,许多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们早已尝过其滋味,只是未曾知晓其正式的植物学名称罢了。在民间,蓬蘽通常被称为「空心泡」或「插秧泡」。

蓬蘽与刺泡、覆盆子同属于悬钩子属植物家族,但与后两者有所不同的是,蓬蘽的果实内部为空洞结构而非实心。更令人称道的一点是,蓬蘽植株不带有刺,相较于刺泡和覆盆子,在采摘蓬蘽时无需担心被刺所伤。

诸如刺泡、覆盆子等野果广泛分布,常见于路旁、田埂边缘以及山脚地带,劳作疲倦时,农民可随时在田间地头坐下,一边品尝一边歇息。然而蓬蘽则有所不同,它偏好生长在山坡背阴湿润的地方或是山中灌木丛中,若想品尝蓬蘽,需特意进山寻找。

尽管如此,对于钟爱蓬蘽的孩子们来说,这点困难算不上什么。相较于刺泡和覆盆子,蓬蘽因其独特的口感更受欢迎——味道醇甜,几乎不含酸涩,且果实饱满多汁。即便一时吃不完,蓬蘽也能被带回家制成纯天然的果汁或果酱,无需额外添加糖分,依然甘甜可口,因此深受广大农村孩子们的喜爱。

回忆起我童年时期,每当蓬蘽成熟季节来临,许多农家孩子会在假期央求父母陪同,一同进山采撷大量蓬蘽果实,将其当作美味零食享用。

蓬蘽不仅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野生水果食用,同时也是我国民间广泛采用的药用植株,其全身各部分均可入药,【本草汇言】这部典籍中就明确指出蓬蘽具备滋养五脏、增益精气的药效价值。

时至今日,蓬蘽果实以其丰富的汁液、甜美可口的特点,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领域,被用来制作成各种食品,例如果汁、果酱、果酒以及果冻等食用产品。

此外,蓬蘽凭借其独特的株型及持久的绿色叶片,展现出强大的空气净化能力,因此在一些地方,蓬蘽也被开发利用为观赏兼环保的绿化植物品种。

尽管蓬蘽拥有多种用途,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未广泛开展人工栽培活动。而在乡村野外自然生长的蓬蘽,却因长期以来遭受过度采集和无序挖掘,导致其野生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损害,进而造成蓬蘽的数量逐年递减,这反过来又凸显了蓬蘽的稀有性和宝贵价值。

每年3月中旬到4月初,蓬蘽开始绽放花朵,紧接着在4月中旬结出果实,并在4月下旬进入成熟期,即将迎来适宜采摘的时候。在此提醒大家,在享受这一大自然恩赐的美食时,务必做到适度采摘,不可任意破坏蓬蘽植株及其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利用,以便我们每年都能品尝到这种美味的野生果实。

亲爱的朋友们,不知你们是否曾品尝过蓬蘽呢?您觉得它的口感如何?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分享您的品鉴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