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基地的选择不科学
基地的选择要「三看」:一看地势,二看土壤,三看周围环境。
一看地势, 由于南方西瓜是与水稻轮作,灌水地块较多,土壤的含水量高,所以基地首先选在排水性好,地势较高的地方。有一些基地选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排水性不好,而今年南方雨水较多,因此一些基地的西瓜苗都泡在水中,导致西瓜无氧呼吸而萎蔫,还有一些地块水量太大根本都种不上西瓜。凡是地势较低雨水较多的地方,病害就相对较多,而地势高,排水好的基地,病害就相对较少。
二看土壤, 南方地区土壤偏酸(PH<6),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效磷比较缺乏。偏酸的土壤导致枯萎病、蔓枯病发病严重;而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的耕性差,要求更高的肥料供应。因此,在选择基地的时候最好做一下土壤测定,选择土壤偏中性,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
三看周围环境, 区域性的小环境决定着作物的生长好坏与病害发生的程度。我们发现有些基地选在山的怀抱处,通风性很差,空气比较湿润,大棚中的病害也比较多。而有些基地选在矿厂的附近,大棚棚膜上和西瓜叶片上有很多灰尘,严重影响了阳光的通透性和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了有机质的合成积累,导致西瓜减产。
二、育苗水平比较低,育苗设施落后
首先是苗的成苗率较低,像「密通」品种,有些地方的出苗率只有20%多,最好的也只有80%多,综合出苗率在50%左右,因为 「密通」种子比较贵,大概在一块七一粒,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次是苗期病害较多,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严重,有些大棚的死苗率在40%左右。
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在苗床的选择,基质选择,苗子的培育方面都存在问题。苗床大都随意选择离基地近的大棚,采用三膜覆盖育苗,温度湿度无法控制,育苗土也是稻田里的土直接使用,土壤酸,病菌多,有机质含量低,通透性差,不利于根的生长。有些地方还没有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的意识,导致种子带菌引发的病害多。
出苗后的管理跟不上,没有温度湿度控制设备,甚至没有温度湿度计,无法知道并调节苗床的温湿度,一切操作全凭感觉,后期移栽前不知道炼苗,或者炼苗不科学。有的基地采用了专用的基质,但将苗放在地膜上,为了灌水方便,将营养钵去掉,这样一来,水分蒸发快,要经常灌水,灌水后猝倒病病,立枯病非常严重,损失巨大。
解决办法是工厂化育苗,规范化育苗。西瓜巨大的种植面积,决定了育苗工厂存在的合理性。很多地方的西瓜种植基地非常大,苗子的需求量也很大,同时种子的价格很高,成苗率低,因此工厂化育苗的建立势在必行。
三、田间操作不规范,栽培方式不科学
由于种植户大量雇佣周围的闲散劳动力,又没有经过规范的培训,导致大棚田间的管理比较差,最主要的是整枝打叉时操作不规范,很多用手直接撕扯,伤口过大过长,致使通过伤口侵染的蔓枯病等发病严重,许多西瓜植株茎部腐烂,甚至枯死。
栽培方式起垄栽培,南方多雨,今年尤其多雨,而西瓜又是跟常年有水的水稻轮作,决定了种植过程中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最重要的方法应该是起垄栽培,而我们竟然很少看到有起垄栽培的基地,有些基地中还能看到水坑,西瓜苗子都泡在了水中。导致枯萎病,蔓枯病,绵腐病发病严重。
四、田间设施不全
几百亩的基地,应该建立很完备的环境监测,病虫害预防预报措施与制度。但是我走访了几十个基地没有看见一个基地有简单的防虫网,温度湿度计,没有一个基地有简单的害虫预报检测设施。我们应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大棚,悬挂温度湿度计,定时查看,适时通风降温降湿,设置一些吸引虫子的工具,如黄色粘虫板等,监测虫子的活动,一旦发现有虫害立即打药,可提前控制虫害,防止其繁殖蔓延,减少损失,节省投资。
五、 有一定的提前预防病害意识,不知道用啥药,啥时间用药
现在的种植大户都知道了提前预防的重要性,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前打药,但由于基层农药经营者植保、农药知识匮乏,或者为了追求高的利润,盲目地给农户推荐重复的,多余的,甚至是文不对题的农药。
我曾经看到一个正在打药的基地用了三种叶面肥、一种微量元素,两种常规的预防性药物,当我们问他要预防什么病后,却发现防治这种病害的药物并没有加。因此建议当地的植保部门或有实力的经销商,给种植大户专业的培训,学会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六、药物混合不当,胡乱配药
通过走访发现,几乎所有的农民用药都是将所有农药都倒入桶中,然后加水混合使用,或者抓住哪个农药就往桶中加哪个农药,岂不知农药的混合是有一定顺序的,胡乱的混合会导致药效的降低。正确的混合顺序是,叶面肥、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乳油。依次加入,每加入一种即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再加入下一种。现配现用,避免混合后放时间过长降低药效。
解读 三农政策 /分享 种植 经验
农民手册,10万农人都在看 ↓ ↓ ↓
若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 左下角 分享 到 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