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乡墅

种植参考:亩产值超2万元,这种瓜耐高温能抗雨

2024-03-04乡墅

长江以南的很多省份,夏季许多蔬菜无法正常生长,瓠瓜成了淡季「扛把子」的一种蔬菜。

瓠瓜和番茄一样,是无限生长的植物。不过,在大棚里,我们看到搭着架子的瓠瓜,个头只有2.3米左右。长成这个样子,专家要花不少功夫。

掐花、掐叶、掐瓜

首先,小苗移栽到大棚里,长到5-6片叶子时,瓜苗要一个个手工摘心。这么做会让瓠瓜晚3-4天上市,却可以避免高温徒长形成的高脚苗。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摘心后侧枝会迅速生长,而侧枝开的花,多是雌花,它们自带娃娃瓜,一看就能认出来。

并不是所有侧枝上开的雌花,都需要保留。当一株藤10节左右出现雌花时,瓠瓜才可以开始留花,之前的花和侧枝都需要打掉。不光花要打,叶片也一样要摘。

那种长得大大圆圆,深绿色的厚实叶片叫功能叶,它们能让植株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每一株藤上应该要有20-25片这样的叶子。不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叶片(老叶或者多余的小叶片),它的生长会消耗植株营养,影响瓜的生长,「娃娃叶」和老叶,直接掰掉就可以。

瓜藤长到2.3米时,每株必须要做个 打顶的动作。 如果不打,任瓠瓜无限生长,营养就供应不足,瓜会长不好。 温度不是太高的时候,在雄花花粉释放,花朵没绽放前,把花粉取出,授到雌花柱头上,让娃娃瓜继续长大成瓜。 一株瓜藤,一次最多只能结2-3个瓜,所以看到多余的花和瓜,要人工不停地打掉它。

瓠瓜是唯一夜间开花的

葫芦科蔬菜里,唯一一种夜间开花的植物,就是瓠瓜。夏季下午3点左右,瓠瓜进入开花时间,花朵会一直持续绽放,到第二天早晨7-8点凋谢。

高温瓠瓜自然授粉比较困难,人工授粉的工作要在花朵绽放前进行,通常就是午后最热的那段时间。

为什么瓠瓜和昙花一样,会在夜间开花?作为雌雄异花同株的植物,瓠瓜虽然原产于非洲,但它还是挺怕热的。

为什么会这么说?

主要原因是,高温天,特别是像浙江昼夜温差小的地方,瓠瓜雄花开花的时间会早于雌花,导致挂果率大大降低。联想到瓠瓜的老家在非洲,那里的夏季比浙江更炎热,为了更好地开花结果,瓠瓜选择在夜间开花,应该是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在专家这样精心地呵护下,我们能吃到的瓠瓜,自然都是瓜中佼佼者。

姿态各异的「葫芦娃」

瓠瓜长得好看的,可能味道也不错。专家大棚里的瓠瓜,造型除了葫芦型,还有圆型、棒型、牛腿型、异型等;瓜皮颜色有白色、浅绿、深绿、油绿、花绿等;瓜肉有白色,白绿,白黄等色。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瓠瓜表皮长着一层白色绒毛,当绒毛一摸易掉时,代表瓜熟可以采摘了。

育成短棒子瓠瓜

现在,菜场卖得最多的还是棒型的瓠瓜,但是以长棒型为主。一根瓠瓜60厘米长,全家一顿吃不完怎么办?

这些年,吴晓花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了浙蒲系列多个瓠瓜新品种。其中,近年育成的浙蒲9号短棒型瓠瓜,完美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烦恼,不到30厘米长的浙蒲9号,刚好够一顿吃完。

瓠瓜的鲜味与游离谷氨酸含量有关,检测发现,浙蒲9号游离谷氨酸含量更丰富,吃起来口感特别鲜,人送雅号「天然味精」。

除了鲜,瓠瓜最好还有点甜糯,这方面,浙蒲9号表现也很不错,它鲜甜糯的口感,完全能征服那些不爱吃瓠瓜的人。至于烹饪方法,既然是天然味精瓜,那和虾皮、笋干、梅干菜、肉丝等搭配放汤,味道是相当鲜美,清炒或者清蒸也是不错的选择。

种植瓠瓜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每亩收入1.0—1.5万元, 高可达2万多。嵊州市蔬菜产业协会会长、普惠合作社负责人史浙军说,2019年6月下旬,联合社种植了15亩「浙蒲9号」,最早一批从一周前开始出售,由于正处夏季市场空档期,加上品质优、外形好看、容易贮存等特点,基地所产的蒲瓜已全部被各地客商订购,价格在每公斤5元以上。

基地蒲瓜全部按照技术标准生产,每亩种植1110株,每株结果10个,长25公分,重1斤左右,每株能有20元以上的收入,每亩产值超过2万元。

(备注:菜价依据地域和上市时间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