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码农

当理想主义的杨植麟遇上现实主义的朱啸虎,今天不讲技术,聊聊AI商业化和发展

2024-03-07码农

前言

这几天朋友圈和群里被朱啸虎和杨植麟刷爆。

杨植麟和朱啸虎,两位在AI圈内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展现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展现出了对AI这条路不同的看法。

AI这两年来的发展大家都看在眼里,技术和市场的碰撞让很多投资者都对这个赛道的投资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看着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也看着成千上万的创业者退场。

扫码加入交流群

获得更多技术支持和交流

(请注明自己的职业)

现在国内有200多家公司在做大模型,这还是可以统计到的,小创业者在做的加上会更多。但是变现路径无论大公司和小公司,可能加起来都没有李一舟赚得多。

对于大多数的创业者来说,垂直领域的商业化落地才是最应该做的。 对于垂直领域 ,我认为最难的是场景,我们最近有一些落地的场景正在去做,但是每个场景也都有他自己的难点。

对于大模型来讲,高投入可能是零回报,对于初创者来说,没人脉没钱没技术,大模型的路子就先别想了。最重要的是得先活下去,才有资格看到黎明。朱啸虎讲的要不烧钱,但是不意味着要盲目的降低成本,该省省该花花,产品的体验这些还是必须要保证的。

杨植麟:AI发展的理想主义者

杨植麟,中国大模型创业公司月之暗面的创始人兼CEO,他坚信AI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AGI,一种能够完成任何智能生物任务的机器智能。杨的工作重点是探索和开发能够理解和生成长篇内容的AI模型。

追求长远的目标,不惧短期的波动和挑战。即使现阶段的AI技术还未能完全实现商业化,但这并不妨碍他花费精力探索AGI的可能性和推动技术的边界。

朱啸虎:AI商业化的现实主义者

此处引用朱啸虎在访谈中的原话

我信仰AGI,但我信仰应用啊,我信仰能马上商业化的。」

「这是典型的FOMO嘛,就是Fear of Missing Out,怕错过。」

「现在根本没有资本泡沫时期的容错能力,你必须现实。」

「我们不太喜欢太重的。我们就喜欢软件驱动的,不需要砸很多钱、一张GPU就能跑起来的。」

「就是不烧钱,不烧钱。你千万别假设收入增长,收入部分达不到,你的成本就先花出去了。」

作为金沙江创投的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AI技术的商业化和实际应用上。他认为,虽然AGI的远景非常吸引人,但对于当前的AI企业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才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朱啸虎强调,AI技术的成功商业化需要清晰的市场需求和可行的盈利模式。他指出,很多AI技术虽然在理论上十分先进,但若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验证,这些技术最终难以实现商业化。朱的现实主义思维在于,他不仅关注技术本身,更关注技术与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

商业化和发展

商业化不仅是AI技术成熟的标志,也是推动技术持续发展的动力。AI技术需要解决具体的行业痛点,满足市场的需求,才能获得资本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要实现AI技术从理论到实践,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策略,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同时也需要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总结

杨植麟和朱啸虎这两位不同思维方式的代表,揭示了AI技术发展与商业化的双重面貌。一方面,我们有杨植麟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着眼于AI的远大前景,力图推进技术的极限,朝着通用AGI的目标迈进。另一方面,朱啸虎代表的现实主义者更关注AI技术的即时回报和商业化潜力,他们强调的是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以及这些产品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价值。

AI的商业化与技术发展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推动的过程。商业化是验证AI技术成果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推动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创新。同时,技术的突破为商业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拓宽了应用场景,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AI技术的未来不仅取决于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也依赖于市场的需求与认可。企业和研究者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既要有远大的梦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市场需求,掌握用户痛点,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AI产品和解决方案,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我们一起奔跑,追逐AGI!

关注「 开源AI项目落地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