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职场

神遇山水,【千里江山图】的迷与谜

2024-04-07职场


【<千里江山图>的迷与谜】 限时特惠包邮 88 原价¥128 ), 2024年4月16日活动结束。

欣赏中国山水画不是靠「目视」,而是靠「神遇」,必须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山是静的,水是动的,最能代表一动与一静之间的二元关系,中国的哲学,向来注重于二元,山水这一对相反相成的二元最为典型。

中国山水画的英译为「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译义则更接近西方风景画,但似乎丢失了其中的精神内涵。中国「山水」与西方「风景」在哲学含义上相比,大不相同:「风景」就是风景,要求客观再现现实,而「山水」则融入了画家的精神,旨在表现内心世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与仁者的象征,都在山水中有体现,而风景便没有这些意蕴。

山水画,固然是以山和水为主,但也有树、石、云、泉,甚至有人物、动物、房屋、桥、船等,其独有的哲学内涵是风景画所无法比拟的。

我在四十年前就研究过【千里江山图】,在【中国山水画史】中列专节介绍过。因为出版社多次认真地向我约稿,我又重新注意这张画,比如我用传统方法查了几次,其中农人、渔父、游人、闲居者、访友者等共288人,但现在的学者通过现代科学方法算出有368人。也许是研究方法的差异,不过,我认为他们应该更正确些。

鲁迅有一篇文章,【老调子已经唱完——二月二十九日在香港青年会讲演】讲的就是宋代。可以说,本书很多方面、所论述的内容,不是顺着现在学者的讲法而讲的,有些说法,有些概念,我从四十年前、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并首先论述过了的。

有人说:「把画学和画院弄混了。」其实我早在四十年前就反复论述解释过,「画院」是创作机构,画院五代就有,宋初也有,徽宗时更盛;「画学」是宋徽宗朝才创建的学习机构,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所中央级别的美术学院。此后也多次写文声明,起码说,我没有弄混,而且读过我文章的人也不会弄混这两个概念。

「丰亨豫大」之说风靡徽宗朝,宋徽宗在位前期的建中靖国、崇宁、大观年间,当时的宋朝在世界上属于较富裕、文化水平较高的时代。因为富裕,没有战争,经济十分发达,蔡京为迎合徽宗,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桥、建道观等以显财多德大。所以,画院及朝廷支持的绘画创作也必须大于前代、精于前代,以显示徽宗的高明和伟大。

宋朝是一个崇尚「穷理、致知、格物」的时代,「二程」理学对北宋绘画深入穷理、观察细致、影响巨大。画院画家们,对不同季节的花卉纹路都有细究,对鸟类先抬左脚还是右脚的顺序都有讨论,全部都反映到花鸟画的细节上。

宋朝也是「保守和复古」之风盛行的时代,这股风吹到绘画领域,当然也对此产生了影响。宋哲宗朝就任聘理学家程颐为崇政殿说书,程颐给皇帝讲课,一切要用古法,当时就兴起复古风气。宋徽宗朝复古、好古风气犹浓,【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画就是古风体现。所以,南宋的赵伯驹承传了对青绿山水画的追求,创作的【江山秋色图】等也皆是青绿。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典型的画家画。古往今来,多少人将此画列为「千古第一」,其耀眼的青绿赋色、徽宗的政治观念、天才少年的遗失绝作、溥光和尚看过百次的经历……无论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让人忍不住拨开迷雾,揭开谜底。

【<千里江山图>的迷与谜】是用一本书的篇幅揭开一幅江南山水画背后的故事,书中将揭示和解释此画特有的审美风尚和时代历史特点之根源。

本书不仅面向专家、也面向普通读者,但不仅仅是对【千里江山图】的一般性回顾,我已尽最大努力使本书对普通读者而言也通俗易懂,同时充满趣味性。通过领略读者穿越北宋江山,借以欣赏中国画,体验那个时代的文化。

尽管这只是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一段插曲,但我仍希望在古物的照耀下,这些文字会焕发出别样的光泽。

最后用一句米芾【画史】中论江南画时的诗文做楔子:

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

这也是【千里江山图】的景致,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片江南」的迷与谜吧!

陈传席

2022年6月6日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

全书为 16开本,书脊裱布,硬壳精装,内页采用120g新印画高白纸,全彩印刷,排版优美,图文并茂,能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推荐16岁及以上年龄段读者阅读。

文字:陈传席

版式:山海相隔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