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职场

美国「毒血」事件,寒了多少人的心?

2024-05-28职场

资本的积累过程,

充满了血腥和罪恶。

来源: INSIGHT视界

01

「英国之耻」

「40年的血腥掩盖」

「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 NHS 史上最大医疗灾难」

02

2024年5月20-21日,

英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都被「血液污染丑闻」的报道占据。

英国各大报纸头版头条 | 图源:卫报

历时6年,一项长达2527页的报告出炉:

英国医院长期向病人输注受污染血液,

造成至少3000人死亡,

并让超30000人感染艾滋或丙肝,

以至于目前每周死亡人数还在上升!

英国首相苏纳克发表公开道歉,

称其为 「英国政府的耻辱日」

受害者及其家属发起游行、

含泪怒诉亲人「被谋杀」;

政府承诺「将不惜一切代价赔偿受害者」,

目前已授权高达100亿英镑......

2024年5月20日,

英国伦敦卫理公会中央大厅外,

血污染受害者家庭抗议活动

原因无它——

报告披露,这场重大医疗事故,

是被英国政府层层掩盖的结果。

这一切并非意外!

这一切本可以避免!

03

一、英国黑化医政:否认、拖延和掩盖

1993年8月,

Lauren Palmer的父母相继去世。

他们的死亡时间仅相隔8天。

悲剧的源头是Lauren患有血友病的父亲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

被医院输入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美国血」。

毫不知情的父亲不仅患上了艾滋病,

还传染给了妻子,

夫妻俩双双在病痛中死去。

年仅9岁的Lauren从此成了孤儿。

图为年幼的Lauren和母亲

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如此家破人亡、令人心碎的故事,

在污染血丑闻的受害者中反复上演。

1970年代,由于血液制品的巨大缺口,

英国开始不断进口「美国血」,

为全英国的患者,

尤其是血友病患者治疗所需的血液制品。

然而,一部分「美国血」,

竟来自囚犯、娼妓、吸毒者等高风险人群......

英国血污染丑闻中的受害者照片 图:【时代】

多年后,调查记者克里·杜达

揭开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

多年来,阿克色州监狱系统

在明知囚犯多半感染艾滋的情况下,

假造囚犯病历档案、

出售其血浆并从中获益。

而治疗血友病所需的第八凝血因子制品

是用多人血液的混合浓缩提取而成,

只要有一个感染者的血液被采集使用,

就会污染上千份的血浆制品......

04

早在1981年,

英国卫生部其实就已经知道,

本国血友病人使用美国的血液药品

存在感染肝炎的风险;

1983年更是出现了一名血友病患者

由于输入「美国血」感染艾滋病的案例。

但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

英国医疗机构伪造了相关的检测档案,

以掩护污染血液的进口。

直到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开始先后曝光国民因输入「美国血」

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面对惊慌失措前来问询的病人,

不论医生还是血友病中心的官僚,

依然告知他们一切正常。

1983年底英国政府

还出了一份官方答复「以正视听」:

「没有证据证明第八凝血因子制品

会传染艾滋病」。

图源:Factor8 · 血液污染丑闻纪念馆

甚至于,仅仅是因为成本将提高50%,

直到1985年底,

NHS才开始对血液产品进行热处理,

以杀死艾滋病病毒。

而NHS对血液制品的真正的筛查,

更是要等到1991年...

在此期间,受害者们开始接连死亡,

身为普通人的平静生活被彻底摧毁。

而从医生、到血友病中心主任、

再到卫生部官员,

却还都觉得无须告知,

以至于万千患者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

可谓魔幻至极。

患者们不仅要与残酷的病魔斗争,

还要进行上访和抗议活动,

与政客们展开真相斗争,

以得到自己应有的赔偿。

但严酷的是,

这是注定是一场以卵击石的战斗。

05

20世纪80年代,

英国政府决定,

不对艾滋病感染者提供补偿。

时任卫生部长肯·克拉克表示,

不会有国家计划来补偿那些因医疗程序

而遭受「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的人。

1989年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断言:

因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毒的人

「已根据当时的医疗建议得到了治疗」

从而拒绝了赔偿要求。

在接下来的 20 年里,

部长和官员反复念此咒。

06

直到2015年,首相卡梅伦迫于压力,

终于开口道歉,

这才算揭开了一个口子;

2017年特蕾莎首相终于下定决心,

下令对这场由于NHS失职

而引发的医疗灾难进行深入调查。

此时,人们才无不瞠目结舌地发现

自打1993年起,

英国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就在销毁相关文件...

特别是1980-90年代卫生部的会议记录......

2024年5月20日中央大厅外的受害者家属

这场自上而下的、

长达几代政府否认、

掩盖的真相 终于面世。

它宛如一个巨大的黑洞,

拷问着英国医疗体系的尊严。

污染血液组织的主席安迪·埃文斯

在孩童时期就感染了艾滋病毒,

他无不悲伤和愤慨地说:

「当我们告诉人们时,

他们不相信我们。

他们说,这不会发生在英国。

今天,这证明这可以在英国发生,

而且确实发生了。」

正如英国政治讽刺剧【是,首相】所说:

第一阶段:我们宣称什么事都没有

第二阶段:也许有事发生, 但不应该行动

第三阶段:应该采取行动, 但什么都做不了

第四阶段:当初能做点什么,但现在太迟了

很明显,现如今的调查报告、赔偿计划,

也并非是苏纳克政府良心发现的结果,

而是 英国破碎的30000多个家庭的血与泪。

迟来的正义,缺席的正义,

都不是真正的正义。

而当视角拉远,

美国的「毒血」交易 仍在暗流涌动......

07

二、美国血液农场:毒血、囚犯和娼妓

血液,对于每个生命体来说

都是维系生存的命脉。

一直以来 全球血浆资源紧张,

但美国却是例外,

非但不缺血,

甚至还能向全世界出口血。

血制品,是美国第6大出口商品,

在2022年出口额达到了438亿,

远高于大豆、玉米。

据全球采浆量区域分布统计,

美国以一己之力,

供应了全球近70%的血浆,

提供了全球94%的付费血浆。

而试问,人口只占全球4%的美国,

何以吞下70%的全球血浆市场份额呢?

答案是:

美国允许、甚至鼓励人拿血卖钱。

在美国,人们进行 公益献血 时,

只能每28天献血一次,

相当于每年最多只能献血 13 次;

有偿「献血」 的人,

则被赋予一周卖血2次的特权,

算下来,一年可以卖血104次。

并且,美国还有 阶梯式激励法

鼓励人们多多卖血

一个人可能第一次卖血能得40美元,

第二次得50美元;

如果一个月内卖血4次,

就可以获得额外的奖金。

除此之外,还有「卖血享新人特惠」、

甚至还有鼓励下次再来的「优惠券」。

针对工人和学生的海报,

甚至宣称「书费不够,卖血来凑」,

可谓是「诱惑满满」,

把人心研究得透透的。

08

一次30-50美元的报酬,

对于美国的富人和政客来说,

当然算不得「利诱」。

乖乖伸出胳膊的,还得是穷人。

从美墨边境到私营监狱,

老墨、老黑、囚犯、娼妓,

甚至吸毒者等等高风险人群,

在美国的几大血浆公司眼中,

就是妥妥的「移动血库」。

据德国媒体ProPublica调查显示,

每周有约10000名墨西哥人去美国卖血。

美国政府为墨西哥卖血者,

派发了大量短期签证。

设在边境地区的血站,

每周采集到的血液量

是美国其他地区血站血液采集量的2倍。

一些美国血浆大公司每天的献血公民中,

墨西哥公民占比达到了60%以上。

而本国底层穷人,

亦是血浆的「天然供应库」。

不少献血中心直接开在贫民区里,

经济贫困的底层人,

会通过卖血来补贴拮据的生活开支;

吸毒成瘾的毒虫也参与其中,

以换取购买毒品的毒资.....

09

可一周两次这样的超高频率,

真的对人体没有危害吗?

21岁的墨西哥女孩Genesis的回复,

可以给我们答案——

在过去3年中,

她曾每周2次穿越边境,

来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卖血浆,

她也付出了透支身体的代价:

「我的胳膊和腿会发麻,

经常会晕倒,

现在提东西有困难,

总觉得自己得了偏头痛。」

然而,卖血已为成为她的固定收入来源,

她只能咬牙坚持。

血站往往不会告知长期抽血的风险,

只会说所有症状都是"暂时的"

总之,只要不当场闹人命,

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穷人为了生计,

亦无法摆脱卖血的命运。

走入卖血站的人,

像小白鼠、像牲畜,像货品,

就是不像人。

当血制品如此暴利和易得,

自然就有人开始耍花样了。

在美国使用高风险捐献者

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惯例。

然而在检测环节,

血浆公司也会买通研究人员进行「放水」。

甚至还出现了「洗血」:

从美国监狱买来的高危血浆,

会经转多个国家的多个血浆机构,

最后,谁也不知道血浆的真正来源......

10

必须要指出的是,

本次首相道歉的英国,

甚至并非唯一的。

法国、葡萄牙、意大利等国,

都有患者遭受类似感染。

在这条规模庞大的血制品产业链中,

美国的医疗机构

是这条链的保护伞和供应商,

而英国和其他进口国

是链条的零售商和批发商。

从纵使艰难奔波也难以保障

基本生活的美墨穷人,

到一个个本就遭受痛苦、

却因「美国毒血」被进一步

摧残生命的无辜病人......

这条利益链犹如一只庞大的黑手,

究竟还要操纵多少底层人民的命运,

又会将多少无辜的家庭拖入深渊?

尚且无人知晓。

本文转载自INSIGHT视界,作者:富强耗材祥子。授权请联系原创方,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