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不少孩子,在学习上显得格外努力:平时熬夜背单词背课文额外刷题,周末节假日不是在补课,就是在去补课的路上,但好像遇到了瓶颈,学习成绩就是提高不上去。
为什么学习成绩与努力不成正比呢?难道真是由于智商有差别的原因吗?
如果真是由于智商有差别的原因,那应该没有逆袭之说了,更没有女生到了初中与高中后劲不足的现象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昨天晚上,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问孩子数竞课上得如何?
孩子说没有上数竞课。
我就问为什么。
孩子说班主任提前通知了,下午三点半的时候,每个人都得在教室,要开会,强调一下纪律。
我不解,就继续问为什么。
孩子说最近班里上课睡觉的人多,导致班级评分被扣了十二分,班主任这才不得不强调上课纪律。
我明白了:因为班主任要在数竞课的那个时间,强调班风与上课纪律,所以孩子就没有去上数竞课。
我问道:「上课时睡觉的人多吗?」
孩子说道:「应该多。不然也不会被扣十二分的。」
孩子坐在第一排,看不到其他同学上课时的听课状态。但教室里面有监控,管理老师路过也会看到的。
孩子补充说道:「今天上午第一节化学课,我同桌就睡觉;第二节生物课,生物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却做化学作业。」
我说道:「你同桌怎么这么困?这不是颠倒了吗?」
孩子说道:「我也不知道他怎么那么困,第一节课就睡觉。」
课堂上睡觉,或者课堂上赶其他科目的作业,这能学习好吗?
显然,课堂上睡觉或者不专心听讲,课后就得花更多时间来完成作业。由于得花更多时间来完成作业,晚上就会睡得很晚。这睡得很晚,第二天上课又会犯困,在课堂上就会没有多少效果的。长期如此,学习成绩怎么能好呢!
那么,为什么课堂上睡觉或者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呢?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每天也能完成作业,但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并不多,无效学习时间太多了。
自从去年秋季孩子上了高中后,我就一直希望孩子能增加有效学习时间,尤其要抓住课堂,能在课堂上尽量听懂知识,如此课后就能高效地做作业,就不用熬夜学习了。
为了孩子在课堂上能够专注,我就一直跟孩子说,每天先努力干好三件事: 睡好吃好运动好。这三件事情干好后,再考虑学习也不迟。
直到最近一段时间,孩子每天早上,才能将早饭吃好吃饱,不再是吃一两口应付一下了;晚上很少熬夜,基本上十一点左右就可以睡觉了。如此,起码每天上午的课堂效果要好很多了。
每天课堂听课效果好,也就不觉得知识有多难了,学习成绩就慢慢好了起来。
这个时候,我就明白了学习成绩与努力不成正比的原因了: 过度努力,会导致大脑休息不好;大脑休息不好,就会导致精神状态不好,就会导致学习状态不好;学习状态不好,尤其是课堂听课状态不好的话,就会在课后花更多时间来做作业;经常花很多时间被动做作业,就会很难觉得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觉不得学习有意思,就不会多么用心用脑;不用心不用脑,思维能力就不会有质的提高;思维能力不提高,学习能力就不会提高,就会导致越往后学越觉得难学甚至学不懂的。
既然如此,那么,只要孩子能够坚持每天吃好睡好运动好,尤其每天上午精神状态好,在课堂上一点也不犯困的话,学习效果就会好不少的。
父母真想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就让孩子增加有效学习时间,减少无效学习时间,减少心不在焉的那种假努力。
与其让孩子熬夜背单词背课文刷题与节假日补课,不如让孩子先努力养成有效学习的习惯。或者说,努力学会增加有效学习时间,要先于努力学习知识的。 只是,这种地基般的努力,很少被提及,也很少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