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方周末】釋出的一篇名為「75萬元內推港大」:港大打假風暴後,「保錄取」暗流依舊的文章,再次將港大保錄取撕票之事重提。
根據記者的調查,包括北京英藤留學、藤德留學在內的多家留學機構工作人員都聲稱, 可以幫助申請學生「保錄取」香港名校,費用在75萬元到百萬元人民幣不等。
根據留學機構先關人員的介紹,近百萬的「保錄取」費用因為有內推關系網需要打點。
這場起源於5月份的港大保錄取風波在歷經2個月左右的調查後,今年港大商學院院長蔡洪濱7月4日在接受【財新網】采訪時回應,經多渠道查檢後,至今已經發現大約三十多名學生采用假學歷申請入學,被調查出的假學歷主要來自海外高校,中介則來自內地及海外不同地區。
此前就有機構宣稱,38萬即可保進英國G5,這是很多國際化學校的學生想都不敢想的。
有一些人間清醒的學生表示,所有的保錄取和內推全是騙子。然而很多孩子又何止騙進了港大,還有很多學生花了大價錢,進入了英國G5。
某中介機構曾經經手過這樣一個案例,學生本科為英本QS排名100左右的學校,獲得二等二學位,在和上一家機構簽合約,機構保證不會使用假證明材料,但是在送出的時候,學生的成績單、美國的推薦信…所有的材料都是假的,學生申請了三個專業,但是機構僅給學生遞交了一個專業的申請。現在假材料被所在的G5學校發現了,學生慘遭開除,該生的簽證被影響不斷,著38萬也毫厘未退。
如果深究學生到底賠了多少,在著38萬之外,還有一年的學費、食宿費等。
如果說38萬就已保上G5大學已經足夠離譜,那麽30萬就可以保錄取UCL,閣下又當如何應對?留學的灰色產業鏈只有更瘋狂。
很多機構利用保錄取的相關推薦制,對學生家庭宣稱可以拿到校董推薦。而事實上,美國每所大學有著十幾位董事,每名董事手裏都會有1-2個推薦學生入學的名額,所以一所學校的學生都走校董推薦的路子,並不真實。
其實,換個思路思考保錄取的問題,就會發現這不是幾十萬可以解決的事情。按照如今國際化學校的學費情況,一所收費相對處於中等偏下的學校,在高中階段的學費就已超過30余萬,還不算其他背景提升的費用。如果孩子在幼小階段就進入到國際教育體系,12年也是要準備好100萬+的費用。在一線城市的一梯隊國際校,這一數位大概需要翻4-5翻。
即便這樣,能進入到世界頂尖名校的孩子也是鳳毛麟角,當然世界排名前30%-100%的錄取率還是很高的。
如果想透過正規渠道被保送進世界名校,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
家長可以直接找到大學的發展辦公室向學校正規捐贈,走發展性錄取。但是這種方式由於費用高昂,分分鐘幾百萬美金上下的那種,對於非頂級富豪家庭一般是難以承受的。據此在回過頭在看,機構百萬人民幣就能內推,就是假的不能再假了!
保錄取的一費全包家長除了假成績單還需要警惕「使用境外學籍註冊」、「教授內推,學校合作」、「真成績單,重新包裝」這類形式。 因此,在先對機構宣稱的幾十萬即可保錄取世界名校,學生和家長還需要慎重。
<
擇校行獨家欄目 >
了不起的同學系列
學霸帶帶我系列
教育幹貨分享
END
關註公號了解更多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