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成本的飆升,人們在購物時也更加謹慎,更註重「物超所值」、註重貨比三家。
另外, 隨著人們對價格的敏感,相比短期促銷或定期折扣,長期低價可能對消費者更具吸重力。
在這種情況下,各大連鎖超市也紛紛推出低價策略來吸引顧客。
比如,最近,宜家澳洲執行長Mirja Viinanen就表示,他們打算降低一些家具的價格。
不過,Viinanen並未明確指出他們將降低哪些商品的價格,但她也明確指出, 這種降價不會以「限時搶購」或臨時「價格釘選」的形式出現。
「我們希望能夠回到新冠疫情前的價格水平,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我們將在明年年底前達成這個目標。」
Viinanen還補充說,他們已經降低了很多產品的價格。
「我認為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並沒有隨意打折,我們希望每天的價格水平都盡可能低,但與此同時品質要好。」
Viinanen還說:「我想很多顧客會問:‘如果你一直在給產品打7折,那麽產品的實際價格是多少?’唯一的方法就是告訴人們,我們正在盡可能壓低價格。」
Mirja Viinanen
另外,相關數據也顯示,在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常年低價的商超確實也更有吸重力。
比如, Kmart最近公布的數據就顯示,得益於自有品牌Anko(定位於所有澳洲家庭而不僅僅是中低收入家庭)的受歡迎程度和規模,Kmart的八年銷售額已經創下了近60億澳元的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折扣超市Aldi也報告說,現在,為了購買更便宜的雜貨,人們願意前往更便宜的地方,這也促使他們的客流量有所增加。
盡管在過去18個月裏,消費者在消費時變得更加註重成本,但消費者行為專家、QUT教授Gary Mortimer也指出,價格並不是消費者考慮的唯一因素。
「我認為,想要在市場上取勝,並不一定是要最便宜,相反,只要你能夠提供比競爭對手更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你就能取勝。」
他還補充說,這種價值可能會以某種服務或津貼的形式出現,比如分期付款、免費延長保修期或免費送貨等。
素材來源:WA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