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國際學校的開年八卦,看得人好心酸。

2024-03-17海外

作者:miki粥

公眾號:Miki粥(mikizhou520)

這兩天,在小紅書上看了一堆國際學校的最新八卦…

截圖來自@小紅書

謹慎營運多年的學校剛擴充了兩年中學段,就碰上了出生率暴跌,要賣幼稚園;火了十幾年的老牌國際學校,員工大量出來找工作,已經有不少被同行接走;

有學校外教流失已經很嚴重,還都跑去了原來都瞧不上眼的馬來西亞;

更多的情況是陷入招生困境,多校區的開始考慮合並或關閉校園;有的連中方校長都換不起,管理層各種動蕩…

看完一堆八卦有點心酸,裏面說的問題基本都存在,這兩年國際學校/國際化學校/民辦雙語的日子真不好過。

疫情之中我曾說外教正在大批次流失,頂尖國際學校間為搶人撕破臉,互砸高薪挖對方墻腳,導致用人成本失控…

雖然人工價格貴了,但教學品質還是原地杵。當時還被人懟,說唱衰行業惹得家長焦慮,別有居心。如今看來,比我講的還更慘烈。

好一點兒的外教寧可去馬來西亞,都不願留在中國,讓學費收到20、30萬的學校情何以堪呢?

所以樓主得出一個結論:24年將成為未來十年經濟最好的一年,想讀國際學校的不要著急,難進的學校會變好進,還有可能降學費…

我覺得,未必。

因為經濟環境的變化,不會導致大家集體崩塌,而是會加深兩極分化。有錢人變得更有錢,財富還沒上岸的部份中產面臨下坡…

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教育的需求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會進一步精品化——

學費便宜的面臨淘汰,原本的客群或流失或缺乏支付力。

存款20萬計劃送娃讀國際學校的家庭,會選擇留在體制內,體會不花錢讀書的香;有支付力但預算有限的中產,直接帶娃奔赴泰國馬來西亞,去便宜的地方享受最頂尖的資源…

品質高的學校不會停止漲價,因為越貴越有人買單。

邏輯就像買愛馬仕,十幾萬的一只的包包是純賣家市場。關於它的段子,是想買的人最快排隊到半年後,從沒聽過打折搞大促…

你覺得貴,對買得起的人來說,只怕不夠貴。

某學校一年收30多萬學費從來不缺家長排隊,幼升小錄取率持續創新低。不少爹媽甚至不惜花十幾萬做面試輔導,只為爭奪一個入學資格。這樣的學校,或許門檻會動態調整——

生源池人多了篩智商篩學術,人少了篩爹媽的財力、社會影響力。

但永遠都不會變得好進。

哪怕經濟下行,政策波動,留學縮排,都不缺老錢新貴在waitinglist裏前赴後繼地排隊。

話說回來,24年後為了維持生存,有些學校可能下調學費(過去只漲不跌),但也絕對不會那麽簡單,畢竟場地租金、養外教的成本都在那裏擱著呢!

而且,大家還得要臉。

全行業學費普漲你不漲,就意味著品質掉隊,會被外界猜疑能力不行,挺尷尬的一件事。所以,學校表面上都基本會維持6%以上的漲幅。暗裏針對新生再出優惠,要麽就讓家長有談折扣的空間。

打完折後最多和去年學費持平或略高,但比現價肯定是讓你感覺紮紮實實降了學費…

有一點樓主可能不太了解,國際學校的學費合約基本是按照學段簽,全學段享受入學的學費價格,除非升入下個學段才會按當年價格調整。之前有個學校很誇張,一紙合約簽12年,新生學費16萬8,老生才收8萬8。

說到這裏想起一個學校的八卦。當年有個家長找我吐槽,國內某頂級國際幼稚園收了她學費26萬但教育純粹就是個渣啊:

教具用的都是小商品市場進的劣質塑膠制品,家裏都不敢給小孩用;外教主班帶娃換衣服,都不知道沒套內衣褲;中教課間拖拽男生,被圍欄外的路人拍下…

她寫信給校長,希望提升管理直接被回懟。氣得跑來問我,怎麽千挑萬選花了20多萬,教育就搞成這…怎麽想都不差錢吧,至少給小孩買點木質教具。

我說那是你不知道,這個園裏有一批合作方的關系戶,學費六折只有十來萬。和你的續費一平均,最後才是你能得到的、教育品質的上限。

當家長的冤不冤啊!

她聽完就退學,轉年去了東南亞,登陸一個月給我發訊息滿心喜悅,同樣的價格終於實作了對等的教育,只恨來得晚了。

後來,她在國內上的那家世界級頂尖幼稚園,越做越蕭條了。

國際教育風雨飄搖,說說我當下對擇校的一點兒看法吧:

國際學校確實進入了優勝劣汰的階段,有些學校未來可能面臨收縮或關門,但剩下的品質會完成一次升級。

現在考慮送娃進入這個體系的家長,先掂量下自己的錢包,然後選最頭部的學校下手。

沒必要等政策變化或學費的下調,優質的學位永遠只漲不跌,肯降學費的地方,你未必願送娃去讀;

猶豫不決的家長,建議你就踏踏實實留在體制內,也許公立體系並不完美,但它至少不會讓你人財兩空…

——end——

本文系授權釋出, by mikizhou, From Miki粥,微訊號:mikizhou520, Miki粥,資深媒體人,教育紀錄片總策劃,推紅了「順義媽媽」 一詞。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點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