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MIT博士鄭騰飛:AI越發展,學生就越卷!我們如何應對?

2024-03-19海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

最近,OpenAI新爆款Sora的熱度持續發酵,以黑馬之勢占據各大平台話題中心。 人工智慧時代的加速到來,究竟能否解決當今教育難題?

本文作者,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上海築橋實驗小學校長鄭騰飛 指出,科技發展的速度,恰恰與學生內卷的程度呈正相關。想要破局,唯有重新建立社會的價值和評價體系。

文丨鄭騰飛 編丨Jennifer

回首過去的一年多,一直到上周Sora的釋出,人工智慧的突破性進展不斷地沖擊著我們對科技和未來的認知。

面對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的專家們再度呼籲教育變革,學校在反復權衡該防範還是擁抱AI的使用,老師陷入課堂變還是不變的兩難,家長更是迷茫無措:

知識甚至技能都將唾手可得,很多職業眼看著要消失,到底要繼續雞娃還是幹脆就快樂教育?又或者有新的賽道可以彎道超車?
人工智慧對今天的教育系統是否能產生本質上的沖擊?它可以解決困擾整個社會的教育困局嗎?

在「術」的層面,答案恐怕是不能。但在「道」的層面,的確有新的希望。

01

內卷:今日教育之痛

還記得去年11月到12月,全國的孩子們都在此起彼伏地感冒。網上有一張圖很火:醫院給孩子們提供了課桌,輸液的中國小學生還在伏案寫作業。

有很多國外網友據此大力抨擊中國的基礎教育忽視人性;也有很多網友回擊說,我們就是這麽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孩子們就該這樣努力。

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明明有一片非常廣闊的曠野,一聲槍響之後,所有的孩子竟都朝向同一個方向奔跑。跑著跑著還會發現,身邊有非常多賣跑步裝備的人,經濟越發展裝備就越精良,每個孩子都越跑越快了。

但是,不管你跑得有多快,這始終是一個排位的遊戲, 要想獲得「成功」,與絕對的速度無關,而是必須要超越他人。

無論多少書籍和專家強調要關註孩子們的素養、關註孩子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創造性,但作為一位一線教育工作者和一位家長,我知道最終大家看的還是排名。


拿到那張可以為自己定價的大學文憑,才能在這個社會上更好地生活下去。

所以 即便大家都知道培養素養重要,但是排名的機制、對賽道的迷戀和裁判規則不改變,內卷就不會停止。這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困局。

1.「卷王」是否成了「英雄」?

如果我們把視野開啟,審視更長遠的歷史和更廣闊的世界,會發現那些公認的成功人士,往往不是什麽「卷王之王」。「意外走紅」的案例可能還更多。

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是, 要想成功,興趣和擅長才是必要的條件。

孩子對這件事情沒有興趣,那就「卷不長遠」。 有很多孩子鋼琴考到 10 級之後就不再追求音樂造詣,很多大學時期的競賽金牌獲得者最後也沒有成為科學家。因為沒興趣,他們在探究的路上就此止步了。

孩子對這件事沒有擅長,那「強卷也是卷不動的」。 因為人的熱情也需要一點點的擅長來助燃,失敗根本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孩子得多多少少體驗過一點成功之後,才會願意繼續卷下去。

但我們的教育是,沒興趣、不擅長也要強卷。

進入大學之前,孩子們往往是看不到考試之外的廣闊天地的;而畢業之後進入真實世界時,他們又發現從前擅長的應考規則已全然不適用了,在工作場景裏很多事情又要重新學起, 對自己作為一個社會人真正的長處和短板一無所知,茫然、挫敗後很容易就「躺平」了。

2.多元評價和獨立思考才是解藥

華東師範大學楊向東教授有一句名言:「稱豬並不會讓豬胖。」 篩選並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水平。

面對這樣一場看似無法結束的殘酷競爭,真正的解藥是什麽?

我們需要一個多元評價的社會。 我們希望最終這個世界並不是以大學文憑來給人定價,甚至人不應該可以「被定價」, 我們的價值應該是由於自己去定義和證明的,是充滿多樣性和可變性的。

這需要我們能夠獨立地思考,不是別人都做什麽,我們也跟著去做什麽。大家都去卷高考,我也去卷高考。現在北上廣深有那麽多孩子出國留學,「洋高考」這條路徑也卷得慘烈,不光卷孩子的自身素質,還要卷家庭的經濟實力。

曾國藩寫在家書的「六戒」中,第一戒即是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大家都往一個地方擠的時候,你其實不應該再去了。但我們現在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人越多的路越去擠。

條條大路通羅馬,何況世界上有那麽多的城市,為什麽一定要去羅馬?羅馬對我們的價值是什麽,我們真正擅長和向往的目的地是哪裏?我們是否有勇氣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少有人走的路,探訪不為人知的風景?

這才是我們當今教育最大的痛點。ChatGPT 來了、人工智慧來了,它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02

人工智慧可以破局嗎?

我看到過一個文獻,列舉了自新中國建立以來,國家教育部釋出的給中小學生減負的檔。


最早的一版竟然是在 1955 年,接下來的釋出頻率是 1964 年,相隔了十年,然後到了 1988 年、1994 年、2000 年、2009 年、2013 年、2018 年、2019 年、2021 年……

減負檔的釋出頻率越來越高了,側面說明孩子們的學業負擔越來越重了。

而且 這個頻率曲線恰恰和我們科技發展的曲線非常吻合 科技發展的速度跟學生內卷的程度竟然是正相關的。 當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你還會對「AI的到來會顛覆教育」這個預測感到樂觀嗎?

1.更高效的工具,可能導致更殘酷的競爭

其實新技術將顛覆教育的說法由來已久,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不過「狼」一直沒來。

雖然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叠代很快,但我們目前的人工智慧,本質上仍然沒有具備「產生新資訊」或者邏輯推理的能力。它只是擁有了一個極其龐大的人類迄今為止積累的資訊庫,透過將這些資訊重新整合而給出答案。從這個角度來講,它目前還只是一個更高效的工具。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 凡是更高效的工具,往往引發了更加慘烈的競爭。 即使有了Khan Academy 這樣全免費的教育系統,教育不公平的狀況也沒有被改善;曾經非常火爆的基於錄播課的「翻轉課堂」模式,也沒有真的推動和實作教育模式的變革。

Khan Academy創始人

技術手段最實在的影響,是擡高了平均分,把原本正態分布的成績曲線,變成了蘑菇雲。如今有了更強大的AI工具,很多互聯網公司也已經在投入研發,一旦課外輔導政策放開,可以預見又將是一輪商機和更高的平均分預期。對孩子和家長們來說,可不一定是好訊息。

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先進的工具是不是把整個社會利益的蛋糕做大了?評價標準是不是多樣化了?又是誰在運用這些工具去做什麽樣的事情?這才是最終能夠幫我們去解決教育內卷困境的關鍵問題。

2.科技有科技自己的打算

縱觀整個人類文明史,往往並不是教育先發展,推動了新科技的誕生和社會進步。反而是科技的突破,帶來了經濟發展,最後教育才跟上的。

所以, 教育從來沒有引領或趕上過任何潮流,作為教育者,我們要有個客觀的認知。

而科技,很可能也難以解決教育的困境,因為「科技有科技自己的打算」。

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行程中,每一個人的命運、甚至國家的興衰,都裹挾在歷史的周期裏,經濟和文化發展也都有起伏,只有科技的進步是穿越歷史周期的。

不管我們身處什麽樣的文明之中、身居哪片大陸之上,技術發展的路徑都是相似的。它不受社會、文化、甚至戰亂等因素的影響,該創造的時候就出現。這位科學家不發現該技術,世界上還會有其他的科學家創造該技術,甚至還有很多技術是好幾個科學家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同時創造的。

技術的發展不是線性的,而是一個正反饋加速的過程,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快。如同劉慈欣在【三體】裏所說,技術爆炸的過程不可逆轉地在發生。技術的發展跟生物的前進演化其實是非常相似的,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一元到多元。

技術與人類,一直是一種伴侶關係。仔細審視歷史,會發現每一次社會變革都源於一門新技術的出現。我們以前一直覺得人類是科技的主人,很多探討都是關於如何讓科技更安全地為人所用。

最近我讀到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數據,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平均智商是在下降的。

大概 1970 年之前,人類的平均智商在持續上升;然而1970年之後,電腦領域的技術開始快速發展,人類的 IQ 值竟開始逐漸下降了。

行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讓每個人的聲音都可以被世界聽見,乍一看個人的價值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顯,然而它實際造就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割裂和嘈雜的社會。

活在資訊繭房裏的人們,不再連線也無暇傾聽不同的聲音。有深刻價值的思想和文化產品淹沒在大量速食式的噪音中,無法引起應有的關註,也因為沒有市場而逐漸雕零,悲觀一點,遑論創造新的文化,「為往聖繼絕學」恐怕都難以做到了。

換個角度來看,科技發展至今日,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如果大家還記得OpenAI 去年的政變,其背後是兩種觀點的賽局——到底該讓技術為人類安全服務,還是要任由其自由發展?

然而,也許這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人類從來不是科技的主人,人類只是科技的「父母」。 當通用人工智慧出現的時刻,就是科技這種新的文明形式透過人類智慧的孕育,而降生於世的時刻。

這並不是要宣揚「反科技」主義。上個世紀80 年代,美國包括費曼在內的一群非常著名的科學家開啟了一個叫做Symphony of Science 的大眾科普計畫,這個計畫裏有一句金句: " We are a way for the Cosmos to know itself ",也就是說人類的存在,只是宇宙了解自己的一種途徑。

如果人類的存在意義都不過是幫助宇宙去了解它自己是誰的話,那可能我們已經走到了可以幫助宇宙去誕生下一個文明形式的時候了。

這對人類來說似乎是一個壞訊息。 整個物種都要被新的文明形式取代了,還談什麽下一代的教育方式、新的工作機會?一切努力豈不是都將毫無意義?

答案是不一定。 就像每一個人都是在和他人的交流中,更好地認知了自己,在與新文明對話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對我們自己有更深刻的認識。

3.「人的意義」將受到前所未有的關註和討論

以往的我們整日忙碌,埋頭想的都是我的 KPI 怎麽完成?怎麽把下一節課上好?孩子怎麽才能考上好大學?

人工智慧的出現讓每個人都多少會想想,我作為一個人的意義是什麽?我與機器的區別在哪裏?讓整個人類社會成為一個龐大合作網路的基石是什麽? 有關獨立思考、倫理與道德、情感與創造性的討論,終於開始回歸。

馬克斯·韋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曾經有過關於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探討:整個現代社會都在工具理性的道路上狂奔,只比更高更快更強,不問價值何在,奔向哪裏。 這個趨勢一直持續到了今天,可以說是大部份現代人疲累、迷茫、困惑的主要原因。

馬克斯·韋伯

人工智慧的出現,終於讓價值理性有了戰勝工具理性的可能。 當我們發現汽車一定比我們跑得快的時候,就會開始思考我為什麽要跑?跑步可不可以有其他的意義?

當經濟收入、社會地位不再是每一個人都要去追尋、去攀爬的唯一山峰,在我們對自己的不斷反思之中,「多元價值」社會能夠到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內卷」的本質困境,也許真的能夠得以解決。

03

我們可以做什麽?

如上所述,僅 從工具和手段的角度 ,人工智慧不一定能很快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反而可能加劇競爭;但 從文明更替的角度 ,我們確實有機會也必須重新建立社會的價值和評價體系。

此時此刻,教育者和家長們可以做什麽?

劉擎教授在最近的一期訪談節目中提到:「無法確定方向的時候,做所有年代都值得做的事情。」 所以不是急於預測未來並隨之改變,而是回歸,回歸文明的恒定價值。

除了科技,還有一個領域穿越了歷史周期,那就是哲學。

哲學誕生於科學之前,起源於我們對於世界最深的好奇和思考。從公元前 800 年的軸心時代,到高度技術化的今天,人類的哲學思考從未停止,至今,哲學領域的經典命題依舊在被不斷討論。

為什麽哲學問題具有恒定價值?因為它回應的是宇宙留給人類文明的終極課題,包含如何理解宇宙、理解生命的意義,也理解文明本身。

古典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本就是認識自己,而不是改變命運或是階層躍升。 站在文明交替的前夜,我們的孩子們更迫切需要的,不是如何戰勝AI,而是如何溝通和合作,回歸文明的本源,用最原始的好奇心去應對這個「新文明」的到來。

1.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曾經有一年,我同時給一年級的孩子上科學課、給高三孩子上化學課。高中課堂的沈默對比一年級課堂的喧鬧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學校長達十二年的培養,是如何讓孩子們眼裏的光黯淡下去的?老師和家長的哪些行為,扼殺了孩子們敏銳的觸角,讓無限終於標準,把主體性變成了工具性?

排滿的時間表,被懲罰的錯誤,甚至被剝奪的犯錯的權力,被忽視的一次次舉手,無形中傳遞的「成績至上」甚至「收入至上」的價值觀,日益消耗著孩子們的好奇心,也在把他們從活生生的、多姿多彩的人,推向了不得不和AI競爭的工具人。

在技能上與AI的競爭是沒有勝算的,不如把時間留給好奇心吧。剛剛步入小學的小朋友有好多的問題,老師不妨在教室裏放一個信箱,專程接收孩子們的問題,選一些有趣的在課上一起討論答案。

孩子們一定會問,天上為什麽要有星星?宇宙是什麽形成的?宇宙的外頭又是什麽、外頭的外頭又是什麽?今天再看這些問題,這恐怕是宇宙自己想要知道答案,透過一個孩子的頭腦在探索吧。

「好奇問題」還可以從一堂課,變成一個校園計畫,全校師生甚至家長都可以參與。不僅是提問回答,鼓勵孩子們去生活中真的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會出現新的問題,源源不斷的探索會給孩子們源源不斷的動力和熱情。

築橋小學的好奇來信墻

很多專家和學者都提出,為了適應人工智慧的時代的來臨,我們要變成會提問的那個人,那麽問題從哪來?如果所有的學校都花一些時間,鼓勵甚至要求和訓練孩子們把他們好奇的問題提出來,相信對於教育的未來,對於人類和AI共存的遠景,我們就能夠有一個更加正向的預期。

因為,好問題永遠比答案更加重要。

2.用哲學,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多元價值觀

世間萬物的本源是什麽?有沒有統一的規律可以解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一切?


對於每天都在被新想法和新細胞改變的自己,到底是什麽讓你跟別人不一樣,有了自己的獨特性?

你能不能夠為你的天性負責?什麽是真實?你看到的世界,你所獲取到的資訊是真實的嗎?每一個人看到的真實都是一樣的嗎?如何做到公平?

如果擁有了隱身魔法,你是選擇要去做好事,還是選擇去搞一些惡作劇?做一個好人是為了未來的報酬,還是「應該」?

......

這些話題與成績無關,與升學無關,沒有統一的答案,卻是回應和引導孩子們關於價值和意義的思考階梯。

這些話題都是經典的哲學話題,也是他們可以與人類歷史上的那些偉大思想平等對話的視窗。在學校裏開一門哲學課,或者在家裏和孩子共讀一些哲學書籍,將非常有助於孩子們更好地認知自己和世界。

開學日,孩子們的問題被展示在墻上

也許哲學課結束的時候,孩子們會吵成一團,沒有一個統一答案,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這恰恰是孩子們最最需要的。

意識到世界是復雜的、多樣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與他人不同」不一定是可怕的而是珍貴的,生活不是考試裏的題目,一定會有一個完美正確的答案。這些對孩子們形成與人工智慧合作、內心強大安寧的思維模式有非常大的幫助。

每個成年人是個孩子的時候,都曾經是一個哲學家。這些問題我們都想過,但是因為沒有「用」,也無人關心,我們就不再思考了。

如果要回應人工智慧的挑戰, 我們必須更好地了解自己,真的走向多元價值的社會,這些思考是我們最不應該放棄的,也是最應該堅守的。

04

寫在最後

上個學期,我們學校裏的一堂哲學課結束之後,有一個三年級的小朋友追上我,很平淡地問了一個問題:「老師,人活著有什麽意義?」當時我沒有回答他,因為看似所有的人活著,都只有一個終點。


當人工智慧有了自我意識,我相信它會和這個小學生有同樣的疑問。如果它真的成了一種文明的形態,人工智慧也會問「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麽」?更何況它甚至沒有辦法死去。

我相信為了這個答案,我們的孩子們,可以和人工智慧開啟一段非常美好的對話。

來源: 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國K12國際化教育,致力於專業、前沿、有高度、有溫度的內容。幫助學校和家長實作融合、創新、有效、以人為本的教育。

編輯: 李嘉祺

統籌:劉潔

終審:姜乃強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台

聯系我們

後台私信聯系留學君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