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藤校「有毒文化」正在淪陷年輕一代?

2024-03-18海外

來源 | L etsight

ID | letsight520

最近,一位在普林斯頓大學讀電腦專業的大三學生Quon Howery在油管上分享自己在藤校就讀的經歷並告誡大家: 藤校有毒,高中生在選擇大學時一定要謹慎!

在視訊中,他一臉倦容地提到,普林斯頓大學並不是一個適合他的地方,學校裏面的很多事情讓他覺得窒息和有毒。

他非常不喜歡這樣的氣氛,在這裏他覺得很難交到朋友,總之過得非常不開心。

Quon Howery的分享得到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共鳴,「藤校有毒」的說法也在家長圈裏討論了起來。

Quon Howery的視訊下,很多在讀學生和家長,甚至一些高中生都在評論區激烈地討論。

一位普林斯頓大學主修天體物理學的大三學生曾表示:

自己每周都很忙,工作時間長達40小時。 除了所有的課程,獨立研究計畫外,我根本沒有時間去做研究和寫幾十頁的研究報告。

每次和導師見面都讓我感到很緊張,而我在州立大學的朋友們過著輕松愉快的校園生活,這讓我非常羨慕,而我目前的生活讓我感覺很糟糕。

一位普林斯頓大學二年級學生的家長說道:

從我的孩子最近向我描述他在校園裏的經歷中,我完全理解你說的每一句話。我的孩子因為那裏的有毒和令人窒息的文化而無法享受他的大學生活。

一位康奈爾大學轉學生表示,自從大二轉學到了康奈爾, 我所在的專業排名很高,但整體上這裏的人並不像我在原來學校那樣真誠和善良。

一位耶魯大學的學生也認為,即使相對來說你為課程等做了很多事情, 如果在學校中你沒有做一些了不起的事情(或者至少是傳統上令人驚奇的事情,如商業、實習、以某種方式賺錢、研究等),你經常會覺得你落後了。

不僅是在藤校,這種有毒的文化也蔓延到了幾乎任何一所頂尖名校,例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Quon Howery在視訊中也提到了關於加州大學柏克萊的cut-throat and suffocating and toxic的環境。

一位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在讀學生的回影印證了他的說法,他說:

因為導師們非常挑剔, 如果你不是CS/EECS學生中的前10%,根本就享受不到學校的研究資源。 除非你參加一個超級小眾的課程或者加入他的研究小組,否則你基本上無法與教授進行任何深入的討論。

另一位加州大學柏克萊的畢業生也講述了自己的大學體驗:

除了因為學生身上的壓力、難度大的課程、加入社團的困難以及實習/找實習的平衡而不得不應對的心理健康問題,我還必須處理我周圍非常不穩定的無家可歸者和非法活動。

有一次,我甚至在出門上學時,剛從公寓出來就被他們中的一個人身體攻擊,這裏非常危險。簡直難以置信, 學校缺乏安全感和令人窒息的文化讓我受不了。

相信Quon也沒有想到,一次簡單的分享居然產生如此大的反響,看來大家或多或少都遭遇了藤校的「有毒文化」。

從國外各大媒體可以看到,藤校有毒文化的討論已經不是新鮮事,這也是一個受到高等教育領域關註的話題。

但是到底什麽才是他們口中的「有毒文化」呢?

1.惡性競爭

在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頂尖大學,即使在錄取後,競爭環境仍在繼續,而且無處不在。

由於這些大學考試評分都非常嚴格, 例如普林斯頓大學有「成績通縮」的政策,學校限制學生獲得A的比例。

即使你在考試中答對了70-80%,你也可能只得到一個糟糕的成績。

這就相當於側面鼓勵了學生內卷,讓他們在無意義的分數上惡性競爭。

也有人把這些學校惡性競爭的產生歸因為學生對「未來資源」的爭取。

一些大學,比如普林斯頓大學對GPA壓分使得全班就一兩個A,所有人都會為了得到那兩個A瘋狂卷,因為沒有高GPA就很難再申請實習和研究生。

除了卷GPA之外還要準備各種RA,申請假期實習,競選社團leader等,每個人都試圖在學業中超越對手。

2.優績主義

如果你從藤校畢業,卻沒有一份利潤豐厚的工作等著你,那就太可恥了。

這些精英學生沒有對夢想的激情,沒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因為這些東西你不能在簡歷上列出。

這就是為什麽藤校最受歡迎的專業是金融,其次是電腦的原因。

在藤校,夢想讓位於聲望和穩定。那些非常有才華的音樂家的孩子,放棄音樂進入金融領域,而那些想成為太空人的孩子最後進入金融領域。

優績主義盛行的藤校中, 學生被區分為勝利者和失敗者,如果你不想失敗,那麽只能透過內卷成為「上位者」。

然後用這套理論強加在「失敗者」頭上,他們不如自己,是因為「不夠努力」,優績主義最後撕裂大學校園。

3.壓力文化

在藤校中,有一種文化是比較你睡了多少小時,晚上你必須完成多少作業,學生們爭先恐後地參加比其他人更多的課程、實習和俱樂部。

睡眠不足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普遍問題, 曾經一項對本科生的睡眠調查,58%的普林斯頓大學學生每周只休息三天或更少。

無論他們是否願意,都會被精英大學的壓力文化推向極端,那就是犧牲自己的睡眠去卷績點,卷活動,卷實習。

長期的睡眠不足和身體亞健康亞健康直接影響了心理。根據哈佛大學的一項心理健康研究, 在2014年至2018年期間,該校抑郁或認為自己抑郁的本科生比例從22%攀升至31%。

2007年至2017年間,有七名哈佛大學本科生自殺身亡。同年,哥倫比亞發生了一連串的自殺事件。2022年,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死於心理健康問題。

藤校鼓勵學生追求學業和研究上的高標準的同時,忽視了支持學生的環境,才讓悲劇一次次重演。

4.特權文化

有一種神話認為,你必須有趣和勤奮才能進入這些藤校。但當你進入校園後,你就會失望地發現不是這樣。

前段時間國內外有很多文章揭露 藤校 的招生是一種「有利於特權階層」的「騙局」。

一些世俗意義上了不起的人,那些財富 500 強 CEO 的孩子、電影明星、中東皇室成員等進入藤校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進入學校後,特權文化仍在繼續。例如,哈佛的決賽俱樂部或普林斯頓的飲食俱樂部等都是為特權精英們準備的社交場所。

而那些沒有背景、沒有人脈的學生, 盡管進入了所謂的精英圈層,但實際上也依然是邊緣人物,校園中的弱勢群體。

或許更多時候,我們對於藤校的了解過於片面,對於藤校的真實情況鮮少了解,以致於當我們的孩子進入校園時遭到觀念和文化上的沖擊。

大概這就是精英學生在藤校獲得巨大的學術聲譽和名列前茅時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吧。

近年來藤校在大陸的錄取逐年走低,但還是有不少家長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試圖幫助孩子獲得一張藤校的入場券。

在我們看來,藤校生是一個標簽,它意味著超乎常人的實力和優秀,並且直接與精英、高薪等讓人憧憬的詞匯掛鉤。

很多人仍然認為進入這些藤校是他們實作財務自由的門票,而那些普通學校似乎是不值一提的。

所以在擇校中,我們往往會被這些光環所迷惑,從而忽視了學校的真實情況。

有的學校學術嚴謹、競爭激烈,有的學校崇尚個性發揮和自由,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特色,共同築成了風格各異的美國高等教育系統。

盡管很多人吐槽藤校所謂的「有毒文化」,但實際上恰恰是這些文化塑造了這些精英大學。

對於一些超級精英和天才來說,藤校競爭的土壤或許更能夠刺激他們的神經,他們能夠樂此不疲地在這裏進行頭腦風暴。

但是對於一些個性和學習不匹配的學生或者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學生來說,激烈競爭的環境會讓他們感到壓抑和崩潰。

正如Quon所說,你可能會進入一個非常有毒的學習或社交環境。

在視訊的最後,他說大學四年是一個人自我成長非常重要的階段,而這個階段,心理健康要比名校頭銜更加重要!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我們不能片面地評價藤校就是最好,也不能簡單地認為藤校「有毒」。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置身於不同的環境下的體驗感也有所差異。

對於走國際路線的家長來說,我們在追求名校光環的同時,應該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孩子能夠適應藤校的文化。

在我們關心孩子飛的高不高的時候,更應該關心他們飛得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