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前所未有!10位華人女科學家獲獎,不被完美主義束縛的人生太酷了

2024-03-11海外

本文來源:公眾號「谷雨星球」

lD:guyujihua2021

大家好,我是莎莫Summer,谷雨星球的創始人。

前幾天,被稱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史隆獎公布了2024最新獲獎名單,入選的126名學者被官方認定為 「代表了當今最有前途的科學研究人員」

其中華人科學家有29位,其中 10位是年輕的女科學家 ,前所未有,格外令人振奮!

■史隆獎設立於1955年,每年頒發一次,旨在向物理學、化學、電腦科學、數學等領域的早期職業科學家和學者提供支持和認可。這些學者被授予了 7.5w美元,可以在兩年內用於支持他們的研究的任何費用。

我細細閱讀了這些科學家的簡歷,她們中大多數都親歷過國內外的精英教育,目前在 哈佛、MIT、芝大 等從事研究工作。

而她們深耕的領域, 幾乎都是長期被男性以絕對優勢占領,並被公認為「女性不擅長」的學科:

材料科學、生物、化學、電腦、人工智慧、物理、天文、量子……

「女孩可以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 ,這句話正在成為現實。

不過,在振奮人心的背後,現在養育一個女孩,突破天花板,所面臨的誘惑與挑戰也越來越多。

■還有一位華人女科學家莊小威(左三),34歲成為哈佛正教授,如今成為物理界權威人物,獲得麥克亞瑟獎、美國國家科學院科學發現獎、科學突破獎。

01

「追求完美」的女孩

雖然社會對女孩的傳統刻板印象,如到了高中後勁沒有男孩足、數理思維不如男孩等逐漸被打破,但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和對女孩的過高期待,卻讓女孩們面臨著另一種「完美壓力」。

【養育女孩】作者曾說過, 實際上,女孩的童年被縮短了至少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很多家長常發現:怎麽十四歲的女孩都打扮得像十七八歲?

事實上,相較於男孩,女孩更容易受到社會暗示(social cueing)的影響,對來自父母、社會、同伴的壓力更敏感,把對自己的評價放在他人的手中。

同時,無孔不入的互聯網資訊都在展示一個有著「社交優勢」女孩該具備的完美模樣。

因為有了完美的樣版,就有了對比和焦慮。

有研究顯示,40%的10歲女孩已經開始擔心外貌,一個12歲女孩為了成為tiktok上網紅一樣纖瘦而控制飲食,16歲開始進行微整容。

【養育女孩】一書的作者提到,他在一所學校問起青春期女孩:「如果你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意,請舉手。」

其中98%的孩子,舉起了手。

英國教育部曾公布了一份報告,稱全英國的少女中1/3的人有抑郁和焦慮癥狀,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個數位幾乎是10年前的3倍。

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也顯示,美國青春期的女孩陷入焦慮的機率更大,高出13個百分點。

2021年,美國密西根兒童醫學健康中心發起了一項針對13-18歲青少年的全國民意調查,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女孩和五分之一的青少年男孩經歷焦慮。

同時,女孩的比例遠高於男孩。

同時,現代社會普遍認為女孩會比男孩在課堂表現更好,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讓女孩成為了「受害者」——
因為自己表現好,她們可能更加堅信自己要爭取更多的「好」,這並非出自本性,而是社會、老師和父母的期待。

在【Girls will be Grils】這本書裏, 作者提到,現在女孩有著日益追求完美的傾向。

從小學階段開始,她們就在成績、外貌、行為舉止等方面不甘人後,等到十幾歲的時候,甚至會過度追求外在吸重力而陷入焦慮。

美國心理健康中心(Mental Heath American)調查發現,76%青少年擔心成績,68%擔心社交,62%擔心外貌。

而新的研究更是有了驚人的發現—— 現代社會裏最焦慮不安的女孩,往往來自中高產等階層。

【The Price of Privilege】的作者、心理學家馬德琳·萊文註意到那些富裕且受過良好教育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出乎意料的是罹患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在同齡人中比例最高。

02

0-18歲女孩力量的源泉

養育女孩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現在常有許多博主把小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跟個洋娃娃一樣。但在許多研究者看來,與其過早讓女兒接觸外在吸重力的東西, 不如讓她去冒險、去探索、去找到真正內心力量的源泉。

那麽,女孩們在不同節點,到底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呢?

我在【養育女孩】一書中,找到了一份0-18歲女孩在各個階段成長的關鍵目標:

●0-2歲:她是生活在充滿愛、有安全感的環境中嗎?

●2-5歲:她是否帶著自信和勇氣去探索外部世界並樂在其中?

●5-10歲:她是否能順利交友、並且與朋友愉快相處,且不懼怕社交?

●10-14歲:作為一個獨特的人,她是否開始認識自己是誰?她所關註的價值觀是什麽?

●14-18歲:她是否為進入成人世界做好了準備,並且受到了訓練?

具體如何來實作呢?作者也給出了一些具體實操的建議,我也做了些簡單總結。

第一、讓孩子成為孩子

前面提到,許多女孩現在打扮得過於成熟,但是因為大腦並未發育完善,其實本質上她們仍無法在這個階段做出正確的判斷。

其實,女孩們的童年是整個一生中最為精彩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她們可以不用為男孩或社交的事情煩惱,她們自由自在,富有創造力,不懼怕別人的眼光,熱愛動物和大自然,和父母、異性和同性都交往得很好。

作為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女孩這樣的狀態能持續下去,讓靈魂勇往直前,我們必須做到兩件事:

一是長期對女孩勇於探索和無拘無束的天性多加鼓勵、二是遮蔽掉一些來自外界的不良資訊。

有時候,這類資訊大多數會先影響到家長。

■世界上最難申請的獎學金羅德獎,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本科生獲得,幾乎每一個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勇往直前

第二、教會健康交友之道

雖然並非每個女孩都會成為社牛,但絕大多數青春期女孩都為社交而苦惱。調查也發現,女孩對於同齡人的依賴遠超過男孩。

父母在女孩交友上的責任就是幫助其找到平衡,在共情他人之前,一定要培養好規則,避免被霸淩或因為交友喪失自我。

比如一定要教會女孩如何辨識那些 悠悠球朋友」——一會熱情無比,一會翻臉無情。

很多女孩會被這樣的朋友傷害,比如令人惋惜的江歌案。

傾聽、探討和分析,是父母與女兒溝通交友三步,及時關註女兒在交友上的變化,教會她們捍衛自己的權益,辨識自己的力量,甚至學會發發火,都會受益終身。

■電影【角力吧!爸爸】推薦女孩們看看,很燃很給人力量

第三、來自爸爸的愛與尊重

爸爸是女兒接觸的第一個男性,會影響女兒對所有男性的期待值。

再者,每個女孩身上都有男性化的一面,如果能在跟父親的相處中啟用自己這一面,那麽女孩就會形成自己理想中的特質。

但是曾有一項調查調查過超過3000位父親:女兒能從父親那裏得到什麽與兒子不一樣的東西呢?

結果只有1%的爸爸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相較於女兒在爸爸人生中的重要地位,這個調查結果太令人心寒了。身為女兒的爸爸,一定需要明白, 相較於男孩透過與爸爸肩並肩,像學徒一樣從爸爸那裏了解世界,女孩有個天然的雷達。

她們更依賴自己的耳朵來完成這個過程,爸爸如何對待媽媽,對待自己,她們能及時捕追爸爸和其他男性長輩對自己的評價。

所以,爸爸一定要時常告訴女兒她有多麽美麗,從內到外的美麗。女兒從爸爸那裏得到的資訊,幾乎等於長大後如何看待男性。 如果女兒從小得不到爸爸的尊重,那麽長大後,被異性傷害的機率非常大。

■推薦爸爸們讀讀這本書。

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 爸爸一定要避免成為管道工或警察 ,也就是家庭出問題的時候才來補救,審判等,設定一些與女兒單獨的小約會,非常有用。

還要提醒爸爸們,女兒進入青春期後,父親與女兒之間需要有明確的邊界,但是千萬不能讓女兒誤認為父親因為自己逐漸長大,而不愛自己了。

這是許多成年女性回憶起青春期時候,最受傷的地方之一。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讓青春期女孩有媽媽的閨蜜或女性親戚長輩作為陪伴與引導,有著絕佳的好處。

媽媽們也別難過,哪怕你是超級巨星與女強人,「阿姨」在女兒心中的重要性無可取代。

「媽媽養育我,女性長輩引領我。」

03

給女孩們的好資源

說到底,所以這些建議都在指向最終的目標: 引導孩子成為內心強大、有信念的女性。


現在優秀的女兒們無一不是具備這樣的特點。

比如最火的AI女王李飛飛,出生於北京,16歲時父母赴美,一邊在洗衣店打工,一邊讀完了普林斯頓的物理學學位。

她後續前往加州理工攻讀人工智慧與神經生物學方向博士,畢業後加入了史丹佛的人工智慧實驗室。

她從小就是一位物理迷,她說過,「物理學教給了我一件事,保持提出重大問題和尋求北極星的熱情。」

她找到的屬於自己的第一顆北極星,就是教會電腦進行有效的 AI 影像辨識。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現在李飛飛所帶領的團隊,已經成為了最前沿的 AI 軍團。

其實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意識到信念的存在,因為這關乎於自我解放,是女性成就自我最為關鍵的因素。

時間倒回到百年前,女性根本沒有上學的機會,要不只能做仆人,或者嫁人換取一隅之地。

家長們可以跟孩子們聊聊女權運動和女性主義,現在的我們能工作、上學、自由戀愛、選擇喜歡的專業,無外乎一代一代人的努力。

如果我們感覺到不舒適、不快樂,不一定是自己出了問題,而是世界執行出了問題。

女性已經自我反思、自我鞭笞了太多年,如果男性和他們代表的權威世界也開始反思,所有人的處境或許會變得更好。

最後,我們也為女孩們推薦了一些 資源 ,做閃閃發光的少女吧!

1、女孩書單

繪本【無限和我】

對於小孩子來說,「無限」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這本溫暖的繪本中,一個小女孩勇敢的探索和發問會讓孩子看到,無限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不要懼怕。

讀庫【14歲必讀系列】

十幾歲的孩子,身體快速發育,但大腦和認知依然對世界和社會充滿好奇。同時,他們無比重視自己的想法,希望被尊重和重視,也不喜歡被當作幼童,粗暴地被要求規訓於條條框框。

而這套書,用輕松的聊天形式帶青春期孩子讀懂社會,讀懂那些隱秘的、微妙的價值觀。

【看不見的女性】

適合初中以上的女孩。

在這本書中,大量學者的研究向我們揭示,這個世界很多約定俗成的執行規則,其實是以男性的標準來設定的,因為世界被預設為是男性的。

鋼琴以男性的手指尺寸設計,所以很多女孩彈起來很費勁;高鐵的座位不舒服,也是沒有考慮女性的身體結構尺寸;女裝的口袋更小、更少,是因為牛仔褲尺寸就是按照男性體型設計的。

有女孩讀完以後說,在很多不舒服的時刻,我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但這本書告訴我,這不是我的錯。

2、學習網站

哈佛大學支持女孩成長的網站

Girls Equity and Empowerment Resource List

編程網站Girls Who Code

專門服務於女孩的編程組織。創始人Reshma Saujani曾是紐約市公共辯護律師, 她是第一位競選國會議員的印度裔美國人女性。

領導力課程網站girlsleadership.org

教育組織Girlleadership的女孩領導力課程,鼓勵女孩的自我意識、社會意識的形成,幫助女孩的成長和發展,擴大女孩的影響力。

3、電影紀錄片

紀錄片【女大法官金斯伯格RBG】

女性為什麽不能成為權力階級的一員?女性讀了名校,為什麽也要被認為回歸家庭生兒育女?

一生硬氣的女大法官,用自己的努力打破了一次次性別偏見,真正做到了讓強勢的男性服氣,是每個女孩必看的一堂成長課。

紀錄片【女人】

這個世界上太多對女孩的規訓,以至於很多女孩在生活中只能看到極其單一的女性形象。

但這部紀錄片走訪了50個國家,紀錄2000名女性對自己的評價,構成了一幅巨大且撼動心靈的女性自畫像。我們會看到形形色色的女性,她們如何處理生活中無數個因性別而產生的困境和煩惱。

紀錄片【被誤解的女性】

自媒體時代崛起,越來越多白瘦幼的女性形象令年輕女孩焦慮,患上厭食癥、焦慮、抑郁。還有很多媒體向年輕女孩傳達:一位女性的價值取決於她的青春、美貌和性感,不取決於她想當領導的意圖或她的領導能力。

當你被洗腦的時候,你意識不到自己正在被洗腦,反而奉之為傳統和習俗。當你被物化的時候,你渾然不覺,反而開啟了自我物化和對同類的物化。

電影【隱藏人物】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片中女主角的原型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數學家凱瑟琳·強森,作為一名出色的數學家,她曾幫忙計算1969年阿波羅11號飛往月球的飛行軌跡。

電影【健聽女孩】

來自漁民家庭的女孩露比,父母和哥哥天生聾啞,她只能用手語交流,也招致了很多同齡人的嘲笑。

但與此同時,她擁有極高的音樂天資,並希望去柏克萊追求音樂夢想,於是,她開啟了一場突破原生家庭的逐夢之路。

來源:本文授權轉載自「谷雨星球」,邀你一起做內卷下的教育長期主義者

編輯: 李嘉祺

劉潔

終審:姜乃強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台

聯系我們

後台私信聯系留學君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