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所能讓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得到個人化發展的學校,是每位家長心之所念。但在2024年,中國國際學化校在校生總人數卻出現了近年來的首次下滑。家長的擇校行為受到全球局勢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家長對子女教育期待的變化,影響著國際化學校未來的發展趨向。正因如此,擇校行為的微妙變化值得行業人士共同關註。
為幫助國際教育行業詳細了解2024年中國家庭的擇校行為和動機變化,在招生中準確把握擇校家庭的心理預期,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擇校行針對國際教育家用群組織了一次深度調研,采用問卷調查、1V1深度訪談、社群互動等方式獲取家長和學生的一手反饋,希望本次調研數據能為行業帶來參考價值。
【2024國際教育選擇與需求洞察報告】 由擇校行國際教育平台創始人&博辭教育總裁 王濤 在12月17日舉辦的「新浪&微博2024教育盛典-國際教育峰會」上重磅釋出。
擇校行國際教育平台創始人&博辭教育總裁 王濤
- 調研家庭全貌 -
基於新浪&微博、擇校行教育線下擇校展和線上的龐大使用者數據,我們對北上廣深、蘇杭、青島、天津等眾多二線以上城市的 18周歲以下子女 擇校家庭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本次調研共發放調查問卷 2萬余份 ,實際收回 1.7萬余份 ,有效問卷 1.4萬余份 ,另外透過1V1訪談、微信互動、社群互動等方式收集到了 800多組 相關數據。
數據顯示,一線城市家庭占比為 50.19% ,新一線城市家庭占比為 30.65% ,二線城市家庭占比為 19.16% 。
其中,尚就讀於公辦學校的家庭占比為
51.43%
,正在就讀民辦校的家庭占比
34.69%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家庭占比為
3.4%
。
從學段構成來看,幼稚園、G6、G7、G8、G9幾個學段在本次調研樣本中占比較高,在總體中的占比達 67% ,其中幼稚園學段家庭的占比較高,達 12% 。
從本次調研家庭構成看,有 62% 的獨生子女家庭, 36% 的兩娃家庭, 僅有 2% 的三娃及以上家庭,兩娃家庭漸成國際化學校的擇校主力。在擇校中, 「孩子媽媽」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
- 不同型別擇校家庭的選擇和糾結 -
我們根據這些擇校家庭進入擇校環節後的表現,將其分為四種型別,分別為:
「佛系型」: 主要表現為順其自然的擇校態度,教育追求更多的是讓孩子能申請到國外大學,讓孩子有學可讀即可;
「迷茫型」: 主要表現為想要對國際化學校多一些了解,但仍處於摸索階段,對國際化學校一知半解;
「進階型」: 主要表現為對國際教育選擇較為確定,仍在不斷收集資訊,會在不斷學習升級中彌補國際化學校擇校的短板,依靠自己選學校;
「目標型」: 主要為具有長遠規劃的戰略性思維的「燈塔型」父母,並已對國際教育有了解深入,有明確的意向學校;
在本次調研中占比較大的幼稚園家庭型別分類占比與整體有著明顯的差異。 幼稚園階段的家庭「迷茫型」的占比為 24% 明顯低於整體水平(占比為53%),且擇校家庭 主要以「進階型」(占比為 37% )和「目標型」(占比為 29% )為主 。
具體分析調研家庭的型別可以發現↓↓↓
「迷茫型」:
主要集中於G8、G9年級。共有45%的異地就讀,受到戶籍限制或感受到有中高考壓力的家庭,他們希望孩子有學可上最好能讀到好大學,有
15%
的家庭對名校向往。
「目標型」:
主要集中於K-G6學段。共有
55%
的家庭對國際教育向往、不滿足教育現狀,
30%
的家庭對名校向往,計劃讓孩子沖刺世界名校。
「佛系型」和「進階型」: 未見有明顯的學段差異,在擇校動因則分別表現為主動選擇和被動選擇兩類動因。
在考慮進入國際化學校前,擇校家庭傾向於依據管理方式、師資力量、聲譽口碑、升學成績、國際教育榜單和報告等因素選擇一所學校。
其中「目標型」家庭更看重升學成績,「迷茫型」家庭更加關註學校聲譽。
而回歸於現實, 擇校家庭會以學校的「入學難易程度」、「學費」、「升學成績」為主要的選校依據。
在選擇過程中, 擇校家庭普遍存在半年左右的猶豫期,有的家庭甚至會猶豫一年以上。 猶豫期內的家庭會比較學校的學費 價格 ,糾結 口碑 ,今年擇校家庭尤其關註學校的 辦學穩定性 。
在學費接受度方面,有 59% 的家庭學費接受區間為「10-20萬元/學年」之間, 18% 的家庭學費接受區間在「10萬元/年及以下」 , 能接受「25萬元/學年」以上學費的家庭僅有 9% ,僅幼稚園學段家庭的學費接受度更高。 絕大多數家庭對學費的接受度與現實學費情況具有一定差距。
- 課程選擇與留學出口 -
調研發現,三大主流課程仍是擇校家庭的主流選擇,其中IB課程深受幼小家庭歡迎。近年來關註度較高DSE課程,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麽「熱」,占比 僅約為3% 。
大部份家庭會選擇讓孩子在高中及以上階段出國留學,並且有 22% 的家庭首選美國作為未來留學目的國, 17% 的家庭首選英國, 12% 的家庭選擇澳洲, 9% 的家庭選擇加拿大, 8% 的家庭選擇中國香港。 美英澳加仍然是主流的留學目的地。
- 2024擇校趨勢洞察 -
從上述數據分析中,我們可以總結出當下國際化學校的擇校家庭的六個趨勢特點:
(一) 規劃提前,猶豫期變長
今年家長們對於國際化學校的選擇意願普遍提前一年左右,幼稚園小班、G5、G8開始準備,擇校時間前置化明顯。但猶豫期也相應變長,猶豫期普遍在半年到一年之間,也有猶豫一年以上的家庭。
(二) 低幼家庭有著堅定且清晰的精英規劃
低幼家庭以「進階型」和「目標型」為主,十分堅定地給孩子規劃國際教育路線,學費接受度也更高。
(三) 四種型別家庭的不得已和高期待
「迷茫型」和「佛系型」:被動選擇國際化學校,也希望孩子能夠考入名校;
「進階型」和「目標型」:「主動」選擇國際化學校,他們在擇校上肯花時間和精力;
(四) 目標明確,但毫無準備的家庭偏多
部份「目標型」家庭雖然有明確的教育目標,但孩子在英語、社會活動、競賽等方面並沒有做好準備。其中,處於G5-G9這幾個重要擇校關鍵時期的家庭中有
38%
的學生托福/雅思考試尚未開始準備。
(五) 適應力是轉學行為的決定因素
語言環境、管理方式的適應、孩子的心理變化為是否考慮轉校的「晴雨表」。據此,學校還需要及時調整對新生的服務,註重家校溝通,並持續關註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
(六) 兩娃家庭有著明顯的名校情結
兩娃家庭隱含著更多的「名校情結」,尤其是「兩娃家庭給次子女考慮國際化學校」家庭中具有名校情結的占比達 13% ,給長子女選擇國際化學校時這類家庭的名校情結卻僅有 6% 。很多兩娃家庭可能存在著「大號練廢,轉而重倉小號」的情況。
希望本次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擇校行聯合釋出的【2024國際教育選擇與需求洞察報告】能為擇校期的家庭和國際化學校提供擇校、招生的參考,提前做好規劃,助力學生順利升學。 想獲取「完整版」【2024國際教育選擇與需求洞察報告】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選「閱讀原文」閱讀。
<
擇校行獨家欄目 >
了不起的同學系列
學霸帶帶我系列
教育幹貨分享
關註公號了解更多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