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跨專業申請經驗

2024-03-24海外

2024年全美最難進入的大學之一,綜合錄取率僅有4%的哈佛大學, 在近日開始陸續發放了研究生offer,斯芬克同學斬獲了 3枚錄取, 這3位同學拿到的都是哈佛設計學院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簡稱GSD) 的錄取,這所設計學院每年僅招收200~300名學生,個別專業的錄取名額不足20人。

我們邀請到,拿到 設計研究 (Master in Design Studies) 錄取的趙同學, 為大家分享她的申請經驗。

本期學員

趙同學

SFK24季學員

已獲錄取院校&專業: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研究生

皇家藝術學院-互動設計-研究生

從工業設計過渡到互動設計

喜歡鉆研、重視跨專業合作

我在 本科學習的是工業設計, 但學校的課程實際也會接觸到一些與互動設計相關的內容,例如:界面設計、使用者體驗設計、服務設計等,在學習的過程中我 逐漸產生了對互動設計學習的興趣, 特別是使用者體驗這類的課題。我自己也非常希望在研究生階段能夠有機會往互動方向探索,如果能有跨專業的合作或者學習,那再好不過了。

選擇美國讀研,是一次自我的挑戰

選擇出國留學,對我來說, 是一次人生歷程上的挑戰。 在本科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很多的設計原理或者方法理論其實源於國外,本土化之後出現在了我的學習之中,選擇海外求學,是一次溯源之旅。我想親身去經歷和感受國外的教學。

另一方面,我覺得本科的學習還是相對比較單一的,而在 研究生階段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到跨專業的內容, 例如:電腦、科學建築、工業設計的融合學科等。我對此充滿期待,當然也是一項挑戰。

從沒想過被哈佛錄取,申請中這幾步很關鍵

說實話,我根本沒想到自己可以申請到哈佛大學。現在回望整個申請季的準備過程,我屬於 「盡人事待天命」的型別。

首先, 我盡我所能去把標化、語言成績等等硬性的規定做到最好; 另一方面,就是在 斯芬克老師的幫助下,精益求精地完成作品集。 在創作和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 不同的院校對作品集偏好元素有所不同,如果想要申請到自己的目標院校,就要在自己的作品集中突出對應的內容。

例如: 美國綜合大學的互動作品會和空間類、互動娛樂類的主題有比較緊密的聯系,同學們在構思主題的時候也可向往這個方向考慮。

我申請的是 哈佛設計學院(GSD)的設計研究碩士中的媒介方向, 這個專業主要是希望招收到對當代城市、美學、技術文化等各個方面有興趣,並且敢於、樂於在這些議題的交叉點上探究的學生。

上下滑動檢視,哈佛大學MDes-Mediums課程介紹

在官網的課程設定上特別註明了四個方向: 互動設計和響應環境、機器人和數位制造、仿真和計算設計、媒體藝術與設計, 所以在做作品集時,我也有向這個方向靠攏。

另外,我個人在整個申請季也是有 比較明確的時間規劃, 這個算是我比較擅長也比較有優勢的部份。

作品集緊緊圍繞哈佛偏好

打破思維定式

高完成度作品集,匹配哈佛青睞型別

我最喜歡的一個計畫是作品集中最後一個完成的,這是一個比較 綜合的服務系統設計, 關於實體書店如何進行創新,怎樣重新引起使用者關註的一個 社會議題。

整個計畫裏會做一些filed research,包括去線下場地進行實地研究,用到大家都比較熟悉的 使用者旅程地圖, 這種使用者研究方法在使用者體驗設計裏涉及的比較多, 另外還有產品、空間,以及APP的界面設計等等內容的結合。

趙同學作品節選

這個計畫我覺得完成度比較高,也 非常契合哈佛偏好的作品集型別和主題。 在計畫之中,我展現了一些建築領域的場地分析, 突出了自己跨專業套用的能力, 這個過程算是我自己比較大的突破,之前並沒有涉及過這類內容,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最後展現出了 以空間為重點的設計計畫。

跨專業申請不是劣勢,巧妙結合出奇效

從工業設計到互動設計, 雖然多少還是有點 跨專業, 但是如果有和我相似情況的同學們也 不必太過擔心, 因為在本科階段你學到一些 基礎課程知識是可以用在作品集裏的, 如:工程類的、電腦類的知識儲備,互動設計這樣的綜合學科是完全可以用得上。重要的是, 需要自己的摸索並積極尋求斯芬克老師的幫助, 將知識融會貫通。

我覺得跨專業未必是劣勢,重要的是大家出於什麽樣的目的去申請這個專業,同學們也看到 哈佛官網 對於設計研究碩士的要求中, 明確指出,不限定申請者的背景, 他們非常歡迎多元背景的申請者,不同學科思維的交叉碰撞,會讓我們更有批判性地看待各種問題。

「一條路走到黑」,拋開成見,大膽向前

我是一個做決定很艱難的人,一旦做了決定,就會義無反顧。

我在做作品集的前期經歷了思維定式, 也曾 陷入瓶頸。 同學們如果也有這樣的困擾, 我建議大家拋開一些方法論的定式思維。 國內外的教學和課程設定肯定有差異,如果一味地按照自己已有的意識去創作,最終呈現出的結果其實 非常有限。

所以我建議大家, 用開放的心態和思維去接受新的想法,再把這些新的理論和技能雜糅進自己創作之中,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SFK專業實力

為錄取保駕護航

一年啃下5個計畫,時間規劃很重要

對於我來說, 1年做5個計畫,時間真的是非常緊迫, 每個時間節點都很重要。 我大三的時候來到斯芬克學習,當時學校的課程還是從早上9點到晚上8點,我能做作品集的時間 只有晚上下課之後以及雙休日, 包括暑期我還去歐洲做了交換生,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和斯芬克老師線上上溝通的。

這裏非常感謝斯芬克老師, 全程對我的deadline都有嚴格的把控, 我基本也是會按照老師時間節點,積極送出我的作品, 「今日事,今日畢」 是刻在我腦子裏的,後來 到11月的沖刺階段的反復修改,我和斯芬克老師的合作交流都是非常緊密的,我相信這也是最後拿下哈佛錄取的重要原因。

透徹把握哈佛偏好,SFK教學實力強

趙同學說:「在申請中,要匹配哈佛的錄取要素, 前期的規劃至關重要,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專業、職業規劃等等申請人設的相匹配之外,也要去 嘗試在作品集中, 展現自己對申請專業未來幾年內要 探討話題的思考, 這個是比較困難,也需要花時間去打磨的。」

趙同學在斯芬克專業老師的引導之下,打磨出的作品集,緊緊圍繞著院校的偏好型別, 老師們總結了5個哈佛設計研究碩士錄取的作品關鍵要素:

  • 人文類/解決人類切實問題的計畫

  • 媒體類的計畫

  • 跟建築空間相關類的計畫

  • 思辨批判類計畫

  • 需要用技術落地HCI

  • 需要展示強烈的跨界能力

  • 娛樂可玩性

  • 每一個作品的選題都 緊緊圍繞著趙同學的申請人設, 將批判性思維、跨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體現得淋漓盡致。SFK專業的教學團隊,在打磨美研申請,特別是藤校申請中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很好地將院校設計類作品集的要求與學生個人相結合,產出超高品質的作品集。

    SFK海外大師課,錄取「助燃劑」

    趙同學海外大師課推薦信

    趙同學還參加了 SFK的海外大師課,並獲得皇家藝術學院老師的推薦信, 老師高度贊賞了趙同學在課程中的表現,並 肯定了她在AI、互動設計、3D打印方面的顯著成績, 這也成為她拿下錄取的「助燃劑」。

    當然,同學們參加海外大師課不僅是為了爭取到老師的推薦信,更重要的是海外大師課能帶給同學們專業能力上的綜合提升。

    SFK老師表示, 同學們參與海外大師課後,在計畫選題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 教授們設定的課程大綱,也與申請專業的要求息息相關,透過學習和總結,能夠更好地產出作品。

    除了SFK海外大師課之外,新學期開始,斯芬克老師們將為同學們帶來豐富的互動主題課程,歡迎同學們垂詢~

    再一次恭喜拿到哈佛錄取的斯芬克同學,希望新申請季的同學們能夠接好運,從現在起,開始規劃,早日獲得夢校錄取~

    添加斯芬克老師微信

    了解更多名校錄取攻略

    👇

    -別人 「在看」 的,可能你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