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鐘了了
來源 | 帆書樊登講書(ID:readingclub_btfx)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想要約喜歡的人出去吃飯,還沒發出訊息,就先預想到了被拒絕的難過;
想要和老板提升職加薪,話還沒說出口,就在幻想願望落空時的傷心;
想要參與某項有挑戰性的任務,步子還沒邁開,就陷入恐懼的漩渦。
思慮多的人,總是會在一件事情開始前就洞察到事物發展的方方面面。
高度敏銳的感知力和想象力確實能夠為我們預測一些風險,但感知力泛濫的反面,是在事情還未開始,就憑空預設了許多的苦難。
正如【與塞涅卡共進早餐】中所說:
「我們缺乏信心井不是困難造成的,而是這些困難來自缺乏信心。」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被具體的挫折打倒,而是被內在靈魂創造出的困難嚇退,變得畏首畏尾,難以邁向前方。
而真正的強者,都有一個共性思維:
不給自己預設痛苦,允許一切自由發生。
榮格說:「你的潛意識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
意識層面的想法,我們尚能察覺,潛意識的影響卻是隱秘又強大。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 自證預言 。
意思是人會不自覺地按內心的期望去做事,而指向的結果就是把當初內心的想象變為現實。
比如,我們不喜歡一個人,在接觸時就會下意識把對方的行為解讀為不好的,從而來印證我們最初對對方的感受和判斷——
在工作上,總認為自己做不好,不斷地向自己傳遞負面想法,結果可能就是把任務搞砸。
在人際中,總感覺自己不受歡迎,持續地給自己灌輸孤獨隔離的念頭,最後很可能真的被人群排斥在外。
在家庭裏,總以為家人無法給予理解和安慰,不停地逃避面對問題,最後很可能就是與家人矛盾不斷、爭吵不休。
活得痛苦,其實是因為在潛意識裏給自己植入了太多的負面想法。
生活的本來面貌被模糊在了恐懼之中,人生被想象所圍困。
北大心理學教授武誌紅講過這樣一個案例。
女病人的前兩段婚姻都遇到了家暴的丈夫,因此對家暴有著深深的恐懼。
即便現在的追求者十分的溫柔,她還是擔心他會家暴。
但對方確實對她很好,性格也很溫和柔順,女病人就嘗試著和他在一起。
後來,兩個人不可避免還是會有爭吵,而前幾次都還能和平解決;
但因為受潛意識恐懼的操控,吵架時她依然不斷用言語刺激,追問對方是不是要動手。
最後,這個很溫和的物件也真的對她動了手。
武誌紅教授在後續的分析裏說到,她被家暴並非是每次都恰好遇到了會家暴的人。
而是因為童年的深度創傷,總會在與伴侶的相處中先預設對方有暴力傾向,然後在現實生活裏不自覺地暗示牽引,導致最後的悲劇。
其實,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來源於潛意識的創造。
快樂或悲傷,都是經由我們思維的反復構想,而受邀進入我們的生活。
總是想象災禍,人生自然很難順利,總是設想痛苦,生命自然難以綻放歡樂。
停止預設痛苦,宇宙才不會給你輸送源源不斷的負能量。
大衛·菲德勒說:「我們在想象中比在現實中更容易遭受痛苦。」
對未來的過度想象和預測,使我們遠離了當下,生活如同飄動的浮雲無所附依。
微博上一個網友的分享正貼合了這種狀態。
網友在公司裏接到領導派的任務時,總是會陷入焦慮中,不自覺地想象自己被批評。
即便任務完成得很不錯,馬上又會開始緊張在會上的匯報是否會搞砸。
他難以聚焦當下,總為還未到來的事物感到憂慮,就像一根繃緊的弦。
過度的想象,無論是塑造了美好還是預設了痛苦,現實生活裏所要面對的一切都不會消失。
我們只不過是會被虛假的烏托邦,和看似嚇人的地獄哄騙一陣後,再次丟回現實。
昨天是難以觸碰的過去,明天是尚未解答的謎題,而今天是我們伸手就能觸碰到的禮物。
唯有此時此刻的當下,我們的生命才有具象化。
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有人瀟灑裸辭後,卻頻頻回想工作時經濟穩定的安全感;
有人在職場廝殺時,卻盼望著未來自己退休的清閑;
但總有人,日子或許重復又匆忙,卻將目光聚焦在每天的落日與朝陽,感到自由而晴朗。
正如黑塞在【荒原狼】裏所寫:
不管是高度的智慧還是最簡單的天真幼雅,誰能盡情享受瞬間的快樂。
誰總是生活在現在,不瞻前顧後,誰懂得這樣親切謹慎地評價路邊的每一朵小花,評價每個小小的、嬉戲的瞬間價值,那麽生活就不能損害他一絲一毫。
每個人都會對過去多有回想,對未來充滿幻想。
但唯有停下那些過度的想象,我們才能真正的走進生活、活在當下。
所以,要學會掌控自己的註意力,把精力和思緒都聚焦在此時此刻,做好自己能把握的事情。
無論如何,生命裏永恒存在的,就是當下的一瞬。
我們所預設的一切痛苦,本質上是對失敗結果的恐懼,於是不斷拖延,不敢行動。
【山月記】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懷有文學夢想的年輕人,想要以詩成名,但又擔心自己的創作無法達成預期與他人認可,始終不願動筆,不願投師訪友,相與切磋琢磨。
猶豫不決之際,周圍有相同誌向的人早已探尋到了自己的文學道路,找到了適合的風格,寫作一本又一本的詩集,收獲了名譽與金錢。
心懷夢想,於是不肯轉身離開;畏懼失敗,因此又不願向前嘗試。
猶豫糾結,操心結果,總會留在原地停滯不前。
倘若這個年輕人願意先行動起來,多番嘗試,一定會有所收獲。
真正的強者心態不是一定取得成功,而是允許一切發生。
允許失敗也允許痛苦,先邁向前去,才能不斷嘗試、不斷突破。
如此,恐懼才會被打破,人生才有新篇。
如果你也想擁有允許一切發生的勇氣,那就要培養強大的內核。
以下3個小方法,不妨一試:
1.保持平胡,重塑內心的安寧
強大內核的本質,是不因外物變化動搖對自我的認知,保持心態平胡,可以最大程度為我們守護內心的安寧。
若感情上被辜負,不必消極貶低自我,讓內在靈魂悲傷雕零,而是平靜接受一個不如意的結局;
若工作任務沒有圓滿完成,暫且不要悲觀批評自己,不如先冷靜下來,仔細分析問題所在,應該如何吸取教訓,逐步改進。
學會冷靜自持,於安寧中自我療愈,自我才會逐漸被淬煉得堅韌強大。
2.轉變心態,一切發生皆有利於我
事件本身不會傷害人,對事件的解讀才會,而心態,是解讀事件的關鍵因素。
把挫折看成災難,恐懼和痛苦油然而生,但倘若把起伏的每個句點看作人生的考驗與歷練,內心才會生發出勇敢和好奇。
要帶著「一切發生皆有利於我」的信念生活與前行,千萬不要被突然出現的轉折打亂陣腳,不要為一時的停滯感到焦慮和迷茫。
人生裏所出現的一切,都是來催熟你的功課。
3.積極行動,用勇敢破除恐懼
內核不堅定的人,最容易猶疑不定,不肯前行,留在原地糾結打轉,又滋養出新的畏懼與膽怯。
積極行動,跨出那一步才能打破身上束縛的繩索,破除了恐懼,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唯有如此,人格才能越發的獨立強大,煥發出新的光彩。
每個人都有想象力,我們都會對未來有或好或壞的構想和預設,也正是它們冥冥之中為我們指引方向。
好的想象會給你帶來激勵和安慰,壞的預設則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恐懼。
管理好自己的構想,才能給精神世界一片清明,還現實世界一分晴朗。
點個 「在看」 ,願我們,都能在當下每一刻的修煉中,培養自己的強者思維:
不去預設痛苦,不去自我設限,臣服、行動、允許一切發生。
十點讀書開視訊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訊裏學知識
歡迎 點贊關註
本期解讀: 崔顥 【黃鶴樓】
作者 | 鐘了了 , 來源 :帆書 樊登講書(ID:readingclub_btfx) 。
主播 | 林溪安,視訊號:林溪安。每日清晨和你說早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