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作家周立波不幸染病逝世,留下遺囑將一生資產捐給國家,妻子哭成淚人…

2024-04-03情感

這個世界,一定有這樣的人,他們孑然一身,不為功名,不為利祿,輕輕地來,悄悄地走,但卻留下了最激蕩人心的精神和力量。

富書作者 匣子 ;主播:李鑫

來源:富蘭庫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如果坐上時光穿梭機,回到 1979 年的中國,你想看什麽?

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那是一個太遙遠或者完全沒有記憶的年份。

北島曾在這一年寫下:「我的時代,在背後突然敲起大鼓」的詩句,欣喜於1979年的中國正在崛起和躍進。

然而在這一年,楓葉漸黃的北京,秋風和煦的九月,有一位老人卻永遠地離開了他眷戀的故土。

彌留之際,他不忘囑托妻子,把所有的積蓄捐獻給國家。

捧出畢生的800元,他安心地合上了雙眼,從此歷史把他留在了1979年。

他叫 ,是位鄉土作家 、編譯家, 相比如今大火的海派青口創始人、主持人周立波,他似乎沒什麽名氣。

但細看他的一生,你會發現,相比名氣的虛無,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是值得我們後輩追逐的「星」。

初出茅廬,妙筆生花

二十世紀初,周立波出生於湖南益陽縣的一個小村落,在那個知識匱乏的年代,能讀書、有書讀,是許多孩子的奢望。

周立波很幸運,他的父親是當地一所私塾的老師,從小就很重視周立波的教育。

父親每每從私塾回來,總要拉上周立波聊上幾句,給他講授古今中外的奇聞軼事,每一次,周立波都聽得異常的出神,少年的啟蒙,也就從此開啟。

8歲的時候,周立波也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正式進入私塾就讀,16歲考入了長沙省立第一中學。

在這期間他博覽群書,親歷了動蕩歲月中家鄉的變化和鄉親們命運的起伏,已快成年的周立波,對世界和人生,也有了自己的堅持和看法。

他憂心於同胞們的苦難,因此在校期間常常參與革命活動,然而由於力量微薄,也常常遭到反對勢力地驅逐和迫害。

那時的他,心中抱負千萬,但滿腹的話語和吶喊卻不知如何釋放。

20歲時,周立波因為頻頻為革命者伸張正義,而被反動派盯上。

為了逃離迫害,他來到了上海,並考取了江灣勞動大學。

人生地不熟的大上海,各種思想碰撞,革命和反革命勢頭此消彼長,追逐和平,立誌救國的周立波結識了不少同道中人。

白天,他們活躍於各項活動,但到了夜深人靜時,周立波一個人孤單冷清,常常望著明月思念起遠方的故鄉。

實在睡不著的時候,他就伏案桌前,奮筆疾書寫下自己的所感所想,也正是那個時候 他寫下了第一篇反映學生生活的散文【買菜】,文學創作之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1930年,22歲的周立波與同道友人周揚合作轉譯了蘇聯小說【狗胡同】以及蘇聯盧卡契論小說的論文,在【北新】半月刊上發表。

這些作品都深刻揭露了時代的危機和黑暗,周立波無疑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去表露自己的救國情懷,同時也想透過文字的力量去影響更多的有誌青年。

由於在文學方面展露的才華,周立波經同學介紹,去了神州國光當校隊員,接觸了大量的文學作品。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在多地工人罷工期間,周立波參與了起草罷工宣言,而被抓進監獄。

在監獄中,無論如何嚴刑拷打,周立波並不屈服。

後來,因為國民黨與日本簽訂【淞滬停戰協定】後而大赦自行悔罪的犯人,周立波得以有機會出獄,但他拒不認罪,他想透過自己的堅守告訴國人,欺壓工農的暴行不是區區幾個月減刑就可以掩蓋的。

服刑的條件雖然艱苦,但心中因為有世界文學的滋養,周立波並不覺得孤單,出獄後,他加入了中國作家左翼聯盟,並正式加入共產黨,成為了【每周文學】的編輯,還肩負著左聯秘密會刊編輯的工作。

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升級,周立波參與了郭沫若發起的「文藝界戰時服務團」,去街頭募捐,為身處水深火熱的國家,艱苦奔走。

多年輾轉的生活,他深諳人民與國家的命運生死相連,長期在一線的創作工作,也讓正處壯年的周立波立下誓言,要用文字喚醒國人、用文字撫慰人心、用文字指引同胞走向光明。

周立波說到做到,也正是從那時起, 他一鳴驚人,先後創作出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歷史著作,讓無數國人在風雨搖曳的生活中透過他的作品,看到希望和曙光。

投筆從戎,勇上前線

1937年9月,戰爭膠著,為了黨內任務,周立波撤離上海,前往華北抗日前線,成為了一名戰地記者。

從幕後到台前,周立波無比激動,也深知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他走訪了晉察冀邊區,前線的每一個場景都讓他震撼不已,他親眼見到了解放軍戰士多次沖破敵人的封鎖線,為祖國而戰,也親耳聽到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白天他都及時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晚上點上煤油燈,把白天的片段一個個串聯起來,寫成日記。

在這份經歷的引導下, 他的救國之心被再次激發出來,甚至萌生出棄筆從戎,做遊擊隊員,參與抗日的想法, 這一點,在他寫給周揚的信中得到了證實。

可是,與朱德的一次會面轉變了他的想法,朱德也鼓勵他透過文字把前線的戰況真實地反映出來,並給他介紹了當時的抗戰形勢,周立波得以認清,自己應該在最擅長的「筆桿子」上發揮力量。

他開始拋棄雜念,專註寫作,還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揭露敵人的醜惡嘴臉,給國人傳遞信念和力量,先後創作了【晉察冀邊區印象記】【戰地日記】【南下記】等文學作品。

救國不一定要扛槍,愛國也不一定非要上前線

自從周立波知道文字在戰爭時期的精神力量後,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筆耕不止。

他在前線寫的小報和文章深受戰士們的喜愛,疲憊的戰時之余,戰士們看他的文章吸取能量,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狀態上前線。

因為工作做得出色,次年,周立波調任到了周恩來身邊工作。

並與其他革命同誌一起編輯【抗戰日報】,並以【抗戰日報】記者的身份走訪湘西多次,不僅及時傳播了黨的聲音,也對湘西的抗日運動有了全面的了解,為其作品【湘西行】【湘西苗民的過去和風俗】積累了素材。

隨後,周立波被調任到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在此期間,他擔任世界名著選讀課程的教學工作。

他對高爾基,歌德,托爾斯特等大師的作品進行了生動的分析,他的每堂課都座無虛席,掌聲不斷。

此時的周立波也進入了文學創作的高潮,在參與文學社團「草葉社」期間,他寫下了第一篇短篇小說【牛】【麻雀】【第一夜】等,每篇作品都飽含著濃厚的革命色彩。

1944年,周立波調離魯迅藝術學院,前往【解放日報】社擔任副部長,為了更好的了解工農兵,他又再次親臨前線,傳播戰地實況,傳播黨的思想。

這算是他真正投筆從戎的經歷,兩年多的槍林彈雨生活,讓他更真實地感受到和平的可貴和戰爭地殘酷,他憂心人民、憂心國家。

立誌做鋼鐵般的文藝戰士,一人起草,編寫了【解放】小報,在戰地傳播。

他的努力終於看到了短暫的曙光,次年,國共簽署了【停戰協定】,周立波又再次調任,彼時的他已經是一名成熟的「戰士」,哪裏需要他,他就去哪裏。

無論多麽勞累、多麽奔波,周立波從未停止過創作,在這短短一年,他又寫下了【南下記】等散文集。

周立波這半生,一邊為黨奔走,一邊為國筆耕,從未動搖過自己的意誌和信念,他文思泉湧般的作品,來源於人民,更回饋於人民,每一個文字都刻在時代的記憶裏。

回歸鄉土,創作巔峰

停戰後,周立波調到了松江省委宣傳部工作,擔任了【松江農民報】的編輯。

當時的中國,雖然抗戰勝利,但農村中殘余封建勢力依然不減,周立波還有著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參與農村的土地改革運動,把革命推廣到每個角落。

要想做農民的工作,就需要拉近與農民的距離。

東北常年冰天雪地的生活,讓他有時間和機會跟當地的農民嘮嗑,了解他們的生活。

在此期間,他也開始著手第一篇長篇小說的創作。

【暴風驟雨】 就是以當時的土地改革運動為背景而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他描述了土地改革工作隊發動貧苦民眾鬥地主惡霸,最終踏上解放全中國征程的故事。

小說中的人物、地點、故事都源於他在松江的工作經歷,可謂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正是因為他這份深入農村的創作精神,【暴風驟雨】一經出版,便轟動全國,榮獲了 史達林文學獎 ,後來還被改編成了電影和電視劇,一直被後輩傳頌。

此後,他又連續創作了另一篇文學巨著【山鄉巨變】,他以自己的家鄉益陽為背景,深刻刻畫了合作運動時期的農民和家鄉。

翻開小說,濃郁的鄉土民情撲面而來,在蜿蜒綿長的湖南方言中,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在眼前展開,這部小說也得以獲得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範」。

周立波的一生,可謂圍繞著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命運展開,他的文字,充滿了對祖國的深情。

然而就是這樣純粹而堅定的人,也逃脫不了病痛的磨難。

多年的伏案和奔波,讓他積勞成疾, 1978年,周立波重病臥床不起。

無論大家多麽想挽留他,1979年9月25日,他還是在北京永遠地離開了人世間。

隨著作品留下的,還有他平生的稿費和積蓄,他交代妻子要如數捐獻給國家。

妻子泣不成聲,但還是幫助他完成了遺願。

一代文人的一生,就此畫上了句號。

徐誌摩說:「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個世界,一定有這樣的人,他們孑然一身,不為功名,不為利祿,輕輕地來,悄悄地走,但卻留下了最激蕩人心的精神和力量。

點個 在看 ,願生活在和平胡陽光下的我們,能銘記先輩們的浴血丹心,也願如今這盛世,能唯他們所願。

【遮蔽力】總印量1.5萬冊,庫存僅剩1000冊,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南韓版+越南版

作者簡介:匣子, 富書作者 一個人‬要想成功, 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 富書第4本新書 【遮蔽力】正在熱銷中, 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 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先發公眾號:富蘭庫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校對:富叔

免責聲明:部份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系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註富

👇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 「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