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昔日春節頂流砂糖橘,漲價後敗給了「耙耙柑」?

2024-02-17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文|梅姍姍

自打1月份「廣西砂糖橘勇闖哈爾濱」的新聞沖上熱搜,今年新春一定要吃砂糖橘的種子就算是種下了。然而忙忙碌碌到年初三,才驚覺家裏竟然一斤砂糖橘都沒出現,成堆的反而是親友送禮的廣西金桔,和我爸年前在水果店買的四川耙耙柑。

新年吃柑橘,開「橘」大利,前「橙」似錦,其實普通家庭對品種沒那麽講究,但習慣了砂糖橘的我,發現它的「消失」還是有點失落。「要吃我就去買唄」,我爸二話沒說套上衣服。五分鐘後,他帶著一斤砂糖橘回到了家,同時回來的還有另一個驚人的訊息:

「你敢信,砂糖橘現在要9塊錢一斤了!」

【大山的女兒】劇照

他覺得自己上當了,我則問了一圈朋友——不問不知道,今年砂糖橘的價格,確實不同於往日:湖南朋友家門口6塊錢一斤,北京超市打折後也要8塊錢一斤,都超預期不少。所以朋友的選擇也跟我們家類似: 放棄砂糖橘,買價格只要一半的耙耙柑。 搜尋小紅書和微博上關鍵詞,「今年似乎還沒吃到砂糖橘」的類似評論也意料之外的高頻出現。

砂糖橘是失寵了麽?為什麽潑天的流量下,它似乎沒有承接起應有的富貴?

砂糖橘是好吃,但是 ... ...

我不記得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迷戀上砂糖橘的滋味,只記得每次新年一到,棉襖一穿,一套深入肌理埋於舉止間的標準動作就會開始執行:小身板往廚房門框上一靠,手往口袋裏一掏,無論厚棉襖還是羽絨外套,總能掏出一個不知道從誰家塞進口袋的砂糖橘。發現目標後,雙手就會自動與大腦斷連。此時無論嘴巴是在跟廚房裏的老媽聊天,還是眼睛正在盯著客廳的電視, 手都不需要思考,會獨立開啟一套行雲流水地摳、撕、轉,拔,掰,塞進嘴裏……

緊接著,槽牙會開始運動,清甜零酸的砂甜味汁水會隨著舌根翻滾至喉嚨。 手呢,也沒停下來,它會探測到前方的垃圾桶,直接將廚余丟出去,或者揣回衣兜,繼續掏出一個新「球」。(天知道洗衣服前,我媽曾經從我口袋裏掏出過多少次窩成一團的橘子皮。)

【三分野】劇照

借用時髦的話說,這就是我人生中極為罕見的「心流」時刻,手嘴的配合幾乎達到至臻致幻的境界,大腦只有在意識到口袋空了時,才會片刻回歸現實,意識到剛剛都做了什麽。有時候反應比較遲鈍,甚至還會回到裝砂糖橘的盆裏,再掏上一輪果子,直到老媽怒斥「不要再吃了,再吃飯不要吃了」,才能如夢初醒。

水果世界裏,很少有砂糖橘這般能讓人如此上癮的存在。

當然要歸功於砂糖橘好吃。

這個頂流了多年的新年水果,最初並不叫砂糖橘。在原產地廣東肇慶一代,人們更熟知的名字是「十月桔」,被廣東人栽培了數百年,以甜和好剝皮著稱,唯一的缺點就是個頭不大。上世紀80年代,植物育種專家曾經嘗試過各種方法誘導它演化出更大的果實,但成功率似乎不高,於是有小十年,它在柑橘方面的專業文獻裏銷聲匿跡,只有廣東部份地區,堅持以特有品種小範圍延續種植——直到2000年前後,它以砂糖橘的身份在新年重新出道。

老廣們過年,不僅家庭裝飾要買一盆掛果極多的桔樹,寓意家中「吉利」滿滿,也要吃下盡可能多的「吉利」。 曾經 砂糖橘10元五斤的價格,一口一個的大小,甜美的滋味,和恰逢春節大量上市的時機,都使得這個原本被詬病的品種,成為新時代兩廣原住民新春不可多得的好象征 。我第一次知道砂糖橘,也拜兩廣網友所賜:他們在社交媒體上仿佛對暗號一般,分享著「懂得都懂」的吃砂糖橘細節,有人甚至放出照片,展示自己第二天吃「黃了」的奇妙現象。要知道非原產地的我,哪裏見過橘子把人吃黃了的架勢,好奇心蹭一下就上來了。

最初的砂糖橘也不便宜,2017年前後,一線城市,一斤優品砂糖橘能賣到13~16元一斤,那時外地知道它的少,也看不懂寓意,就是圖個新鮮。但在強大的利潤空間下,原產地仿佛被打了一針強心劑,瘋狂增加種植面積。配合著互聯網網友高漲的熱情, 2020年前後,砂糖橘的價格終於殺低,外地城市也可以低於5元一斤的價格買到一大袋跟兩廣人民相似的快樂。

快樂是大眾的,不是農民的。 當終端都可以賣到低於5元,田頭的利潤就屈指可數了。 部份心灰意冷的果農想想還是算了,砍掉了果樹,改種植其他更有錢賺的水果,而後幾年多變的氣候,也逼得原本勢頭正勁的砂糖橘產量有減無增。於是非兩廣地區的砂糖橘愛好者從去年發現,砂糖橘出現了一天一個價,有時便宜的發指,有時貴到離譜的情況。到今年,更是穩定地貴了起來。

南寧,西鄉塘區雙定鎮義平村,村民將剛采摘的砂糖橘打包裝箱。(圖|視覺中國)

如果半路沒有殺出陳咬金,砂糖橘的流量或許還會堅挺,但春節檔從來只是硝煙四起的戰場,「頂流」永遠留給最有準備的人。當四川提前部署,不僅加大了耙耙柑的種植面積,讓價格跌破5元大關,還經營起了「春見」這個精品耙耙柑的行銷;當柳州聯合互聯網平台,鉚足了勁宣傳純甜無渣的頂級融安金桔,甚至多次因打假打上熱搜,砂糖橘的王者地位就不那麽穩固了。

借用我爸的說法,「橘子麽,圖個吉利,吃什麽不都差不多麽。」

突然之間,好吃的橘子多了那麽多

中國是蕓香科柑橘屬下「橘」的原產地,橘這個品類的英文,就是直接以「中國官話」(Mandarin)來命名。2020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企業統計數據,世界總桔子產量的60%都來自於中國,其中以南方城市種植面積最大。即便算上蕓香科柑橘屬下類似「柚、橙、檸檬」等所有品類,中國的產量也能達到世界前三。 4000多年的種植歷史,讓我們擁有了對柑橘屬育種的絕對自信,所以在中國想要吃到好吃的柑橘,一點不是難題。

【歡樂頌】劇照

就拿今年突然殺出的脆蜜金桔來說,接近桌球大小的個頭,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清甜的汁水,皮肉的質地仿佛脆嫩的甜豌豆,嬌媚而富有活力,根本與記憶裏的金桔就是兩個世界的產物。

作為中國原生品種之一,金桔在廣西的栽培歷史超過200年,其中大部份都以皮澀肉酸個頭小的模樣出現在生活裏。 偶有一次對人類有益的基因突,變被廣西人發現並保存下來,才有了後來表皮光滑的滑皮金桔。等種出今年大火的脆蜜金桔,機率更是比彩票還低。

「全融安兩千萬株金桔樹,才一株基因突變,果實率還極低,放在別的國家早就被砍了」,知名水果科普作家楊曉洋在自己的科普視訊裏分享。「但種了4000年柑橘的中國人,知道這種突變的意義,所以被保存了下來」。雖然價格不便宜,今年一經問世就成了親友送禮的高檔存在。在南京某頂級超市,一盒被金色的鋁箔紙單顆包裹的廣西脆皮金柑,18顆的價格就達到了接近300元。

圖|視覺中國

另一個價格大跌的四川耙耙柑,也維系了它好剝皮,大甜微酸的平衡口感。雖然不及砂糖橘那般百分百的甜蜜度,略帶微酸的自然滋味,竟也讓人在大甜的水果世界,感受到了一種味蕾被尊重的感受。

雖然不是中國原生品種——耙耙柑來自日本,日文名春見,寓意春來時就能相見——卻也在中國推廣種植了23年,主要分布在四川、福建一帶。 之所以名字接地氣,也是因為果子成熟後,捏起來手感軟軟的質地,用四川話說是「耙耙地」。

四川耙耙柑推廣種植的過程,緊密地與四川農業大學專家教授的調研繫結在一起,起初十年,光栽培要點的論文就釋出了十幾篇,直到2011年被種植的各省評為優秀品種。今年四川絕大部份耙耙柑種植地區風調雨順,於是產能也比往年超了10%。為了更有效地推廣,當地經銷商和相關機構直接雙管齊下: 普通品質的耙耙柑,以低於砂糖橘至少1/3的價格PK銷量王者,更高品質的耙耙柑,直接以日本原名「春見」推廣,力爭齊平砂糖橘優果的價格。 我爸在樓下的水果攤逛了一圈後告訴我,「砂糖橘9元/斤,粑粑柑6元/斤,春見9.8元/一斤。」

同樣競爭的還有祖籍也是日本的愛媛果凍橙、祖籍以色列的沃柑、祖籍澳洲的農夫山泉17.5°橙…… 它們共同特點是,都不再像過去的柑橘一樣存在酸刺客的身份,現代育種學使得它們的口感都達到了自身品種所能帶來的最優解:酸有酸的個性,甜又甜的口感。 喜歡不同滋味的人,都能在不同品種裏找到最適口的選擇,加上產量穩健價格也沒有太貴,砂糖橘的優勢自然就削弱了。

從曾經的流量王者,到如今「全」王爭霸,砂糖橘「失寵」的過程像極了近幾年大多數盛極一時的網紅餐廳、奶茶店:最初都懷抱一片赤誠,用自己獨特的魅力收獲了大眾的喜歡,但走到半路,也都不約而同地開始了一些走樣。

砂糖橘在過去幾年的爆火,從來不是單純的因為口味。它的美好在於它是春節,這個居家走親訪友的季節,為數不多物美價廉,人見人愛的存在。爺爺奶奶買的桃酥麻花或許不愛吃,但買的砂糖橘沒有人會拒絕往兜裏揣幾個;親戚朋友家桌上的開心果和夏威夷果可能不感放肆地抓,但桌上的砂糖橘,多抓幾個媽媽總是不會瞥眼警告的。

【何所冬暖,何所夏涼】劇照

它就是過年桌上的那個最大公因數。接地氣的價格,接地氣的身段,同時還有不忘初心的美好口感,共同創造出來我們熱愛的砂糖橘。 當它走丟了「生活感」的特質,也就怪不得別的柑橘迎頭趕上了。

今年你家過年,吃得是耙耙柑、金桔、砂糖橘,還是其他?價格都還好麽?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稽核:同同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轉載請聯系後台。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