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我們也需要學習如何與這個世界,與他人交往,要知道彼此建立信任的過程其實就像是每次雙方見面都要重新續簽一份合約。
記者| 孫若茜
阿根廷裔美國作家埃爾南·迪亞斯憑借小說【信任】收獲了2023年的普利策獎小說類獎項。它至今已經有近40種譯本,並且由HBO改編為限定劇,由【卡羅爾】【黑水】的導演托德·海因斯執導,凱特·溫斯萊特擔任制片和主演,預計在2025年播出。
這部小說很難概括,從故事的梗概出發,它講述了上世紀20年代的一位華爾街金融大鱷和他妻子的故事。但作者的表達不在故事本身,而在於敘述方式。 小說被他解構為四個部份,分別是一部虛構的小說、兩部回憶錄和一本日記。埃爾南·迪亞斯為四種不同體裁的文本設定了不同的作者,文本之間相互指向又相互消解。在消解之中,包含了對真相的壟斷企圖。
阿根廷裔美國作家埃爾南 · 迪亞斯(受訪者供圖)埃爾南·迪亞斯在接受采訪時說到過,權力與敘事自古就是捆綁在一起的。 他在寫作【信任】的過程中,特別體會到權力能夠控制敘事,尤其考慮到敘事的傳播,如果一方擁有傳播的渠道,就可以影響和塑造敘事的走向,壓制或擡升某些聲音。同時,令他感興趣的是權力也需要依賴敘事,從而為自己提供合法性。
那麽,敘事的權力由何建立?在這本小說的情節之中,它由金錢、地位操控,在情節之外,它依賴的是讀者對文本建立的信任。但信任又來自什麽呢?借由這部小說的中譯本出版,埃爾南·迪亞斯來到中國,接受了本刊的專訪。
三聯生活周刊:能不能談談這本書的書名【信任】,讀完小說之後我才發現它包含很多含義,更重要的是所謂信任並非只停留在小說內部討論,還是讀者與文本之間不斷確立信任的過程。
埃爾南·迪亞斯: 它是一個很難從英語轉譯成其他語言的標題。因為「trust」這個單詞至少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一是信任、信念,有關一種情感的聯系,另一層含義是信托,一個與壟斷密切相關的金融概念。這本書在很大程度上談論的是對真相的壟斷,談論為什麽我們如此傾向於相信某些聲音而不是其他聲音。
這也是為什麽這本書有四種不同的體裁,四個不同的「作者」,四種不同的聲音和語調——我們的判斷總是與表達的體裁有很大關系,比如說我們往往都會認為歷史文獻中的事實和真相比小說中存在的真相要多。 但我認為這種預設是有問題的。我希望讀者能感受到 (在呈現同一段故事時) 不同體裁和不同講述者帶來的差異。我試圖在這本書每個部份的敘述中都首先建立起一種值得信任的可靠性,然後摧毀它,接著重新建立,然後再徹底摧毀它。我希望能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對自己的預設保持批判的態度。
【將來的事】劇照
三聯生活周刊:我註意到在你來中國參加的新書活動中,不止一位嘉賓說自己在讀前兩部份的過程中險些止步,但同時慶幸自己接著讀了下去,因為只有到了這部小說的後半部份才能了解這本書到底想要表達什麽。從這些專業讀者的反饋來看,這樣的寫作似乎是一種冒險,恐怕很容易遺失讀者,你是怎麽考慮的?
埃爾南·迪亞斯: 讓我們還是回到這本書的標題「信任」,在英語裏「trust」也可以被用作動詞,大致意思就是「請你相信我」。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我對讀者發出的請求,請求讀者相信這本書。我是小說家,同時我也是一個讀者。作為讀者,我不怕「慢」,我喜歡在閱讀中體會時間,我不認為小說總要由引人註目的情節驅動。因此我也希望我的讀者可以讀得很慢。尤其是對於小說的第一部份,因為它是對孤獨、疏離和孤立的探索,只有慢慢地讀才能更好地體會。
對於我來說,把不同的體裁和聲音都集中在一本書裏的確是一種冒險,我同意你的看法,因為直到第三部份,大概到200頁左右,接近結尾的部份,在更具推進力的敘事中,讀者才會恍然大悟這本書在表達什麽,但我想那應該是個美妙的時刻。而且對我來說,前面的鋪陳很重要,因為有些事實必須要按照特定的順序被揭露出來。
在美國,當我試圖把這本書賣給不同的出版商時,有的編輯說需要刪掉小說的第一部份,有的編輯說需要刪掉第二部份,面對這些要求,我只能對他們說「再見」。那是行不通的。但同時,很有意思的是,這對我來說變成了一個很好的測試,看看誰真正理解了這本書的內容,而誰沒有。 必須補充一點,我一直認為這本書是一本實驗小說,也許只有6個人會願意讀它。我保證我從來沒想過它還會帶我來到中國並接受你的采訪。
三聯生活周刊:書中的「真相」一再反轉,讀者對這本書的參與也就變得更深了,因為每個人的理解都變成了他們手中的這本書的一部份。在你看來,讀者的「信任」被一再打破之後,最終篤信的真相來自什麽?
埃爾南·迪亞斯: 我把小說的讀者想象成一名偵探,這本書就像是一箱證據。讀者的任務就是要篩選證據,試圖找出真相,去理解發生了什麽。所以讀者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我很尊重我的讀者,在我寫作的時候,我會提醒自己他們都比我聰明得多。讀過這本書就會知道,所有能預示著什麽將會發生的線索都擺在那兒,沒有任何詭計花招,可是即便所有東西都擺在那兒,讀者就能弄清楚真相嗎?你也問到,當信任被摧毀之後會發生什麽?我認為這是一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在這本小說之外,我思考了很多。我認為這本書是在邀請讀者們去進行一種自我訓練,對所有事情保持懷疑,保持批判,對我們讀到、聽到的一切保持警惕。信任本身就是非常脆弱的東西。我想我們也需要學習如何與這個世界,與他人交往,要知道彼此建立信任的過程其實就像是每次雙方見面都要重新續簽一份合約。 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對於情侶關系、朋友之間的友誼、工作關系等,最健康的相處方式都是要不斷地重新審視這些關系中的「條款」。
【黑帆】劇照
三聯生活周刊:你認為哪種體裁、怎樣的敘述聲音更容易使讀者建立信任?
埃爾南·迪亞斯: 大多數讀者選擇更加相信這本書的最後一部份。我想這就和體裁有關,我們往往更傾向於認為個人的日記裏會包含絕對的真相。這也是為什麽這本書以日記作為結尾,我希望引導讀者找到似乎非常重要又非常明顯的真相。
在小說的第一部份中,沒有對任何人的描述,「作者」沒有寫到他們的臉,沒有寫到他們的身體,也沒有他們的聲音,唯一的一行對話就只有一個字,「我」。而小說正是帶領著你從這個沒有實體的,絕對抽象的世界出發,一路走進書中最後一部份,一個即將死去的義大利女人的體內,進入她的思想、意識和聲音。 我們聽到了她的獨白。這是這本書至關重要的推進,也是最後一部份更容易建立信任的原因,她的聲音使你感到親近私密。
三聯生活周刊:我們一般都會認為,一個男性作家用女性的視角和聲音書寫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你在寫作中有這樣的感受嗎?你是如何完成書中第四部份的寫作的,以及你希望讀者聽到的是什麽樣的聲音?
埃爾南·迪亞斯: 其實我很害怕寫這本書的第四部份,因為以男性身份發出女性的聲音是一個需要嚴肅對待的倫理問題,它並不輕松。關於怎麽去寫,我想我有很多答案。首先,我最喜歡的作家中有很多是女性,我在她們身上找到了很多靈感。當然,並不是說我抄襲了她們,甚至也不算模仿,而是對於尋找某種情感質地、神韻上,閱讀她們的作品對我非常有幫助。其次是想象力和同理心,我想這大概和我的整個人生,我的閱讀、思考和從事文學寫作都有所關聯。作家們往往對此談論得不夠多。
我寫的所有東西幾乎都與孤獨有關,我非常想寫那個女人在面對生命最後的空虛時那種極度的孤獨。 我認為,這本書的第四部份,她的聲音很像是一首散文詩,它不是那種平淡乏味的敘述,而是擁有非常抒情、詩意、音樂性的成分,也包含了一些警句。一方面像薄霧一樣縹緲,但同時又包含了充沛豐富的情緒。 與此同時,它還非常的理智、聰慧、專註。我想要達到一種把夕陽的散漫和雷射的銳利結合在一起的效果。
【心房客】劇照
三聯生活周刊:作為讀者,你認為我們應該怎麽才能更加接近真相、事實,或者說真相到底是不是存在的?即便是日記,也並不等同於事實。
埃爾南·迪亞斯: 是的,人們相信日記,因為它是一種即時性的虛構,它依賴於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傾註在文字之間,但也可以是一個謊言,不是真實的。語言本身有時候會限制我們的表達,日記作者的主觀感受和語言的局限之間會進行某種協商。那麽問題出現了,當讀者參與其中,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參與、協商和結果。 如果認為日記作者都是以絕對的坦率和誠實在紙上展示自己,那就太天真了。每個人在寫作的時候都是在進行一種表演。
三聯生活周刊:你給小說的四個部份設立了四個寫作者,你的位置在哪兒?
埃爾南·迪亞斯: 現在在美國有一種傾向,以書寫自己的經歷作為某種見證,就像是在說我和你在一起,讓我告訴你我生活的真相。我對這種關於自我的文學不感興趣,我是一位小說家,對我來說,寫作和「抹去」是同步的。當我寫作時,我會試圖抹去自己。 我希望紙上只有我的角色和他們的聲音,沒有我。一旦一個敘述者居於核心,一個作者的聲音作為權威出現,那麽小說中所有的復雜性都會立即被限制、抵消,一切都將圍繞著那個中心的聲音旋轉。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劇照
三聯生活周刊:但即便「抹去」,始終都是你擁有著這本書的最大的敘述權,你想要借此表達的是什麽?
埃爾南·迪亞斯: 我使用這種權力抹去我自己,因為我想創造一個不同的世界。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 2024年24期)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稽核:米花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