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談不好戀愛,是因為你總是在討好別人!

2024-03-06情感

如果你在一段感情裏,總是習慣關註對方的感受,忽視自己的需求,害怕沖突,即使心裏再不情願也要妥協、迎合對方,甚至害怕自己一旦拒絕,就無法得到對方的愛,只會不斷用討好、犧牲的方式來維持一段關系,那你很容易吸引到一個自戀型人格的伴侶。

因為討好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在他的原生家庭中,有一個自戀型的父母,並且他跟這個自戀型的父母建立了一種病態共生的關系,使得他 對愛和認可有著十分強烈的需要, 但又 不知道該如何有尊嚴地獲得對方的愛和認可, 於是 只能放低自己的姿態, 做出 讓步和妥協,期望以此獲得對方的愛和認可

就比如一個孩子,如果他從小生活在一個比較極端的由母性支配的家庭,父親缺席或者父親的存在感比較低,而他的媽媽要麽是極度的控制,要麽是極度的忽視,再或者就是在這兩個極端中變來變去,那這個孩子就很難感覺到安全,並完成個體化分離,他會和媽媽一直處於一種病態的融合共生的關系中。

而一個自戀型的媽媽會把自己的孩子視為自我的反映和延升,甚至還會以相當隱秘的方式給自己的孩子造成傷害,比如說嫉妒、打壓,即使這個孩子表現得很優異,也得不到任何稱贊。

於是在這種冷漠、不斷被打壓的環境中,這個孩子可能就會天然地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不好的、不值得被愛的,而他為了得到媽媽的愛和認可,也會不斷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察言觀色,處處迎合媽媽的喜好,不斷地取悅媽媽,並且同時,他還會把這種感受投射到外部環境中,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像他媽媽一樣的,需要被討好和取悅的。

所以如果你在早年間沒有跟父母很好地完成個體化分離,你的父母又是那種自戀控制打壓型的,那你可能在進入一段親密關系裏,就會習慣用討好的方式去迎合對方。因為你對於任何的情感關系都是不自信的,你早年間不被接納和不被愛的經歷,會在潛意識中不斷侵蝕你的自我價值感和邊界感。

你會覺得只有不斷討好,才能換得對方的愛,於是你就會非常容易吸引到那些想要吸你血的 npd 。為什麽?原因就在於密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親子關系的再現,你早年間是怎麽討好你自戀型父母的,那你未來在親密關系中就會怎麽討好 npd ,跟他們形成病態的融合伴侶關係。

所以想要談好戀愛,不被 npd 吸血,那你首先就要學會懂得尊重自己,看重自己的需求。因為一個人格完整並且真正愛你的人,他是不需要你的討好的,甚至還會在你討好時讓你停下。而一個人格有缺陷或者說壓根就不愛你的人,即使你犧牲自己、拼了命去討好,也無法讓他們滿意,因為他們關註的永遠只有自己,而不是如何愛你,明白嗎?

那我們要怎麽擺脫討好的困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呢? 首先第一步,你要意識到你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脆弱的孩子了,你不是那個要依靠別人才能活下去的小孩,即便你和別人發生沖突,你拒絕別人,你不滿足別人的需求,你也不會死。

因為很多時候,討好者之所以會不由自主地討好別人,害怕發生沖突,害怕拒絕別人,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害怕死亡。可能在你幼年時期,你認為如果不討好你的父母,你就會被拋棄,就無法生存下去,於是這一原始恐懼,就會成為你今後所有人際關系中恐懼的根本模型。

你之所以害怕和別人起沖突,真正害怕的也是怕被別人打死,怕別人都拋棄你。你錯誤地把童年時對死亡的恐懼帶入了你成長中所有的人際交往裏,你也一直還把自己當成了那個要依靠別人才能活下去的脆弱的小孩子。

所以想要打破這種模式,你首先在認知上,就一定要意識到你不再是一個脆弱的小孩了。即便別人拋棄了你,即便你和別人發生了沖突,即便你向別人表達出了你的不滿,你也不會死。

其次就是學會建立邊界感。 因為討好型人格本質上渴望的其實是一種「他既能為別人負責,別人也能為他負責」的融合共生的關系,但這種融合共生的關系,只存在於父母與未成年的幼兒之間。

任何一個人想要人格完整,都必須要走向獨立,走向個體化分離,否則他這一輩子無法活出真正的自我,因為他會不停地在意別人有沒有關註他,不停地從別人身上去找愛和認同。

但我們要意識到,任何我們缺失的東西都無法從別人身上找到彌補,因為對方沒有義務必須去滿足你的缺失,連你爸媽都未必會在意你的需求,你又怎麽能期望從別人身上得到結果呢?

所以一定要在自我和別人之間建立一道清晰的邊界,你想要什麽、你不想要什麽,這都是你的事情,不要期望別人能理解你,當你想要獲得什麽的時候,那你就直接提出,不想做什麽的時候,你也要拒絕。

明白嗎?成長都是從微小的改變開始,不要覺得這很難,這說不出口,如果你把討好別人的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也許你早就已經成長到不需要討好別人的程度了,所以與其討好別人,不如討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