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讓你放心當小孩的地方,才是家

2024-02-18情感

策劃、撰文 / 阿藍

編輯 / KY主創們

都返工了嗎?

昨天在回上海的車上,想到又離家了,覺得有一點惆悵。

每年回家最喜歡的環節就是和媽媽一起去看外婆,外婆看見我總要給我做很多好吃的,比如她自己發明的奶煮荷包蛋。

聽著很黑暗,但她覺得吃這個「能長高」。 在別人那裏或許我已經是個成年人,但在她眼裏,我還是需要長高的小孩呢。

然而和 朋友 分享這種 離家的惆悵時,她卻說:

做事被打斷、人生被指點——在老家遇見這些事情似乎也是正常。她雖然也是被「當小孩」了,但是很明顯,她這個小孩當得沒有我快樂。

在父母和長輩面前,我們確實多多少少都變成了「小孩」。但這個小孩當得快不快樂,還得看我們變成了哪種小孩。

我們總結了成年人有可能變成的 6 種小孩,你是哪一種?

1. 自在小孩

怎麽舒服怎麽來!

成年人的世界要求我們保持比較高的自我監控水平, 比如,大家很少會穿睡衣去上班吧。

保持衣著整齊、外表幹凈,是最典型的自我監控之一。 在重要的場合,面試、初次約會等等,我們都會特別地註意外表和著裝,時刻關心頭發有沒有變亂,就連鞋子也不能有灰呢。

除此之外,和陌生人吃飯,我們會註意細嚼慢咽、餐桌禮儀;在工作時,我們也會尤其註意不給別人添麻煩、或是如何透過一些自我表現獲得贊許。

總之對自我進行監控是成為成年人的過程中,必然會學習到的技能。 自我監控的目的,無外乎就是獲得贊許,或者避免批評。

但是,當我們不需要刻意地去監控行為,也不會損失喜愛或者招致批評時,自我監控就沒有什麽必要了。

家的理想狀態,就是一個不需要過度自我監控的地方。

我們可以在父母面前可以穿腫得像半扇豬的睡衣,在愛人面前貼著面膜撩起劉海,和朋友們一起吃飯,我們可能會躺在沙發上翹著腿、用食物把整個臉頰塞得鼓囊囊。

這時我們也沒有那麽多的禮貌和拘謹。我們不需要早起做家務來避免批評,也不需要假裝不會被爆米花電影逗笑,不需要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對新款車型的見解。 得意的時候縱情高歌,失意的時候嚎啕大哭,這些都不會影響他們對我們的喜愛。

在這樣的人面前,在這樣的家裏,我們就是自在小孩,可以放心地回到那恣意的孩童狀態。 畢竟,小孩可不知道自我監控為何物啊。

2. 沒用小孩

被以「保護」的名義,高度地不信任

在孩提時代我們確實需要很多保護,但我們總是能聽說一些父母,把自己那已經長大成人、能獨當一面的孩子,依舊當作一個「什麽都不行的家夥」來對待。

我們和別人相知相愛,這時父母卻會因為我們的愛人「是單親家庭」,或是「身上有紋身」等等原因阻撓這段關系,只是因為他們覺得有這些特征的人一定會傷害我們;

我們尋找到了新的職業發展,或者是和朋友一起籌建攝影工作室,或者是旅行博主,有時也會遭到強烈的反對,因為這些「沒有保障」的工作,一定會讓我們晚景淒涼;

假期我們想用自己賺的錢帶父母出去旅行,即使做好了完整的規劃,也經常會被質疑是不是被騙了、是不是亂花錢了,最後導致玩也玩不好,大家不歡而散。畢竟,小孩哪會做什麽旅遊規劃呢?

就這樣, 不被家人信任的人,即使在外面叱咤風雲,回家以後,還是變成了「沒用小孩」。

有些戀人和密友之間也是一樣。 他們總是在說,我是為你好、我是擔心你。 外面的世界很危險,不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你一定會受傷。

這些「關愛」雖然打著「保護」的名義,但實際上是一種對對方的高度不信任。 而一直被當作這種「無用小孩」,是真的會激發我們的無用感(sense of uselessness),導致負面的心理後果 (Zhao et al., 2017)

而且,一些人所謂的「保護欲」,也不過是「控制欲」的另一個名字罷了。

3. 撒嬌小孩

上至80歲的外婆都得一起說「寶寶話」

在我們對小孩說話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模仿小孩們的語氣;跟小貓小狗說話的時候,我們也會試圖用它們的表達方式來與它們交流。

其實,成年人只有在面對和有真正親密感、真正的情感聯結的物件時,才會經常發生這種「裝嫩」狀況,這樣的語氣語調,表達了彼此之間的關愛和呵護 (Bombar et al., 1996)

因此,有些成年人回到家裏或者親密的人那裏,就變成了這種「撒嬌小孩」。

比如用「屁股蛋兒」來代表「臀部」,或者「大拇哥」來代表「大拇指」, 愛用這種「指代語」交流的情侶們,擁有更高的親密關系品質和承諾程度 (Bell et al., 1987)

一些更溫和、更有趣的表達也會被劃入寶寶話範疇。當家裏一直養的小狗去世了,我們會勸父母說,「狗狗在天上當星星啦」,想家人的時候會說,「在外地想外婆想到都枯萎了」。 誰不知道去世和想念是怎麽一回事呢?但是在親密的關系裏,大家就是更願意溫和有趣地去表達啊。

當然,除了言語上的撒嬌,很多像小孩一樣的互動方式也代表著類似的意義:

比如看見爸爸在吃什麽好吃的,就張開嘴「啊——」一聲讓他給餵一塊;在家沒事幹,看見媽媽走來走去地在忙活,就忍不住討嫌一般地跟在她後面轉悠;看見戀人靠在沙發上玩遊戲,自己也爬過去擡起ta的手臂窩在ta懷裏。

雖然這些舉動只是一些行為方式上的「當小孩」,但當一段關系裏,彼此總是允許這些童稚化的舉動出現,這難道不令人放心嘛。

4. 渺小小孩

想什麽、說什麽都沒有人聽

還有一種人,在親近的人面前,卻是「渺小得變成了小孩」。

成年以後,大到對於職業的選擇、婚姻的規劃,小到睡前喜歡喝一點牛奶、起床之前楞神發一會兒呆,我們總有一些自己的秩序。

但是很多人回到家裏,卻連自己房間的門都不被允許關上。 父母總是要保留自己隨時出現在你的房間裏的權利,你關上門,他們開啟,一關一開之間直接讓你那不良的童年回憶閃現——

「小孩子哪有什麽私密啊?」

當你在認真地和他們討論自己關於伴侶和婚姻的看法時,他們一個字沒有聽進去,斷言道:「你懂什麽,人就是要結婚的」;或者你在分享工作上的壓力和不公平,他們也不屑一顧:「這算什麽壓力」。

有些密友和愛人之間也會發生類似的情況,他們總是試圖沖擊你的思考、情緒、堅持和秩序,你的想法不成熟,你的情緒也太幼稚。

當重要他人把你的情緒和想法當成「小孩子才會這樣想」時,是很需要警惕的情況。因為對很多人來說,把一個成年人當成小孩,實際上是把對方當作「半人」來對待。

人們面對真正的小孩時,有時會把小孩「去人性化」。人是有情感、有文明的,但小孩的情感和想法經常因為不夠成熟而不被重視。

而成年人經常被重要關系中的人這樣對待,不但會降低自尊水平,還有可能導致負面的心理後果 Karantzas et al., 2022) ,本質上,變成了一個渺小小孩。

因此,當你在關系中感覺到自己的思考和情緒都因為「太幼稚」而不被重視時,是時候離開這段關系,去當個大人了。

5. 胡來小孩

寶想到、寶說出來、寶馬上去做!

但和渺小小孩不同,還有一種人,回到親近的人那裏,馬上就變成了膨脹的「胡來小孩」。

比如這個同事,平時挺正經一個人,放假回家就開始用自己的腦門表演敲雞蛋。結果敲到了一顆生的,原來是他爸看著好玩,給故意混進去一顆。

面對孩子獨特的體驗和想法,有些父母總是要「管一管」,要給它們「掰正」。他們的孩子不能不從眾,不能不守規矩,不能被人當成異類。

這麽長大的人,成年以後也不敢不從眾,即使有了一些奇怪的、離經叛道的想法,不敢宣之於口,也不敢去嘗試。

然而有些成年人,但一旦放假回到家人身邊,他們就知道回到了一個被允許搗亂的地方了。 而家人面對這種些行為也覺得無傷大雅。沒關系,孩子愛玩,支持孩子玩。

這種感覺會從這家人相處的各種細節表現出來。孩子要換家族頭像?換吧。孩子要給頭像上加聖誕帽?加啊,孩子的想法多有趣。

處在這樣親子關系中的人,總是能感覺到自己那獨特的生活體驗正在被尊重。 因此,他們敢想也敢說,在父母面前,能重新做回那個很敢表達、很敢做的小孩。

即使在家庭裏沒有感受過這些,這種感覺擴大到親密友人和愛人之間仍然適用。 試想,是不是有些朋友總是能激發你的「叛逆因子」,讓你突然有勇氣跟著翻宿舍的墻,或者一起琢磨怎樣才能免費坐上搖搖車。

有些戀人們之間也是這樣:

在這樣的關系面前,我們童年的奇思妙想全都回來了,和他們在一起,你的想法變得好玩,一拍即合就是有趣拍檔。 這都是一段讓人放心當小孩的關系,為我們召回的「胡來小孩」啊。

6. 另一種胡來小孩

過度胡來的時候,不惜「傷害」

內心的胡來小孩膨脹過度的時候,有些人就會做出有傷害意味的胡來行為。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一些胡來小孩,他們會辱罵和毆打家長,沒有買到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就會在地上打滾。這時,他們是在用傷害對方或是自己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過度溺愛、過度打壓,都有可能讓小孩變成這樣。

而這種不健康的行為,也會發生在成年人身上。 極端的情況是,賭徒兒子騙走媽媽的救命錢去賭,媽媽流著淚原諒他;不給買車的話女兒就爬上天台,再多嘴一句她就往下跳。

壞的關系,壞的家,會讓我們變成這種胡來小孩。兒童時期的我們不擅長溝通,天然地以自己的欲望為中心, 當一個成年人做出這些類似的舉動時,他們就向著童年時的自己發生了退行。

退行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是指一個人在面臨焦慮、挫折或其他應激狀態下,心理狀態會返回童年,放棄已經學會的相對成熟的應對方式,用更原始或幼稚的方法來處理問題 (Balint, 2003)

很多人在工作場合看起來情緒穩定,可是在父母面前,只要一不滿意就發脾氣、不耐煩甚至摔東西;在普通社交場合顯得成熟大方,可在親密的人面前稍有不快就言辭過激、情緒失控,這些其實都是想用傷害對方的方式,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這樣的關系裏,我們變成了那不懂得溝通、只知道滿足的胡來小孩。 這種退行一方面反映了一些我們自己的不成熟,但本質上,這段關系也一定出了問題,才會導致這種行為的出現。

以上這些「小孩」,不止和父母長輩之間的關系適用,和親密的朋友、戀人愛人之間也適用。那麽,盤點完了所有「小孩」,現在的你正在做哪種小孩?

選到了1、3、5的朋友們,祝賀你們,你們真的「回家」了。

雖然我們在前文提到,當小孩,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退行。 但是,退行並不是完全消極的、完全不能被個人所控制的。

當我們處在可以讓我們放心當小孩的關系,反而會激發我們主動去當小孩的想法。

這被Michael Balint稱為「良性退行」, 在這類退行中,人們主動地利用童年心理狀態的優勢,比如更豐富的想象,更開放的思維,來構建一個自主性的空間,完成對現實焦慮的化解。

在做一個成年人的時候,我們經常需要獨自面對壓力和煩惱,必須直面現實消極的浪潮。 但如果有人願意讓你暫時地復現童真,來給予你支撐和動力,那個人那裏,就是家。

正如榮格所說,有些退行並非是對幼稚本身的回歸,而是努力獲得某些更重要的東西。 童年時的安全感、愛的回應和信任關系,就是這樣的退行想要尋找的東西。

回到擁有著這些東西的地方,就是回家。它有可能是父母的家,有可能是和密友合租的小屋,也有可能是和戀人共築的愛巢。

現在就轉發這篇文章給那個人,在ta或ta們那裏,你回家了;如果你還在漂泊,那麽祝你早點回家。

今日互動

你找到了真正的家了嗎?

除了這 6 種,你還是哪種小孩?

References:

Balint, M. (2013). The basic fault: Therapeutic aspects of regression. Routledge.

Bell, R. A., Buerkel-Rothfuss, N. L., & Gore, K. E. (1987). 「Did you bring the yarmulke for the cabbage patch kid?」 The idiomatic communication of young lover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 (1), 47-67.

Bombar, M. L., & Littig Jr, L. W. (1996). Babytalk as a communication of intimate attachment: An initial study in adult romances and friend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2), 137-158.

Karantzas, G. C., Simpson, J. A., & Pizzirani, B. (2022). The loss of humannes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interpersonal model of dehumanization.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46, 101317.

Zhao, Y., Dupre, M. E., Qiu, L., & Gu, D. (2017). Changes in perceived uselessness and risks for mortality: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sample of older adults in China. BMC public health, 17 (1), 1-9.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點點 在看 ,我又回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