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這3種新型偏心行為,正在二胎家庭中流行

2024-06-16情感

提起偏心,你會想起什麽?

當下,很少有父母明目張膽地重男輕女,可有些新型偏心行為,正在二胎家庭中悄然流行。

這些行為可能沒那麽明顯,但依舊會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不好的種子。

有的父母會在批評一個孩子時,誇獎另一個孩子,激化孩子間的矛盾。

也有的父母,嘴上說著「他有什麽,你就有什麽」,可實際還是對兒子幫扶更多。

還有的父母舍不得浪費,讓二寶「繼承」老大用過的東西,結果二寶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隨著二胎家庭增多,怎麽平衡這些難題,成為當務之急。

博主@李可家有兩娃,她在育兒過程中,走過不少彎路。

當孩子還小時,為了讓一個孩子更聽話,她會不自覺地拿另一個孩子來對比。

比如有次吃飯時,大寶一直在吃蛋糕、喝果汁,一口也沒吃蔬菜。

李可擔心大寶營養不良,便脫口而出:「你看看弟弟,一點都不挑食,越大越不乖。」

沒想到聽了這話,大寶委屈極了,竟嗷嗷大哭起來。

李可又氣又急,自己情緒也一下子崩潰了。

還有一次,兩個孩子都在拼積木。二寶坐不住,一會去喝水,一會去上廁所,一會要看平板。

李可對二寶說:「哥哥真聰明,你呀,好好學學。」

二寶不樂意了,氣鼓鼓地問李可:「為什麽只說哥哥聰明?媽媽太偏心了!」

李可不知如何是好,後來請教育兒專家後,才發現兩個孩子出現搶奪式競爭,是正常現象。

要讓他們互相關心,反而是反本能的。

這時候父母要做的,是就事論事,而不是引入「三角測量」。

所謂三角測量,是個心理學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在兩人的關系中,引入第三方來比較。

這樣被比較的人,就會處於被審視、被評價的客體位置,容易患得患失,從而心態失衡。

哪怕這種「評價」有時是在不經意間發生的,也會給孩子心中留下負面烙印。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贊美很重要。但不能贊美一個,傷害另一個。

否則,兩個孩子就會相互攀比、較勁,都沒有安全感。

很多時候,只有孩子確定自己是被愛著的,才會安心地去愛兄弟姐妹。

朋友娜娜直到結婚後,才意識到在父母心中,自己和哥哥終究是不一樣的。

小時候,父母對兄妹倆一視同仁。凡是哥哥有的糖果、餅乾、娃哈哈,娜娜從來都不會缺。

每次娜娜和哥哥鬧矛盾時,爸爸還會呵斥哥哥:「你是男子漢,不許欺負女孩子。」

偶爾去外地出差,父母還會給娜娜帶好看的連衣裙,讓她在學校裏備有面子。

逢年過節跟親戚朋友聊天時,父母的口頭禪也永遠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女兒比兒子更貼心!」

從小在寵愛中長大的娜娜,從未覺得父母不公。可直到這兩年,她隱約意識到有些不對勁。

父母拿出全部積蓄,給哥哥買房裝修,從早到晚泡在工地上監工。

可當她想買房時,父母卻不同意。哪怕她說自己攢錢買,父母也覺得沒必要。

婚後,娜娜每個月都給父母零花錢,可父母轉手就把錢補貼給了哥哥一家。

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父母也都習慣性找娜娜,很少讓哥哥出錢出力。

娜娜跟身邊閨密聊了後,發現這種情況很普遍。

很多父母表面上對兒子和女兒不分厚薄,可給他們的資源和支持卻大相徑庭。

他們希望兒子好好發展事業,不斷往上走。

對於女兒,則希望她們戀愛結婚,更多地照顧家庭、老人、孩子。

正如作家白輅所說:「父母愛兒子的方式更像引擎,愛女兒的方式更像溫室。」

在大多數父母眼裏,女兒年幼時是小棉襖,長大後是妻子、母親,唯獨失去了自己。

有的父母希望女兒工作穩定,離自己近一點,這固然是「為女兒好」,可背後也隱藏著對情緒和照看價值的索求。

偏心的父母,養不出手足情深的孩子。

父母在物質和情感上的任何偏頗,都會為一家人的關系埋下隱患。

在【我的皮村兄妹】一書中,女孩巧珍從小穿的,是姐姐剩下來的衣服。

因為姐姐沒她高,又比她胖,所以巧珍穿起來又寬又短,一點也不合身。

因為這件事,巧珍一度誤以為父母不喜歡自己,心裏委屈極了。

6歲那年的元宵,她在其他小朋友的慫恿下,撒潑打滾要穿新衣服。

媽媽當天扯了花布,連夜在煤油燈下,縫制出嶄新的小棉襖。

這是巧珍記憶中自己第一次穿新衣服,也是她第一次清清楚楚地知道,父母原來是愛她的。

她長得很快,這件衣服很快就不能穿了,可她一直念念不忘。

很多二胎家庭都會把大寶穿過的衣服、鞋襪,用過的玩具、繪本等,自然而然留給二寶。

這麽做本來無可厚非,可要是大寶因此炫耀,讓二寶心生嫉妒、自卑或不滿,就會得不償失。

久而久之,父母沒有及時幹預的話,二寶可能還會覺得:「父母不舍得給我買東西,根本不在乎我。」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們不妨想想:

「孩子這麽做,表達的內在訴求是什麽?」

一層層追問下去,再去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惜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基因戰爭】一書中提到,偏心是人的本能,每個人都會有更對脾氣的人。

的確,我們很難和人性對抗,也無需給自己太沈重的心理負擔。

不過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在一些生活細節方面,每個父母都可以做得更好。

具體怎麽做呢?

第一,承認自己的局限性

作家毛利說:

當媽很難有徹底的公平,有時候偏心並不是因為偏愛,常常是因為筋疲力盡後的疲憊與懶惰。

帶娃,本身就是一件消耗精力的事。

如果父母再把弦繃得很緊,想要達到徹底的公平,難免身心俱疲。

學會接納現狀,承認自己沒那麽完美,做好階段性取舍,並尋求長輩或專業人員的支持,才是長久之計。

第二,每天給大寶20分鐘專註時間

有了弟弟或妹妹後,大寶難免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以前,父母所有的愛都是屬於自己的,現在卻要一分為二。

有的大寶會懷疑父母不愛自己了,故意欺負二寶或傷害自己,來吸引父母的註意力。

其實這些行為的本質,都是源於缺愛。

父母不妨每天固定留出一段時間,來滿足大寶被重視的需求。不用太長,20分鐘足矣。

在這段一對一的時間,父母可以跟大寶說悄悄話,也可以一起讀書、寫作業。

即便什麽都不做,就靜靜地待在一起,也是一種幸福。

第三,用遊戲思維引導孩子互幫互助

有位叫@Karen的媽媽,分享過自己的育兒故事。

有次,她買了一袋巧克力,但每個形狀都不一樣。

根據她的經驗,如果讓兩個孩子自己選,大機率會看上同一顆。由她來分的話,兩人又都不滿意。

她靈機一動之下,告訴孩子們:「我手上有一袋魔法巧克力,但要閉眼選,抓到哪個就是哪個。」

兩個孩子覺得有趣極了,開心地玩起來,誰也沒空去看對方的是不是「更好」。

很多時候,父母不理解孩子,覺得Ta們因為一丁點小事鬧矛盾,很幼稚,又很無奈。

父母不妨試著回歸遊戲思維,轉化一下思維,就會把難題變成課題,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長大。

曾看過一句話:

如果在一個家庭中,出現一個孩子「恨」另一個孩子的情形,多半是父母偏心導致的。

這話雖然有些絕對,但也觸及了一個核心問題: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從源頭上影響著孩子之間的關系。

或許,成為「端水大師」,是二胎家庭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十點讀書開視訊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訊裏學知識

歡迎 點贊關註

本期解讀: 蘇軾 【定風波】

作者 | 林希言,公眾號:希言說成長

主播 | 絳染 ,電台主播、愛配音,神秘的愛貓人。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