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這種愛的方式,是男人最想要的

2024-06-24情感

當原生家庭一再向你索取時,你是否會冒出這樣的念頭:被冒犯了。

當伴侶關系感受不到愛時,你是否會冒出這樣的念頭:被淹沒了。

當友情碰上愛情,你是否會冒出這樣的念頭:多余了。

所有感到困擾的關系,其實都源於沒有邊界感。

所以,今天想來聊聊:邊界感的建立。

0 1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她離異後遇到了一個男生,兩個人的條件很合適,對方很吸引她,並且能夠滿足她的情緒價值。

但她太過於依賴對方,對對方有很大的期待,對方表示承受不了。

在對方提出分手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愛不出來了,你總是把我擺在一個太高的位置,我很不舒服。」

女主說自己會給男方很大的期待,這種期待會給對方造成淹沒感。

因為 期待的背後 是需求

就像父母期待孩子當律師,其實是父母想要孩子當律師,但父母有考慮過孩子自己的人生理想嗎?

女主要去覺察自己對男友的誇獎,是純粹發自內心地去表達喜愛和欣賞,還是想用誇獎這個策略來控制對方,讓對方更在意自己?

因為淹沒感的反面,是掌控感。

而在淹沒跟掌控之間,有一個心理學的術語送給大家,叫做:邊界。

無論用什麽東西來淹沒對方,是情緒、評判還是討好……本質上都是缺少邊界的一種表達。

會給別人帶來淹沒感的人,要提高自己的邊界感。

容易被別人淹沒的人,也要提高自己的邊界感。

容易被別人淹沒的人,往往很難拒絕別人、很難說不。

其實,在我30歲之前,有個問題曾長期困擾我——我很難拒絕別人。

在我30歲之前,我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內心真正想做的。

我在30歲左右時覺察到這一點,所以我在30歲生日的晚上,給自己許了三個諾言:我要去見我想見的人,說我想說的話,做我想做的事情。

這三個諾言,總體上都指向一件事—— 我要成為一個為自己而活的人。

我很喜歡心理學,我是在30歲之後,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全職從事了心理學行業。

邊界這個詞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

邊界的建立,是從拒絕開始的。

當我們沒有辦法拒絕別人時,我們就沒有邊界。

沒有邊界,就沒有自我的掌控感。

沒有自我的掌控感,就會感覺自己被淹沒。

0 2

家庭關系的矛盾,最大的根源就是邊界感的缺失。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她弟弟因網路賭博欠下10萬,爸媽向親戚借錢,加上姐姐出了5萬,最終把這筆債還上了。

後來,她爸爸給弟弟首付了一套房子,首付錢30多萬,是用姐姐的6萬元彩禮和爸媽大半輩子的積蓄給的,後面的分三年還清。

第一年,姐姐給爸爸一萬,弟弟網貸了一萬給爸爸。

那年,她剛創業做化妝品,生活捉襟見肘,她爸爸打了很多次電話催她給家裏錢。

她之前在銀行存有5000塊錢,那年正好到期,就被逼著把錢取出來。

後來她創業失敗,就來了工廠上班,平均月收入4500元。

前半年的薪資還清了自己的貸款,後半年打算攢2萬,拿回家給爸爸。

後來,她得知爸媽都在打針吃藥,就打電話問「需要錢不」,她爸對她說了一句話:「現在不需要,年底你拿個三五萬回來沒問題吧?」

這一通電話,讓她感覺壓力巨大。

每一個家族都存在一種內部的經濟往來,而在這種家族經濟學中,建立邊界的關鍵是確定有限責任。

我們要對家族負責,但這份責任必須有一個邊界。

我們可以把這件事情想象為自己原本的命運是被家族捆綁的,但可以支出一筆合理的費用,把命運的主動權買回到自己手上。

在這個過程中,支付一筆錢是合理的,其中既有對父母贍養的部份,也有對他們愛的部份,這完全沒問題。

但是這份責任必須要有一個限度,這個限度的上限就是 自己 當下能夠負擔得起的部份,而不是超出 自己 能力的部份。

什麽是有限責任?

我們先來看一下,一個人賺到的錢自己應該怎麽花?

在一個人階層向上流動的過程中,對於金錢的整體規劃非常重要。

比如還完了貸款之後,說今年要攢兩萬,而爸爸讓拿個三五萬給家裏,這首先就是錯的。

錯誤性就在於這超出了 自己 的能力,並且它的用途也是錯的。

我反復強調過,在家族經濟學裏面,有好彩禮和壞彩禮之分。

什麽是壞彩禮?

像上述故事女主家庭裏彩禮的使用方式就是壞彩禮,她姐姐的彩禮錢被用來給弟弟買房,房子並沒有她的名字,錢並沒有用在她身上。

什麽是好彩禮?

如果女主未來結婚收了一筆彩禮,這筆錢被用到自己增值或保障自己上,這就叫好彩禮。

所以,應該怎樣合理規劃自己的錢?

假設有兩萬塊,在自身的不同發展階段,這兩萬塊怎麽花,大概可以分成:種子期、求生存、求發展或增值,三個階段。

女主現在其實充其量是在種子期,要為自己蓄能,這份錢有很多種花法。

最簡單的是四分法,把一份錢分四份:

一份的用途,是抗風險,當你生病的時候,急用錢的時候,有一份抗風險的儲蓄;

一份用來進行正常的社交和日常生活花銷,比如,交朋友,人情的往來,平時的生活都需要這份費用;

還有一份,需要用來學習和成長,成長花費的錢就是要讓錢生錢。

最後一部份,是用來支援家裏的一份錢。

如果自己有兩萬塊,可以拿五千塊錢去支援家裏,如果心裏實在過意不去,給一萬塊錢也無所謂。

但是,相應的學技能的錢就變少了。

我們要明白一件事, 我們確實 可以 愛家人,可我們只能做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超出能力的事情會把自己卷入深淵。

0 3

邊界感,是關系最好的守護者,友情也不例外。

試問,當朋友處於愛情的困擾時,你是否會選擇插手?

同樣來自讀者的故事,她很要好的閨蜜,被男友出軌了。

她當時勸對方分手,覺得沒結婚就該趕緊跑。

但後面她閨蜜選擇了原諒,閨蜜結婚後,兩個人幾乎從不聯系。

無獨有偶,她的另一個閨蜜也是在被出軌時,找她哭訴,選擇和好後也沒再找過她。

接連的同類事件,讓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也想知道彼此是否還能像以前一樣變成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像以前一樣變成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應該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朋友關系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尤其是當一個人不斷自我提升的時候,朋友圈會不斷地更新換代。

但是,很多人還沒有接受這個事實。

朋友是一個社交系統,它的功能主要是支持。

以前曾經有人問過我:

「如果你的朋友有了問題來找你,你會怎麽做?」

我跟他說的是:

「如果我的朋友不開心,我會叫出來一起喝頓酒;如果他無家可歸,我也可以把客廳借他一晚或是幫他開個酒店住一晚。」

朋友之間可以救急、互相幫忙,這叫支持。

如果朋友流落街頭,我幫他付一個月房租也可以,這都是朋友應該做的事情,這就叫支持。

但我交朋友有我的原則:救急不救窮。

在我這裏借宿一晚可以,但不能天天賴在這兒;

讓我幫忙付一個月房租可以,不可能讓我天天養著。

這就是交朋友裏的一些邊界。

而專業人士的功能是什麽?

是一個人來傾訴他/她的問題時,要去分析:

他/她的家庭是什麽樣的?

為什麽會這樣子?

兩個人的關系又應該如何進行下去?

是修復還是不修復,是分開還是怎樣?

這是專業的婚姻家庭咨詢師要做的工作,專業的事情,就交給他們去做。

哪怕是我自己的朋友來找我,真要咨詢我情感問題的意見,我也會給他們介紹好的咨詢師,而不是自己面對他們。

這,也是作為專業人員的職業倫理和邊界,不能為自己朋友或者熟悉的人提供這方面的服務。

總而言之,作為朋友最重要的是支持,那些更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

無論是愛情 親情還是 友情 所有關系 講究的都不是 越濃越好, 而是 恰到好處

如果實在難以界定,就請記住:

這個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

明白那些屬於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就知道了邊界在哪裏。

END

博主簡介:潘升,筆名冷愛,情感暢銷書作者;二級心理咨詢師、二級婚姻家庭咨詢師;廣東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廣東省婚姻家庭咨詢師協會副會長。

歡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關註置頂多點在看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