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寫完一篇 的文章,檸檬收到一些讀者反饋,震驚發現: 原來有那麽多朋友,痛苦於職場內耗 。
剛好今天發生了一件插曲, 結果,讓「很久不內耗」的自己, 生氣了兩小時 。
好在最後,內耗解除。
如果現在, 你仍深陷職場內耗,不知道如何處理內耗 ,那麽歡迎繼續閱讀。
01 為什麽有人可以這麽理直氣壯?
簡單介紹事件起因——
中午有位讀者朋友問我,你為什麽斷更了,然後催我更新,並且表示,如果我不更新,他就沒有東西可以「覆寫」了。
第一次聽到,把「搬運文章」講得這麽理直氣壯、理所當然、甚至還要當著你的面催更的朋友。
我有點生氣,然後問他數據如何,他說,篇篇10w+。
聽到這裏,我更氣了,反手關閉對話 。
接下來的倆小時,我開始消化情緒。
試圖用一個積極的視角解釋這件事,試圖用文字理清頭緒,可我發現: 過不去!!
上面這個過程,俗稱內耗。
類似的場景,在職場裏也有:
比如,同事一次次理直氣壯找你幫忙,你不好意思拒絕,於是一邊幫忙一邊內耗。
比如,領導長期忽視你對部門做的業績,你不好意思表達不滿,於是一邊打工一邊內耗。
老實人的內耗,就是這麽憋屈。
02 回了一條訊息,消了一半氣
說回那位朋友:
他似乎沒有意識到我情緒不佳,又問了我幾個問題,我沒回復。
他不依不饒,發來【四個問號】 。
在對方的「窮追猛問」下,
我終於不再回避,忍無可忍地把自己「看到訊息時的感受」分享給了他。
訊息一發,松了一大口氣。
(這裏感謝他的窮追猛問)
說到這,有些朋友可能一臉問號:
你早幹嘛去了,早點說,不就不用內耗了嗎。
確實,如果主角是一個很剛的朋友,就直接質疑回去了。
但這個世界上,有一類性格,本能害怕起沖突,或者說,是沒有解決沖突的能力。
所以碰到這種對話,會先逃離戰場,讓自己冷靜、想清楚。
但顯然,逃離沒有解決內耗。
在這個故事裏, 向內耗你的人 表達「你的感受和需要」 ,更有效。
例如職場裏:
如果同事天天白嫖你的勞動力,不要逃避反抗。
告訴他,他的請求讓你很為難, 因為你自己手上還有1234的任務沒有完成,你需要先專註在自己的任務上。
如果領導長期刻意忽視你的業績,不要逃避發聲。
告訴他,你有被忽視的感覺,你很不安,你希望有機會升職加薪。
這裏也畫個重點, 是表達感受和需要,不是指責對方,也不是假定對方的立場。 參考【非暴力溝通】。
03 看到對方回復後,有兩條思考
分享完感受後,對方停止了不依不饒,並且解釋自己沒有搬我的文章,也不是10w+,一切都是玩笑。
我想象中的沖突,沒有發生。
我以為的惡意,也不是事實。
故事到這裏,暫告一段落。
這個結尾,也給我兩條思考:
❶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內耗,是因為 你想象了一個惡意,或想象了很多困難。
就像我以為對方的回復,並不尊重我,然後默默生氣了很久,但這可能不是事實。
內耗之前,先搞清楚「事實」真的如此嗎。
❷ 每一次內耗,都是自我覺察的好機會。因為內耗背後,
藏著你真實的需求、你沒有被滿足的需求。
就像我發現,自己是如此需要基本的尊重,需要人與人相處有底線意識,我討厭自己的一些語氣,讓別人覺得是好欺負。
寫在最後
下一次,如果你因為別人感到生氣內耗時,別拖, 可以試著發起一次非暴力溝通,說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如果對方表示,你怎麽這麽矯情, 那就拉黑再見。
自己的感受,我們自己保護。
以上,如果感覺有啟發,歡迎給檸檬(vx:P08290411)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