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大方承認自己很弱以後,我活得更好了

2024-04-18情感

策劃、撰文 / 盧舫、馬斯特

編輯 / KY主創們

朋友小吳,獨自滬漂,租房被坑過幾回,工作先是被裁兩次,現在又進了個天天加班到淩晨的廣告公司。她薪資不高,花銷倒不低,養一只小狗和一只小貓。

聽起來,感覺很累對不對?她卻從來沒有說過累和難,甚至沒有吐露過任何不開心。「關關難過關關過」是她的常用表情包,「沒事,我還行」是她常說的話。

我們差點都信了她真的那麽堅強獨立,差點要送她外號「不求人」。直到前幾天喝酒喝醉了,她突然痛哭起來,抱著朋友的胳膊歇斯底裏:「我這幾年真的好難啊啊啊啊,我忍了好久啊啊啊啊。」

當場沒有人講過一句:「誰讓你不說呢」,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其實都是輕易不會向旁人示弱的。

充其量,我們會用「想死」、「死了也好」、「不想活啦」等表情包,來戲謔地吐露煩惱。

但坦誠地表露自己的脆弱,好像很久沒發生了。連日常的小事情,都難以啟齒讓人幫忙。怎麽會這樣呢?

為什麽示弱那麽難?

其實,雖然大家並沒有常常示弱,但對於示弱的需求似乎一直都在。比如,當我們在小紅書搜尋「示弱」這個詞時,你會看到很多熱門帖都在教大家技巧和話術。

有意思的是,雖然這些貼文點贊收藏都挺高的,但相比之下,評論往往都很少。 大家都在悄悄地表達共鳴、收藏學習,但好像又覺得這種需求和心態上不得台面,生怕被互聯網鄰居們看到自己正在學習示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許多研究都得出結論,自尊水平更低的人會更羞於向外界表達自己的脆弱。但事實上,我想不僅是自尊水平低的人不敢做這件事。

當下的社會氣氛中,大家對表達「弱」大概是很沒有安全感的,因為不斷有新的詞被造出來,這些詞看起來都對「弱」懷有某種敵意。

比如以前的「綠茶」,把人展現自己的脆弱和被照顧的需要,統統一把子打成是有所圖的陰謀;

比如前段時間的「厭蠢」,則更直接、強烈地攻擊那些在生活中某方面能力缺失的人。

當然,如果你撥開這些網路用語,精細地看它們的用義,會發現它們想要攻擊的並不是純粹的「展露脆弱」,比如綠茶攻擊的其實是「利用自己的脆弱去獲得關註」,並夾帶一些對女性的汙名化;而厭蠢則是在罵那些「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妨礙到別人的人」。

但現實是,大家往往只會模糊地理解這兩個詞,然後覺得它們攻擊的東西都和示弱很像。於是被嚇到了。

相信你還會有種體會:當我真的很想向某個朋友說我好累、我好需要陪伴、我需要你幫忙時,也會多想一步「對方不累嗎?這不打擾人嗎?我的事關別人什麽事呢?」

大家現在都很愛說:「人生最大的兩件事是: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社會正朝著原子化的方向發展。

漢娜·阿倫特在其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中,把現代社會中的人形容為「原子化的個體」 (atomomization) 。這個原子化的個體是孤獨的、埋頭於物質享受的、完全「私人化」的,這樣的個體普遍存在,並往往慎於交流、精於計算。

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內心自然會築起一道墻,把脆弱困在墻內,讓其無法發泄、流露。

表達自己正處於「弱狀態」裏,

是正當且有必要的

但既然有這麽多人在偷偷看、偷偷學,當然是因為示弱本身是有好處的。

首先我們需要承認的是,示弱不表示承認我們是「弱者」,而只是表達,我正處於「弱的狀態」中。

人人都會進入這種狀態。當人在其中、受不了了時,表達出來,向外界求助,無論對關系、還是對自己,都是必要的。

在關系中,一個可能有點反直覺的現象是:研究顯示,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吐露自己的脆弱時,另一個人獲得正向感受的機率更高。

示弱的本質是,保持真實、開放的狀態,去與人交流和溝通。研究表明,在人際交往中,開放的溝通(包含溝通積極的東西和溝通消極的東西)都會對關系有促進作用。

當你向另一個人示弱,其實正意味著你選擇了向ta袒露自己,這是一種信任、真誠的行為,會讓對方也覺得自己被容納了。

而更重要的是,對於一段關系來說,讓你的脆弱顯現,是增強「心理可視性」 (psychological visibility) 的關鍵。

心理學家Branden教授認為,心理可視性是一段感情能持久、能有價值的基石。 它意味著,一個完整的「我」呈現在對方面前,這個「我」包含了我的好、我的壞、我的弱。愛這個完整的「我」,這份愛、這段關系,才是有力量的。

只對於個人而言,示弱首先是一次「心靈歇息」。當我們處於困境中,時刻面對焦慮、恐慌而又得不到支持和援助時,可能會在持續的緊繃裏進入僵死狀態,往抑郁心態滑落。

而持續的無助容易讓人生出自我懷疑,慢慢地讓自尊水平變得更低。坦誠地示弱,和高自尊水平有關。因為,我們會在示弱後接受幫助的互動裏,感受到外界對自己的關懷和愛,從中得到自我價值的確認。

說出自己的弱處,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

說出來的弱處,在被幫助、共同解決的過程中,會變成一件件具體的事情,我們更容易意識到「這件事情上我無能為力,但那些無需幫忙的事情上,我是可以的」。 而當我們默默把弱處埋在心裏、只靠自己想象時,則更容易讓脆弱彌漫,變成「我怎麽好像啥都不行」。

那麽,

怎樣是正確地示弱呢?

當然,要想收獲以上提到的種種示弱好處,首先我們要真的學會正確地示弱。

在說正確做法是什麽前,首先要反對三個態度:

-把自己的弱功利化

這也正是以前人們總說的「綠茶」所指代的行為邏輯 —— 想利用弱來獲得些什麽。

事實上,小紅書上很多貼文都在教人這麽做,比如告訴你在職場上示弱會順風順水、在戀人面前示弱讓對方愛得更深、對crush示弱讓人怦然心動.....

並且還都很喜歡用這麽一句話來總結 ——「高級的獵手,都以獵物的姿態出現」。不得不承認,就總結一種現象而言,這句話是沒錯的。以低姿態的樣子出現,確實可能激發起對方的保護欲、同情心,進而謀得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如果大家都用這種心態去生活,會讓人對別人展現脆弱時產生防備心,不再互相信任,也就給「示弱」進一步汙名化。

-示弱以後,期待對方為自己的弱負責

它聽起來也會很像情感綁架:「我都這樣子了,你還不來照顧我/幫我/陪我?」,這其實是沒有做好課題分離。如何處理自己的脆弱是自己的課題,如何應對我的示弱,是對方的課題。只有自己有義務,為自己的脆弱負責。

因此,即使一些道德、倫理、或者主流價值觀都鼓勵在一些關系中,彼此應該為對方兩肋插刀。但我們不能天然懷有這種期待,覺得自己把事情說出來,就把責任踢給對方。這首先很容易失望,同時也很不負責任。

-懷著「受害者心態」

「受害者心態」的人會認為自己的一切不幸、痛苦都是別人、是這個世界的錯,自己無需負任何責任。自憐、示弱,對於「受害者心態」的人而言,都只是一種獲得解脫的心態。

在「受害者心態」的人眼中,被示弱的那方,只是一個攻擊的靶子,一個發泄的沙包,而不是協助者。這會讓被示弱的人也很無助,並很可能與示弱者一起陷入共同反芻中,導致兩個人都變得消沈。

那麽,我們到底應該怎麽做?

-在示弱時,也告知自己有解決方案

比如:「我現在覺得生活好累,真想你來陪陪我,不過如果你來不了也沒關系,我可以問問張三,或者我去旅個遊散散心也ok的。」

不要把對方置於「這事必須我來」的壓力狀態,更合適的情況是,讓對方作為一個被邀請的協作者,ta來或不來,這個問題都會由你自己來負責。

-註意邊界,不要過度分享

雖然他人並不會因為示弱而評判我們,但沒有邊界的示弱,並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更不可能成為一種人際技巧(尤其是在工作中)。

研究顯示,當人們反復暴露關於自身的負面資訊,朋友會更不喜歡ta,伴侶也不會提供更多支持 (Forest et al., 2014)

一次「好的示弱」,應該是在表達了自己遇到困難的同時,明確地提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不管不顧地一股腦將所有底牌攤開,躺在地上擺爛,等待對方的同情與支援。

-帶著「利他」的心態,不要只一味地索取

這種「利他」倒不是說你在示弱時還想著怎麽對對方好點,要不然這太累、也有點太不近人情了....

只是,我們確實也應該為自己的示弱物件,做一些最基本的換位思考。

比如,如果你在國外閨蜜出差,你失戀了,是不是非要讓對方飛回來陪你喝酒呢?比如,你作為一個順直人,找異性朋友吐露心聲,而對方已經有另一半了,是不是非得要求對方陪你聊到深夜並且秒回呢?

這種「利他」也可以是後置的。比如,這一次,對方很溫暖地陪你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光。下一次,對方如果需要你時,或許你也應該做出積極的回應。

最後

「弱」是一個奇妙的東西。

我們其實都知道、都鼓勵自己愛的人,向自己展示的弱。甚至,即使是自己不認識的人,都會因為露出了「脆弱感」、「破碎感」,而受歡迎。

但另一方面呢,我們總是無法坦然面對自己的弱。如果你也想到這麽一個人,如果你想鼓勵ta,不用一直逞強的,可以 轉發 給ta。

靠近自己的弱,並邀請自己信任的人,一起靠近它,你會發現,那其實是一座通往更好的自我、更好的關系的橋梁。

今日互動

你曾示弱過,或者面對過別人的示弱嗎?

邀請你到評論區分享你的「示弱瞬間」。

References:

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Collins, N. L., & Miller, L. C. (1994).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457–475.

Forest AL, Sigler KN, Bain KS, O'Brien ER, Wood JV. Self-esteem's impacts on intimacy-building: Pathways through self-disclosure and responsiveness. Curr Opin Psychol. 2023 Aug;52:101596. doi: 10.1016/j.copsyc.2023.101596. Epub 2023 May 25. PMID: 37348388.

Forest, A. L., Kille, D. R., Wood, J. V., & Holmes, J. G. (2014). Discount and disengage: How chronic negative expressivity undermines partner responsiveness to negative disclos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7(6), 1013–1032.

本文關鍵詞:示弱、人際關系、溝通

歡迎大家在 KY 帳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點點 在看 ,坦然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