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遊戲

筆墨永存,緬懷逝去的媒體人

2024-04-04遊戲

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讀

又是一年清明時,我們搜集整理了從2023年清明節到2024年清明節前,逝世媒體人的部份名單。

他們用筆墨記錄時代,用鏡頭定格真相,為時代留下了寶貴的銘印。

在這個寄托哀思的時刻,我們深情緬懷他們,向他們致以最誠摯的敬意。

2024年至今

0 1

2024年3月19日,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陸超祺在北京離世,終年99歲。

陸超祺2016年留影。圖源:「錢江說當代史」微信公眾號

陸超祺於1946年進入北大歷史系就讀。1949年1月底,北平胡平解放,陸超祺被選調到【人民日報】當記者。在幾個月後進行的上海戰役期間被派往上海采訪,成為【人民日報】駐上海第一任記者。

1950年韓戰爆發,【人民日報】於當年12月組成一個記者團趕赴北韓戰場前線,陸超祺就在這個記者團裏。

1951年1月,陸超祺跟隨所在的記者分隊越過「三八線」進入漢城,他曾在撰文中這樣回憶 :「跟李莊在戰地當記者,可以得到全面的鍛煉。不怕苦不怕死,冒著美軍的飛機大炮,深入戰壕采訪是一種鍛煉;還有一種鍛煉,是在戰火中寫稿,出手快。」

從北韓戰場回國後,陸超祺歷任【人民日報】記者、編輯、評論員、總編室主任、副總編輯。他的每一個角色都充滿了對新聞事業的熱愛與奉獻。根據【人民日報】原高級編輯錢江回憶,自己非常懷念在陸超祺領導下工作的那段時間。

0 2

2024年2月15日,沈陽日報高級記者、有「中國特稿大王」之稱的李作明,因突發心梗在沈陽離世,享年58歲。

李作明因其在【家庭】雜誌上連續發表傑出作品而被贈予一輛雪佛蘭轎車

李作明在近二十年間,在包括【家庭】【知音】【華西都市報】等各大報刊發表文章千余篇,他采寫的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真實的正能量故事感動了千千萬萬讀者,被譽為「特稿大王」。

李作明對於特稿創作頗有心得。他認為, 特稿選材的最高境界是尋找標誌性新聞,即那些在社會開發中具有時代特色和時代精神的,能夠顯示其典型意義和標誌意義的新聞 。他曾以浙江三門保護古樟的事件為例,生動闡釋了如何捕捉和呈現標誌性新聞。

李作明認為,一個不能感動自己的故事最好別去寫。作者只有對生活,對人類的善良懷著一種發自內心的激情共鳴,才能寫出感人的平民情感故事。

在「平民情感」的采訪和寫作中,李作明還多次為采「平民情感紀實」的主人公捐錢捐物。

03

2024年2月8日,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高級編輯、【新聞愛好者】雜誌副主編施宇因突發疾病,於當日上午在鄭州逝世,年僅53歲。

施宇兼任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廣東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研究員、客座教授。曾榮獲「河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全省期刊界突出貢獻獎」等榮譽和獎勵,並獲130多個省級以上獎項。撰寫的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出版年鑒】【新聞與傳播】等轉載、轉摘、索引等。

04

2024年2月12日,知名媒體人、【中華工商時報】原副總編輯張誌勇去世,享年61歲。

張誌勇同時也是資深財經作家、「中國民營經濟50人談」成員。他的職業生涯幾乎都在和民營企業打交道,這為他長期致力於民營經濟史和企業發展史的研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張誌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民營企業40年】、【中國往事30年——揭幕民營經濟中國式行程】、【有產者啟示錄】、【改革中國——來自傳媒的力量】等。

對於張誌勇的書,中華工商時報曾專門為其發表過文章【三個解放成就了民營經濟 ——讀張誌勇的<民營企業40年>】。文章中這樣寫到:「是什麽形成了歷史的合力?通讀張誌勇的【民營企業40年】,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是思想解放、人的解放、私的解放,有了這三個解放,才有了民營經濟的40年。」

2023年清明節-2023年12月

0 1

2023年4月4日,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謝國明因胃癌逝世,享年66歲。

謝國明,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十三屆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國傳媒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曾獲得第十屆長江韜奮獎、中國新聞獎2006年度一等獎。

1991年,謝國明成為人民日報社夜班編輯。他秉承 「不出錯是‘生命線’,找到錯是‘及格線’,多出彩是‘水平線’」的工作原則,被譽為「黨報把關人、新聞守夜人」。

2000年起,謝國明任總編室副主任,此後參與組織策劃人民日報幾乎全部重大主題宣傳、重大突發事件的報道工作。如2003年的非典、2008的北京奧運會、2008汶川大地震、2015年「九三」閱兵等,他參與設計的重大事件版面安排,經常成為全國黨報的示範,被同行稱為「國版」。

2010年,謝國明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他因時而變、大膽創新,在人民日報積極倡導建立「中央廚房」機制。

2017年,人民日報的「中央廚房」正式投入使用成,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的重要標誌。

回望自己的職業生涯,謝國明曾說: 「能吃苦能吃虧,凡事皆可為;能幹事能共事,才能成大事。」

有人說,新聞界走了一位待人真誠、理性開明的好領導、好師友。

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米博華緬懷道:「驚聞謝國明同誌逝世,十分震驚悲痛。我與國明共事多年,深為他的做事為人的品格所敬佩。他是一位傑出的報人,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務實,業績顯著,一生獻給了人民日報和黨的新聞事業。」

02

2023年4月2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駐印尼首席記者賈建京在印尼雅加逹離世,享年60歲。

賈建京2022年采訪印尼佐科總統

賈建京,1963年生。早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學士。1989年至2006年在中央電視台廣告經濟資訊中心擔任編導,公益廣告作品【反腐敗刻不容緩】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廣告印象獎」一等獎和最佳創意獎。

2006年至2010年在央視香港記者站擔任記者,2010年調任央視駐印尼記者站站長,任首席記者。2006年起在央視網發表博文,連續三年獲該網「央視十大名人部落格」稱號。2015年榮獲央視「標兵記者」稱號。出版了【鏡裏鏡外話南洋】【千島之行,始於鏡下】等書籍,受到廣泛好評。

賈建京用文字記錄下自己曾經的足跡,這些足跡遍布南亞各國,但他 從不因為某個國家富有而盲目崇拜,也從不因為某個國家貧窮而心存成見, 在他筆下只有客觀對印尼的描述和真實的表達。

03

2023年4月25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南方日報社總編輯鄭廣寧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54歲。

2020年1月,【飛越廣東】新聞創新傳播研討會舉行,談到節目的創作過程,時任廣東廣播電視台總編輯的鄭廣寧表示,融媒體時代,既要避免「受眾過了河,媒體還在摸石頭」的尷尬,也要避免落入自說自話、自娛自樂的誤區。 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新聞宣傳必須要既能體現黨和政府的主張,又要讓觀眾喜聞樂見、反映人民心聲。

04

2023年5月24日,西安商網董事長、總編輯宋海龍因病逝世,年僅44歲。

宋海龍是陜西省文化傳媒界、社會公益界優秀人士,他曾擔任新西部雜誌社副社長、西安商網總編輯,發表了一批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聞報道,多次獲陜西新聞獎,在全國新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曾出版新聞作品集【永恒的執著】。

在宋海龍從事新聞工作二十余年來,見證、參與了媒體融合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他為陜西省文化傳媒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

宋海龍生前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他創辦的「西安商網」自上線以來,策劃了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累計為社會捐贈款物近百萬元。曾先後策劃組織「我給農村孩子捐本書」、「西安商網攜手文化名流為貧困兒童潑墨獻愛心」、「情系教育冬送溫暖愛心捐贈走進農村基層」、資助貧困大學生、設立「西安商網獎學金」等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累計為社會捐贈款物近百萬元。

宋海龍帶領的西安商網團隊在2021、2022年連續兩年榮獲「西安市慈善會優秀先進單位」,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0 5

2023年6月1日,解放日報社原黨委書記、總編輯王維逝世,享年103歲。

王維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先後在解放日報工作了約30年。 他曾說:「我這一輩子,要算和解放日報關系最深。」 在王維心目中,辦報紙是世界上最好的職業。

在他擔任解放日報領導期間,解放日報屢出各類有影響力的報道,發揮了黨委機關報引領與論的先鋒作用。

王維十分強調黨報的群眾工作。他曾親自分管群眾工作部,堅持每天閱讀讀者來信,批寫處理意見,從中發現典型案例,並開展討論和報道。

時任解放日報群眾工作部主任的俞遠明說。「大家繼承王維同誌開創的事業,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後來又專門做了來信摘編,印成內刊送領導參閱。」王維的新聞理念和工作作風觀念能穿越時間,歷久彌新。

曾任解放日報北京辦事處主任的狄建榮懷念道: 「王維同誌很早參加革命,長期從事黨的新聞宣傳工作,他一生忠於革命忠於黨,始終熱愛新聞事業。」

「跨千重山水負任負屈負險,逾百歲春秋懿德懿範懿行。」 巨幅挽聯濃縮了王維同誌的奮鬥一生。

06

2023年6月4日,泉州廣播電視台閩南語節目部頻道創辦總監、高級編輯戴泉明去世,享年70歲。

1987年11月戴泉明由部隊轉業到泉州電視台工作,采編播出新聞、專題5000多條(部),其中在中央電視台播出300多條(部),在福建台播出900 多條(部)。

1994年戴泉明負責策劃創辦以新聞輿論監督為特色的評論節目【周末報道】,該節目創下覆蓋泉州地區電視媒介收視率 的新紀錄,是泉州新聞界唯一入選【中國新聞年鑒】的名牌欄目。

1998年 戴泉明 負責策劃、創辦了福建省第一個現場庭審直播節目【現在開庭】,成為當地群眾學法、懂法的重要渠道,先後有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美國華僑日報】等20多家海內外媒體采訪報道。

07

2023年6月30日,中國新聞社原副總編輯兼廣東分社社長符國柱因病逝世,享年90歲。

符國柱出生於1933年12月26日,籍貫海南省文昌縣。1958年3月任中新社廣東分社記者,後調廣東省直機關工作。調回中新社後,1984年12月派駐香港分社,1985年2月任香港分社社長。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任中新社副總編輯、廣東分社社長。1994年1月退休。

中新社總社致電慰問符國柱家屬,稱贊他對中新社國際傳播事業和僑務、涉港、涉台宣傳做出開拓性貢獻。

08

2023年8月1日,著名攝影師、原【中國青年報】記者鄭鳴離世,享年66歲。

鄭鳴除了媒體人的身份之外,還曾擔任過紀錄片導演,新聞攝影代表作有【望長城內外】【倒閉後的滋味】等,紀錄片代表作有【往事歌謠】【重返駝峰】【楊麗萍的舞蹈藝術】【半個世紀的愛】等。

1986、1987、1988年,他曾連續三年當選「全國十佳新聞攝影記者」,是中國新聞攝影改革的代表性人物。

鄭鳴曾在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演講時,講述了攝影思維的自我意識與訓練: 「我們應該強調並重視紀實攝影對於歷史的記錄作用,對未來的啟示作用和定格作用。要努力使自己所記錄的事物成為未來社會發展所留下的清晰符號。」

作家阿城曾在【在遠處看鄭鳴的新聞攝影】中這樣寫道鄭鳴的照片:「鄭鳴更多的是攝影「人民大眾」,加引號兒是因為人民大眾在形象上以往一直有個標準,從喜曬豐收糧到捧讀紅寶書,鄭鳴拍的都是引號以外的,往學術上扯,鄭鳴有他自己的決定瞬間。」「鄭鳴的作品有新真實主義攝影美學的特征,但不純粹。」

09

2023年9月2日,重慶之聲新聞主播李林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年僅42歲。

李林是重慶廣電集團 (總台) 重慶之聲FM968主持人,作為資深的廣播節目主持人,李林主持的節目深受聽友的喜愛。

9月3日,中播網官方微博發文悼念: 「李慶的聽友喜歡稱呼他‘李將軍’,從業生涯二十載,性格豪爽,為人真誠,謙遜低調。他的離去,是重慶播音主持界的損失。人生不易,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珍愛身邊的親人朋友。」

「重慶廣播電視總台」微信公眾號2021年5月曾刊文【重慶之聲李林:不想做劍客的廚師不是好主持人】介紹:「18年間,從【笑口常開】【老師來了】【李將軍英語時間】到【走遍重慶】,再到現在大火的【邊聽邊看】,不同定位、不同領域、不同語言的節目,‘李將軍’用他的專業與敬業,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跨度的可能性。」

10

2023年9月5日,深圳體育健康頻道主持人常賓因病不幸猝然離世,年僅43歲。

常賓生長於天津,求學於武漢,在體育主持領域有著廣泛的知名度,是深圳體育頻道的主持人,曾經在深圳足球俱樂部工作,後來加入了廣電集團,為廣大球迷所熟知。在工作中,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具備出眾的才華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榮獲了多項國家、省市級新聞獎項。

有網友留言到: 「常老師曾在天氣炎熱的下午,舉著攝影機連續拍攝沒停過。」

在去世前20天常賓仍在工作,關心球隊情況,詢問球隊動向。他以專業和敬業的態度履行自己的工作責任,向觀眾們展示了一名優秀主持人的職業素養和堅韌精神。

11

2023年10月7日,山西日報社原社長、副總編輯郭全盛在太原逝世,享年90歲。

郭全盛1951年1月參加工作,195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於1990年4月至1994年9月擔任山西日報社長一職。

12

2023年 10 月10日,商丘廣播電視台記者劉瑩允浩因突發心梗去世,年僅41歲。

早在2019年,劉瑩允浩在網上辦理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一生樂於助人的他,想在自己走後也能幫助有需要的人。他就簽下了人體器官捐獻誌願書,遵照他的遺願,鄭州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其家屬的協助下,完成了角膜和遺體捐獻。

劉瑩允浩的妻子記得丈夫曾跟她提過捐獻遺體的想法:「 他說,人走了,除了一捧骨灰,啥也沒留下,(遺體)捐出去,最起碼對社會有用。」

鄭州紅十字醫用組織庫中心工作人員蔔國偉表示:「劉先生是在過世以後無償捐獻了眼角膜和遺體,他的眼角膜在 10 11 號已經成功地移植給了兩名患有角膜病的患者,手術都非常的成功,然後他的遺體也是捐贈給學校作為教學使用。」

13

2023年10月12日,浙江日報社原總編輯江坪因病醫治無效在杭州逝世,享年90歲。

2022 11 6 日,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共同舉辦江坪同誌從事新聞工作 70 周年座談會,出席座談會的江坪同誌。圖源錢江晚報

江坪是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人,1949年10月參加工作,195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新中國第一代新聞人, 從學徒到報社總編,70余年來他始終秉持「新聞推動社會進步」的理想信念 ,不斷磨礪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當浙江日報總編輯時提出「辦報要心向讀者,情系萬家」的辦報理念,還曾在采訪中寄語新一代媒體人要有「四個子」,即赤子之心、竹子品格、釘子精神和輪子精神。在將近90歲高齡之際,他還出版【隨感錄】【生活的果實】等作品集,

14

2023年10月25日,【天津日報】原總編輯魯思因病逝世,享年96歲。

魯思先生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天津日報】編輯、記者、編委、副總編輯、總編輯,天津市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團委員。

15

2023年11月3日,原西安晚報社總編輯李凡因病逝世,享年91歲。

16

2023年11月7日,【中國青年報】創辦初期記者、編輯謝昌逵去世,享年95歲。

謝昌逵是湖南漢壽人,青少年研究學者,是【中國青年報】第一代記者,曾在【中國青年報】擔任專職記者十年,後任中國青年社會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青少年研究室主任、【青年研究】主編等職。

17

2023年11月17日,著名集報家、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首任會長、【中國集報資訊】原總編輯羅同松因病去世,享年91歲。

1982年,羅同松從軍報轉業進入【人民日報】繼續任記者,後任【人民日報】高級編輯。1993年,從人民日報社退休。

1995年,一生從事新聞事業的羅同松先生,受全國集報愛好者的委托,擔起了向民政部門申報「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資格的使命 ,羅老歷經8年的努力,當時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民政部等多個部門,於2003年7月1日分別頒發檔,批準成立了「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集報終於有了名正言順的全國性組織。

18

2023年12月8日,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張虎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5歲。

張虎生,筆名張馳,山西省靜樂縣城關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1960年8月參加工作,198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是中國經濟報刊協會第四屆理事會會長,中國經濟傳媒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名譽會長。

寫有訊息、通訊、特寫、隨筆、論言、學術論文、文藝評論、理論文章等不同體裁的作品,曾多次獲得特等獎、一等獎。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張虎生常以「記者」身份自居,自言 「這一輩子就想學新聞,幹新聞」。

19

2023年12月24日,【編輯之友】前主編孫琇因病去世,享年78歲。

孫琇1945年1月出生,1985年進入山西人民出版社工作,即參與雜誌的編輯工作。1994年至2001年,歷任本刊常務副主編、主編。

【編輯之友】雜誌社發文緬懷:其本人既是編輯出版學理論的倡導者,也是實踐者,發表過一批頗具見地的探索文章,出版有【編輯如是】一書,參與創辦【中國編輯】雜誌。退休之後,依舊從事編輯教學活動,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理論傳授給後學。

本文綜合自:澎湃新聞、深藍財經、中華工商網、百度百科、正觀新聞、中華網陜西頻道、中新社廣東、江南都市報、商丘新聞網、財新mini、浙江日報、【編輯之友】、人民日報海外版

主編:劉娟

排版:汪欣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