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遊戲

80後文字記者轉攻視訊,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2024-07-16遊戲

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讀


融媒體時代, 視訊生產成為必備技能, 不少文字記者主動轉型。

現任澎湃新聞調查新聞部總監陳興王就是從文字記者轉攻視訊的,他主動學拍攝、做剪輯,近幾年不僅生產出紀錄片、特稿、Vlog、互動式H5等多樣的全媒體報道,還獲得了 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他是 如何做到的?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作為80後新聞從業者,我經歷了紙媒的鼎盛和衰落,見證了新媒體轉型的百花齊放,從一名文字記者學拍攝、做剪輯轉型成了一名視訊記者,而今仍在成為優秀的全媒體記者道路上奮勇前行。

身處媒體融合大潮之中,我認識到,全媒體時代留給記者奔赴現場的時間越來越緊迫。「越澎湃,越冷靜」,挑戰越是艱巨,全媒體記者越應該冷靜應對,不斷奔赴現場,記錄每一個重要的瞬間,為受眾帶來更紮實、更生動的報道。

到現場去,讓報道更真實鮮活

「到現場去,讓報道更真實鮮活。」這是我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要求。

榮獲第29屆中國新聞獎融合創新一等獎的報道【海拔四千米之上】,便是我與同事們創作於2018年9月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大型采訪。這次也是我第三次去青藏高原采訪。

在海拔4767公尺的昆侖山口,雲霧像瀑布一樣綿延數公裏翻過山脊傾瀉而下,不遠處冰雪覆蓋的玉珠峰映著朝陽,「金頂」若隱若現。從索南達傑保護站向可可西裏腹地行進,卓乃湖潰決後形成的新生湖像一顆碧綠的寶石鑲嵌在高原天地之間。美景令人震撼,但報道的任務容不得我們過多留戀。

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澎湃新聞傳統文字記者參與共創大型全媒體報道的一次嘗試。澎湃新聞投入了30多人的團隊,其中半數記者是紙媒時期的文字記者,他們也開始拿起攝影機站在了鏡頭前,歷時三個多月,形成了集文字、視訊、直播、360全景互動H5於一體的全媒體報道【海拔四千米之上】。

在這次大型融媒采訪之前,記者在各自領域磨煉著全媒體技術。 2016年初,我開始學習視訊拍攝、剪輯。此後近三年時間,每一次出差采訪我都會帶上無人機、攝影機等拍攝裝置。在采訪過程中,我會帶著剪輯思維,整理好初步拍攝指令碼,全程采訪以視訊為主,先剪好視訊再寫文字稿。視訊和文字呈現方式不同,帶給觀眾和讀者的感受也不同,視訊更註重鏡頭語言表達所帶來的現場視覺沖擊,文字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實作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縱深表達。

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前我們是沒有國家公園的。國家公園是什麽?該怎麽建設?要建成什麽樣?這些都是全民關心的問題,也是世界關心的問題。采訪前,我們所未知的也是民眾所關註的。正是帶著這樣的思考,讓【海拔四千米之上】這個看似鴻篇巨制的報道,處處體現出它的細致和精美、真實和質樸。報道的每一個文字、每一幀畫面都是來自三江源實地采訪的一個個現場。

【海拔四千米之上】部份視訊作品

為了近距離記錄下藏羚羊穿越青藏公路的畫面,我操作著無人機,與五道梁保護站的隊員們一起蹲守在五道梁保護站附近的青藏公路與青藏鐵路。這裏是藏羚羊遷徙的必經之處,每年8月底到9月初,數萬只藏羚羊完成繁育從可可西裏卓乃湖腹地開始回遷。

「來了來了,這次估計有2000多只。」保護站的隊員透過監控發現一群藏羚羊正往青藏公路奔來。隊員們快速將兩端的過往車輛和人員攔停,為藏羚羊騰出了一條遷徙通道。領頭的藏羚羊第一次走到青藏公路中間,可能因人群的說話聲驚擾,又退了回去。汽車熄火,大家努力屏住呼吸,但頭羊第二次嘗試穿越依然失敗。隊員們再次給身後的人群強調「不要出聲」。約半個小時後,頭羊再一次朝著青藏公路走來,「過去了、過去了。」隊員們壓低了聲音說道。一段鮮活的現場視訊有了!

這是我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看到藏羚羊穿越青藏公路,也為之欣慰如今人類能與它們和諧共處。我當時操作的無人機盤旋在50公尺的空中,盡量透過高度來拉低無人機的聲響,以免驚擾這些怯生生的「精靈」。結合20世紀80年代之前數以萬計的藏羚羊慘遭盜獵分子非法獵殺、索南達傑等保護者付出生命的新聞背景,報道更加立體。

短視訊平台的興起,讓「人人都有麥克風」變成「人人都有攝影機」。以前講「無圖無真相」,現在是「無視訊無真相」。峰頂雲瀑、碧綠湖泊、藏羚羊遷徙,在采訪現場,我對中國國家公園建設之於世界的意義有了更深的感觸。同事笑稱「播出10分鐘、爬山4小時」,這些在第一線風沙中磨礪出來的新聞素材,為制作極致的產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於觀眾和讀者的疑問,我們用動靜相宜、富有沖擊力的視訊與文字一一解答。團隊幾近「飽受折磨」的創作過程,最終帶來了全網點選量破億的大流量。

記者永遠不能失去奔赴現場的勇氣與熱情。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一個新聞事件發生後,一些媒體坐在電腦前、電話前就能遠端做「新聞調查」,為了搶先發、博流量對一些網紅、博主無底線自導自演的虛構視訊不加嚴格核實就釋出,難免淪為虛假資訊的傳播者。如「秦朗丟作業」事件、「某網紅直播遭綁架」事件,最後都被證實是自導自演的鬧劇。

全媒體時代,留給記者奔赴現場的時間越來越緊迫。此處參照澎湃新聞2017年三周年慶時的Slogan:「越澎湃,越冷靜。」資訊大霹靂,更應該冷靜應對,始終保持對新聞真實性和公正性的堅守,不斷奔赴現場,記錄每一個重要的瞬間,為讀者帶來真實、生動的報道。

積極擁抱傳播形式與渠道的多元化

從文字記者到視訊記者,我能做的不僅是掌握和嘗試新的技術和手段,比如現在火熱的AI運用,更要在追求文字報道深度與廣度的同時,從思維到行動積極擁抱傳播形式與傳播渠道的多元化,錘煉使用者思維。

新聞作品呈現形式的多元化,不僅是為了適應傳播介質從報紙到手機移動端的變化,也為後期適應不同平台多渠道整合傳播作了鋪墊。2018年,我們就提出了「漫遊VR,極致體驗」。比如,【海拔四千米之上】H5產品就使用了視訊(普通拍攝+航拍+延時拍攝)、360全景圖片、定點VR視訊、漫遊VR視訊、互動熱點、交叉嵌合等方式,移動端封面采用了隨機開啟可變技術,實作了多種技術和表現形式的大融合,讓受眾可以享有不同的選擇和極致體驗。

又如,在采訪三江源後,2022年至2023年,兩路記者連續兩年先後前往祁連山冰川、四川達古冰川、新疆河源一號冰川、海拔6530公尺的珠峰絨布冰川,對國內冰川保護狀況進行了關註和報道。過去五六年,中國冰川已經消失了8310條,保護冰川勢在必行、迫在眉睫。當然,報道高原冰川保護,有一部份原因源自我個人跟隨專家攀登玉珠峰冰川後產生的極大興趣。在玉珠峰雪山下,我跟隨冰川研究專家蒲健辰教授攀上了海拔5200多米、有70萬年歷史的冰川。

要想順利將文字、圖片、視訊深度融合,需要付出更多的激情與耐心。

首先,采訪工作需要更加細致、周密。 在經歷了2022年史上最炎熱的夏天之後,2023年初,我就提前安排同事與冰川專家對接,經過3個多月的準備,於2023年4月15日至6月10日跟隨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考隊,登上海拔6530公尺的珠峰絨布冰川,記錄極限環境下的艱難科考與氣候變遷對冰川的顯著影響。從珠峰大本營到海拔6530公尺的珠峰絨布冰川鉆取冰芯區域紮營,采訪團隊挺過了暴風雪,克服了高海拔酷寒環境下的高原反應,最終形成了10篇深度文字報道、2部紀錄片、27條Vlog、1組精美海報以及H5互動融媒體報道。

特別是在H5互動式融媒體報道中,我們透過動畫即時跟隨記者和科考隊在珠峰的行進路線,循序漸進地呈現了整個珠峰冰川的科考過程,向全球展示了中國在保護冰川方面做出的不斷努力,以及給全球保護冰川、研究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意義和價值。

其次,要敢於放棄「常規」,不斷提升互動的力量。 創新容不得絲毫停滯。和2018年【海拔四千米之上】報道相比,我們在視訊和H5的表現形式上做了調整。

視訊方面,我們采取「短+長」的方式,捲動釋出短視訊Vlog,漸進式地每天呈現前方記者攀登珠峰的動態進展。深度文字報道是必須的,微紀錄片是標配,再加上做圖集、海報,還需要打造一些適合當前傳播的新產品。Vlog短視訊形式適合在短視訊平台上傳播,每天做一個視訊日記即時釋出更新,以保持我們此行的關註度和熱度。在H5的制作中,透過和設計老師不斷溝通,放棄了原有的將所有文字、視訊以及現場360全景視訊全部統在一個H5裏的做法。

這種做法雖然在幾年前頗受歡迎,且能夠透過一個H5呈現整個系列報道的方方面面,但這種呈現形式往往會疊加二級頁面,觀看或閱讀起來相對繁瑣,如果受限於網路環境,開啟或閱讀、觀看起來也容易卡頓。

最後我們選用了更為簡潔的呈現方式,對10篇深度稿件進行精簡重組,把原有的微紀錄片再進行拆解簡化,按照整個科考流程,讓文字和視訊、動畫嵌入一個H5裏,並采用單頁面滑動式呈現,讓讀者有互動式的觀看體驗。

【珠峰冰川密碼:來自海拔6530公尺的氣候警鐘】

【天山1號冰川,正離我們遠去】

再次,堅持打造文字報道的深度與廣度。 首篇報道【珠峰冰川密碼:來自海拔6530公尺的氣候警鐘】,全面呈現此次冰川科考的歷程、面臨的挑戰,並透過科考隊的研究探尋珠峰冰川消融與氣候變遷之間的關系,透過鉆取透底冰芯來解碼數千年來的氣候變遷狀況以及冰川消融加劇給全人類帶來的影響。

另一篇深度報道【天山1號冰川,正離我們遠去】中,報道了研究人員的發現——如果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天山1號冰川這一世界上距離大城市最近的冰川或許會在50年後消失。這些報道以紮實的采訪、第一手的現場觀察、無可置疑的數據,敲響了氣候變遷的警鐘。

新聞內外,我們仍需有所為

在一些災難事件報道中,媒體除了傳遞、釋出及時準確的資訊,將報道與公益結合,為身處災難中的群眾辦一些力所能及的實事,也是現場報道的一種延展。

長期以來,無論是我自己還是澎湃新聞同事,在諸如地震、洪災等現場采訪中,時常能接觸到一些受災群眾出現物資短缺或其他的求助需求。於是我們開始探索將現場報道進行延展,一方面快速聯動技術部門開通求助平台,收集災區群眾的即時需求,對接相關部門幫忙協調解決;另一方面,主動聯系慈善機構,聯合發起為災區募捐活動,利用媒體自身影響力擴大傳播度,讓更多人看得到、能參與。

比如,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造成積石山縣與相鄰的青海省海東市三個縣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受災。在上海市民政局的指導和支持下,澎湃新聞聯合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共同發起「馳援甘肅等地區抗震救災」專項行動,接受社會捐款捐物。

這樣的嘗試,早在2021年7月中下旬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就曾啟動過。當年,澎湃新聞派出5路記者前往河南鄭州市區、新密市、鞏義市、中牟縣、安陽市展開防汛救災采訪,累計發回稿件百余篇。

報道中,澎湃新聞記者註意到,因為洪水來得突然,不少群眾緊急轉移,導致一時間生活物資缺乏、食宿面臨困難;另一方面,在轉移過程中不少群眾與親屬失散,甚至有親屬被洪水沖走失聯,求助、尋親資訊不斷。澎湃新聞為此專門安排技術團隊介入,快速開通了尋找失聯者和河南洪災求助兩個求助登記通道,捲動更新洪災中失聯人員的尋找進展,即時連線幫助災區群眾解決食宿、物資等各方面的求助需求。

此外,為幫助解決災情中群眾遇到的生活物資困難以及助力災後重建,我和同事第一時間協調聯系公益機構、籌款平台等,於2021年7月21日、22日分別與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愛德基金會,在聯勸網、騰訊公益等平台聯合發起上線「防汛救災馳援河南專項行動」「馳援河南災後重建專項行動」兩個互聯網公募籌款計畫,共為災區募集到善款1063萬余元。

「防汛救災馳援河南專項行動」

兩個專項募捐行動的海報和稿件釋出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其中,「馳援河南災後重建專項行動」僅用2天就完成了608.6萬元籌款目標,12萬余人次參與捐款,是近年來籌款速度最快的互聯網公募計畫之一。特別是在7月23日晚高峰時段,募款金額以每分鐘超過1萬元的速度增加。「防汛救災馳援河南專項行動」僅透過線上募捐就收到愛心人士捐款454.9萬余元。

計畫執行主要分緊急救援和災後重建兩個階段。緊急救援階段以支援搶險救援裝備、食物與飲用水、一般生活用品、消殺用品四大類為主;災後重建階段,計畫為受災較重的5個村莊重修給水排水設施,升級供水管網,合理規劃流域水迴圈,實作水資源綜合利用。

「馳援河南災後重建專項行動」

從開通尋找失聯者和河南洪災求助兩個求助通道,到聯合公益機構為災區發起募捐,這是新媒體超越新聞報道踐行為群眾辦實事的一次新的嘗試和示範。我們不僅是災難報道中的記錄者,還成為參與者,參與到救災、救助的實際工作中去,幫助災難中的群眾解決一些現實困難。

這既是新聞報道,更是直接公益行動。澎湃新聞以主流互聯網媒體身份聯合公益機構發起募捐,大大增強了公益募款行動的公信力、權威性和透明度,可以更快速地為災區募集到資金和物資。在整個過程中,澎湃新聞還采取了多種宣發傳播策略,透過制作海報、刊發募捐指引稿件,擴大募捐計畫的傳播圈和影響力,呼籲更多人一起將滴水愛心匯聚成泉湧,幫助災區群眾共渡難關。這個計畫也有幸入選了中國新媒體公益2021十大優秀案例。

陳興王,現任澎湃新聞調查新聞部總監。從事新聞工作14年,先後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一次,上海新聞獎一等獎三次、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三次。2019年,參與拍攝采寫的【海拔四千米之上】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上海市新聞獎一等獎;【「邦瑞特」等生發神藥虛假廣告系列報道】榮獲上海新聞獎二等獎。

2022年至2023年,先後發起【零攝氏度之上】【逐冰而上】兩次冰川保護專題報道,團隊走進天山1號冰川、珠峰絨布冰川,形成了2部中長視訊紀錄片、10篇特稿,以及Vlog、互動式H5等全媒體報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全媒體探索」, 作者陳興王: 現任澎湃新聞調查新聞部總監

原文刊於【全媒體探索】2024年6月號,原標題為【全媒體時代,我們更需要不斷奔赴現場】

主編:劉娟

編輯:陳瑩

值班編輯:蔣婷婷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