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遊戲

穆青、郭超人都數易其稿!好作品都是用心改出來的!

2024-04-09遊戲

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 讀


寫詩有所謂三個境界之說,新聞作品也有境界高下之分。好的新聞作品可以歸納出三重境界,精準表達、精練表達、精美表達。精編細改耐心打磨稿件,才能做出好的新聞作品。下面就跟小茶一起來看看好文章是怎麽磨出來的吧!

好稿不厭改

有經驗的記者知道,所有稿件在出手之前都有修改的余地。

一位新聞工作者曾感嘆:哪有什麽一氣呵成、一揮而就、妙語連珠, 所有好作品都經歷過嘔心瀝血; 每一篇稿件的成功都有一個筆力提升和制作過程的精致化。正所謂好文章,是苦心編改打磨出來的。

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米博華先生談到評論文章修改時說:「修改有時比寫作更重要。‘一筆準’,落筆字字珠璣,誰也吹不起這個牛。一個作者不斷地修改自己的文章是個好習慣,說明他有求深求準、求新求美的追求。修改的過程是昇華思想、修煉內功的過程。改得越苦,功力越有長進。思路欠通要改,表達不準要改,文字啰唆要改,句子太長要改,改而後讀,讀之不上口還要改。越改越好,那是一定的。」

新華社記者披露,2018年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作品【中國反貧困鬥爭的偉大決戰】(新華社稿件)策劃采寫一年,修改了三個月;2013年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作品【「三西」扶貧記】(新華社稿件)修改了12遍。

當下的新聞獎作品是這樣,大師級的新聞前輩寫稿也不例外。

新華社高級記者周德廣曾和我說起過,他1965年在新華社國內部做發稿幹事的時候,幾次幫著送印廠打印穆青等3人采寫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修改稿。這篇稿件穆青先後改了7遍,打印了7遍。7遍下來,原稿「面目全非」,稿件越改越精,當新華社播發出來後便轟動全國,無數人含淚閱讀、聆聽。這篇名作讓他這個年輕記者懂得,哪有什麽一揮而就,好稿件一定是精心編改打磨出來的,這也正是新華社的專業精神和優良傳統。

高水準架設通向好稿的雲梯


當然,光有耐心修改打磨稿件的工匠精神,還不是產出好稿的全部,關鍵看你是以什麽樣的水準標尺去架設通向好稿的雲梯。

客觀上,認真修改打磨稿件,體現的是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質、理想情懷、知識水平、文化修養和專業功底,歸根到底折射的是采編人員對人民的感情、對職業的忠誠。

新華社前社長郭超人在【在寫作技巧的背後】(【喉舌論】1998年9月新華出版社出版)一文中曾專門講了他三易其稿以期體現新聞稿件時代精神的過程。現將他這段文字敬錄於後:

我有這樣一次親身的經歷:西藏平叛改革以前,廣大農奴和奴隸普遍使用原始的木制農具生產,平叛改革以後,黨中央和國務院向西藏農村供應了100多萬件新式鐵制農具,使西藏農業生產的面貌煥然一新。 這當然是件很重要的事實。

但是,怎樣才能把這件重要的事報道好呢?這就涉及究竟怎樣認識它的意義的問題。我在寫第一稿時,把著眼點放在黨和政府對西藏人民的關懷上,同時也寫到西藏人民對黨和政府的深情感激。這不能說不是一種寫法,但是自己很不滿意。

寫第二稿時,我換了一個角度,重點突出100多萬件鐵制農具對西藏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並參照了許多地方糧食產量增加的數位作為證據。看來看去,自己仍然感到沒有寫到點子上。第三稿,我把一、二稿的主題思想拼湊在一起,既講黨和政府對西藏人民的關懷,又講鐵制農具對西藏農業生產的促進。這一稿內容比較豐滿了,但仍未跳出就事論事的圈子,雖然也涉及事情的意義,但都是表面的缺乏思想深度。

這篇總共不過幾百字的稿子,卻使我苦惱了很長時間。但我沒有灰心,堅持不斷地進行思索。漸漸地越想越深,終於我找到了這件事實最重要、最本質的內涵:按照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觀點,人類歷史是在社會生產力同社會生產關系不斷統一又不斷矛盾中前進的。生產力總是走在生產關系的前面,成為最活躍的方面。而生產力的發展又首先表現為生產工具的革新和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說,西藏農村大批使用新式鐵制農具,改變了過去使用原始木制農具生產的極其落後的狀況,標誌著西藏社會在推翻農奴制度以後出現的歷史性的飛躍。用一句簡潔的語言表達,就是一個舊時代的終結,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我認為這才是西藏農村出現100多萬件鐵制農具的深刻意義之所在。按照這個思路來寫,結果稿件的字數雖然並未增加,但分量卻大不一樣了。

由此可見,當初步的采訪、寫作已經完成,編改過程就成為進一步提升稿件品質、「溫度」和思想深度的關鍵。

「三有」佳作的三重境界:精準表達、精練表達、精美表達

記者的眼界決定稿件的境界。

寫詩有所謂三個境界之說,好的新聞作品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我在長期的新聞工作實踐中體會到,大凡「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三有」 新聞佳作也可以歸納出三重境界,這就是:精準表達、精練表達、精美表達。精編細改耐心打磨稿件,說穿了,就是追求此三重境界。

(一)精準表達:用詞準、不渲染

準確是使用詞匯的起碼要求,新聞稿件中的語言詞匯應該準確無誤地表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新聞事實和思想。

密蘇裏大學的寫作教程中說,新聞報道要客觀地、正確地報道新聞事實,就必須在豐富的詞語中選擇最準確的詞,恰如其分地、毫不含糊地寫出我們報道的事實,包括新聞事實的時間和數量都要給人以明晰精確的印象。

該教程強調,一切優秀作品都應具備五個特點:用詞準確、清晰、與內容相適應的節奏、用過渡詞句或段落把讀者從一個思想引入另一個思想、對讀者有感染力。

新聞報道,講的是真實事實,寫法是記錄、陳述,最忌誇大其詞、肆意拔高、任性渲染。曾幾何時,在我們的新聞報道中,那些「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大幹快上」「彎道超車」一類的形容詞頻頻出現,人們習以為常。其實,當記者使用這一類詞藻時,可能他采訪積累的有用素材已窮盡了。

渲染拔高問題,是媒體記者容易犯的通病。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寫過,有一家報紙在報道她的大學畢業典禮時刊登了這樣一條訊息:「這天畢業典禮的禮堂裏擠得水泄不通,當然每位在場的同學都會接受畢業證書,但來賓們的目光焦點卻集中在一位學生身上,她就是美麗、成績優異卻眼盲的海倫·凱勒,長久以來不辭辛勞協助這位少女的沙莉文老師也分享了她的榮譽。當司儀念到海倫·凱勒的名字時,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位少女不僅以優異成績學完了大學所有課程,而且她在英國文學這門課上的表現更為傑出,因此博得了師長同學的交相贊譽。」

海倫·凱勒說:「沙莉文老師十分高興我能夠在英國文學這門課上得到高分,這完全要歸功於她。可是,除了這兩點事實外,報紙上的其他報道都是一派胡言。當天的來賓並沒有記者報道的那麽多,專程來參加我畢業典禮的朋友僅五六位而已,最遺憾的是母親因為生病未能參加我的畢業典禮,校長只是做了例行演講而已,並未特別提到我和沙莉文老師。不僅如此,其他老師也沒有特別過來和我打招呼。另外,在我上台領畢業證書時,並未出現如報紙上所說雷鳴般的掌聲。總之,畢業典禮並沒有像報紙上形容的那樣盛大空前。」

想當然、找噱頭、誇大、渲染以吸引受眾眼球,總有人能看懂一些媒體人筆下的伎倆。

為了吸引眼球,作者和編輯常常會在標題和導語中絞盡腦汁,使盡全身解數。我2005年年初撰寫的【追求準確】一文中曾寫道:「標題和導語集中反映著稿件的核心內容和最精華部份,一旦失準,全篇失色。

甘肅讀者王增仁曾反映,某媒體2004年11月7日頭版刊登的【反美武裝圍魏救趙,薩邁拉城血流成河】,標題中‘血流成河’渲染過分。從文中看,該城的爆炸共造成37人死亡,62人受傷。這些死亡人數還不至於出現‘血流成河’的景象。檢視11月6日新華社國際通稿原文,此稿標題是【伊拉克薩邁拉市連環爆炸造成近百人傷亡】,稿件內容沒有‘血流成河’一詞,而且這些死傷人數是當天幾個不同地方不同時間多次爆炸造成死傷人數的總和,也就是說死傷的近百人並非集中在一個地方。

所以讀者認為標題渲染過分。這說明,讀者對新聞事實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在新聞報道中常常有這種情況:記者采寫的稿件,內容是準確的,對事實的描述是恰當的,但見報後一個過分渲染甚至聳人聽聞的標題,讓讀者大跌眼鏡,讓作者誠惶誠恐。如果是批評性、問題性報道,作者十有八九要上‘被告席’。

因此,我們在制作標題、編寫導語時更要時刻註意按照馬克思所說的‘根據事實來描寫事實’,而不能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來描寫事實。」

(二)精練表達:思路清,篇幅短

精練表達是新聞寫作的又一境界,而精練表達的前提是思路清晰言之有物,文字幹凈篇幅簡短。

前述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講的五條寫作技巧有一條是「清晰」。強調記者在寫出每個字之前,應該想到下述三個簡明規則,使用簡單句,正確運用語法,思路要清楚。我理解,就是句子簡短,語法嚴謹,思路清楚。

美國名記者、普利策新聞獎兩度獲得者唐·懷特黑德說:「新聞寫作中最困難的部份是什麽?清楚明了!要寫出一篇讓讀者明確無誤了解你所要說明之事的稿件,這比做什麽事都更困難些。我雖然也搞了40年的新聞報道工作,但是我現在仍然感到自己還在為實作清楚明了的目標而奮鬥。而我懂得:清楚明了只有在把新聞寫得簡明扼要時才能實作, 而要做到簡明扼要卻並非易事。」

唐·懷特黑德的經驗和體會說明,清楚明了和簡明扼要相輔相成。新聞作品,要力戒篇幅冗長。思路清楚明了、語言簡約節制、文字簡明扼要,這樣的新聞作品自然符合「刪繁就簡」篇幅精短的要求。浙江大學原副校長鄭強在一次演講中對同學們說,我希望你們簡單一些、純潔一些、自然一些。做人如此,寫文章何嘗不是這樣呢!

20世紀80年代中期,新華社老社長穆青倡導寫短新聞,一時間短新聞寫作在新華社系統和全國新聞界迅速唱響。在我的記憶中,新華社從來就不提倡各駐地分社記者寫「長篇大論」,訊息稿千字以內、通訊特寫類不超過2500字,就是供領導層決策參考的內參稿件一般也不能超過2000字,否則,要層層報批。

精練表達,考驗的是筆力水準;言簡意賅,歷來是文人追求的寫作境界。今天的網民有一句頗帶調侃的話:「字少事大」,也是一種佐證。

魯迅先生在復北鬥雜誌社一封信裏曾列舉了八條寫文章的規則,其中有一條就講道,「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2006年三峽大壩建成時,我和同事張先國采寫了一條僅有718字的現場短訊息:【三峽大壩建成慶祝儀式只有8分鐘】,這條訊息占據數百家媒體的版面(時段),各類網站紛紛轉載,被新華社評為當年社級好稿(最高等級)。三峽工程舉世關註,大壩到頂也是各類媒體報道的重點,能否用現場白描手法,簡潔明了而又歷史性地呈現這一特定時刻?我們做了大膽嘗試:


新華社三峽工地2006年5月20日電(記者馮誠、張先國)歷經3080個晝夜澆築而成的三峽大壩,20日14時全線建成,但建成慶祝儀式只用了8分鐘。

烈日下的三峽大壩,氣溫高達34攝氏度。13時40分左右,前來參加儀式的大壩參建單位代表和有關專家陸續到達壩頂。儀式現場設在緊挨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區的空地上,面積比籃球場略大,沒有設主席台,沒有一張桌子,沒有一把椅子,也沒有紀念品,參加活動的代表每人領到了一瓶礦泉水。

14時整,經過34小時的連續澆築,三峽大壩最後一倉混凝土順利收倉,慶祝儀式開始。

在施工單位負責人報告收倉情況後,中國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滿懷激情地宣布:「2006年5月 20號下午兩點,三峽大壩澆完最後一倉混凝土,全線達到設計高程185公尺!」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

大壩建成背景、慶典現場情景,透過平實簡潔的語言、可觸碰的視覺畫面層層推進敘事,力求給人身臨其境的氛圍營造。之後五個簡短的自然段,把慶典過程,建設者的感慨、喜悅,專家的評價,大壩右岸電站照常施工的狀態一一呈現,記錄下了已投資1260多億元,歷時3080個晝夜,創造了百余項「世界第一」的宏偉大壩建成的歷史時刻,建構起了「簡樸見證輝煌」的高階語境。

(三)精美表達:重細節,帶節奏

精美表達是新聞報道的美學追求,經營好的新聞作品,包括議題設定、創意策劃、采訪報道、方式創新、網頁制作、視訊拍攝、畫面構圖、 配音解說、文字說明都要熟練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和文學修辭手段,追求精美境界。

新聞稿件怎樣才能達到精美境界?怎樣才能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精美作品?

1.重細節

在文學作品中,讓人淚目的往往是細節,新聞作品也不例外。

仍以【三峽大壩建成慶祝儀式只有8分鐘】為例,718字訊息中大量的是現場細節描寫:

儀式現場設在緊挨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區的空地上,面積比籃球場略大,沒有設主席台,沒有一張桌子,沒有一把椅子,也沒有紀念品, 參加活動的代表每人領到了一瓶礦泉水。

據記者現場錄音,李永安簡短有力的講話只有466字,用了1分50秒,其間響起了四次掌聲。

14時08分,慶祝儀式結束。剛剛收倉的工人們,衣服沾滿了泥漿點, 腳上還穿著悶熱的橡膠鞋。他們燃起鞭炮、揮舞彩旗,歡呼著、跳躍著, 把工友高高拋起,慶祝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現場澆築指揮鄧永平說:「今天,我像結婚那天一樣高興。」

如果沒有這些細節的描寫,這篇稿件就有骨無肉、形同骷髏,沒有溫度了。

再如1998年,我在新疆分社時采寫過一篇街頭擦鞋工的報道:【皮鞋美容成風景】,稿件也是以典型的細節描寫支撐起來的。

清晨八九點,烏魯木齊市西北路華都商場樓前,擦鞋師傅小尹開啟工具箱,支起折疊椅,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寒來暑往,小尹的擦鞋攤已在這裏經營7年了。戴著一副近視眼鏡的小尹說:「7年的工齡夠得上技師了,不過我們更喜歡人家叫我們皮鞋美容師!我們的職業是讓人足下生輝。」

如今,在邊城烏魯木齊,這樣的「皮鞋美容」攤已遍布大街小巷。建設路南口東側的擦鞋攤有4男4女一字排開,坐在一般高的小木凳上背對馬路,面朝行人。每人面前一把亮鋥鋥的電鍍椅,上面鋪一條嶄新的花毛巾,顧客擱腳的小木踏也很講究。攤主個個笑臉招人,禮貌邀客。 上前打問,方知都來自隴東農村,很看重鄉風行規、手藝口碑。

落座在張姓女師傅的椅子上,擱腳說話之間,只見她雙手往來如梭, 鞋子沙沙作響,洗塵、去汙、上油、打蠟、亮光,幾道工序轉眼完成,一雙鞋五六分鐘就擦好了。

而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她在最後的亮光工序完成後,突然從口袋裏掏出一塊一尺多長的紅綢子,在鞋子上「噌噌噌」又是一陣猛擦,然後揚手讓你看:紅綢子一塵不染。

其情其景,讓人身心一爽。

可以看出,細節描寫,必然要訴諸視覺聽覺感官功能,必然要啟動形象思維。換句話說,就是要記者具備視覺新聞的寫作能力。

當代新聞界泰鬥、新華社老社長穆青曾在20世紀80年代初專門給新華社國內部采編人員講過「學會寫視覺新聞」的課。他說:「所謂視覺新聞,無非是形象化、立體化,有典型細節生動的畫面,讀來有聲有色,使人能夠具體地形象地看到你所報道的事實的真面貌,這樣我們的新聞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適應今天這個電視發達的時代。

視覺新聞的關鍵在於緊扣主題,去抓事實的有特點的形象、有典型意義的形象、有立體感的形象,要運用形象思維,把生活中那些最精彩、最富有時代特色的最本質的形象攝取出來,表現出來。形象思維也是人們概括事物的一種方法,我們的許多記者還不善於運用它,甚至還沒有重視它。

實際上,要學會運用形象思維概括和反映事物,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這需要有對事物非常敏銳、精辟、深刻的洞察力和選擇力,還要從文學中吸取營養,我們的記者一定要學會這個本領。」

穆老的話在今天行動網際網路時代仍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2.帶節奏:就是稿件行文帶有節奏和旋律

有一個很重要但很少被人註意的新聞寫作技巧,這就是行文的節奏和旋律。

比如看似尋常的句子、詞匯,一旦帶有了節奏和旋律,就能引發讀者的閱讀興奮和共情。這就涉及了文學修辭手法在新聞作品中的運用。新聞寫作屬於文學寫作範疇,文學寫作中的許多修辭手法同樣適用於新聞寫作。

比如文章中排比句套用,就給人一種節奏和旋律的感覺,它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作品的感染力,帶動讀者的閱讀情感,將讀者的情緒推向高潮,進而實作傳播預期。【在大海中永生】堪稱典範:


大海,是他革命生涯的起點:

大海,磨煉了他堅強的意誌;

大海,堅定了他革命的信念;

也許,奔騰不息的浪花會把他的骨灰送向祖國的萬裡海疆。小平回眸應笑慰。他開創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處處氣象萬千,後繼有人,大有希望;

也許,奔騰不息的浪花會把他的骨灰送向香港、澳門。小平回眸應笑慰。他提出的「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即將成為現實。香港回歸即在眼前,澳門回歸指日可待;

也許,奔騰不息的浪花會把他的骨灰送向台灣。小平回眸應笑慰。 實作祖國完全統一,是他也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心願,骨肉同胞終有一天會團圓;

也許,奔騰不息的浪花會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小平回眸應笑慰。海外僑胞為祖國在改革開放中騰飛而驕傲;各國政要和人民盛贊小平:「二十世紀罕見的傑出人物」「本世紀公認的世界級領袖」「鄧小平的影響超時代超國界」......鄧小平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

一段段排比句式,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一遍遍地喚起讀者的感情跌宕,作者、讀者共同呼喚一個銘刻在億萬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並深情地祝福他「在大海中永生」!

再以拙作【浙江大潮動隴原】導語和行文為例,也是力圖將強烈的采寫情感貫註於通篇稿件的節奏感,以表達甘肅向浙江學習的深刻自省和緊迫感,以期達到對受眾心理、生理上的通感預期:


原稿導語:

這是一場觸痛靈魂的反思。

這是一次「知恥後勇」的騰躍!

20年前,甘肅與浙江在人均國內生產毛額、地方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排位上同屬全國中等水平,絕對值也都相差無幾。

20年後,浙江經濟總量由改革開放前的全國第13位左右上升到第4位元,而甘肅幾大經濟指標都退居全國的倒數三四位。

難道僅僅是因為地理區位的差異?

難道僅僅是因為開放程度的不同?

當9位耄耋老人將他們身臨浙江考察後的反思和感悟,告白於2500萬甘肅幹部群眾時,一場學習浙江經驗,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浙江大潮」漫卷於千裏隴原.....

稿件三個部份的小標題和開頭如下:

浙江「取經」,9位使者老驥伏櫪不辱使命,成為傳薪播火急先鋒

這是一群特殊的「取經」使者-——受甘肅省委委托,今年5月,以省人大主任盧克儉和省政協主席楊振傑為團長,組成甘肅省非公有制經濟考察團,對浙江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考察。包括兩位團長在內的考察團9位成員年齡都在70歲以上,有7人是已結束領導崗位的省級老幹部。

這更是一段讓9位老人難忘的日子.....

激情回放,省委常委會謀篇布局,誓做一篇革故創新的大文章

這是一次必將載入甘肅發展史冊的特殊會議。

這是一部鴻篇巨制的開卷辭。

5月29日下午,甘肅省委書記宋照肅主持召開了省委十屆四次常委會 ......

真學真動,17場報告會力撼隴原,非公有制經濟前路正通

這是一場強烈的思想風暴,在甘肅與浙江巨大的發展反差中,甘肅2500萬幹部群眾再一次深刻理解了「發展是硬道理」的歷史哲理。

「聽了激動,看了感動,回來不動」,這是人們形容過去許多外出考察團的順口溜。而這次學習浙江經驗,人們的評價是「真行動,行動快,動作大,後勁足」......

這篇稿件三個部份的小標題均采用了同型別的長短句式,開頭部份均是排比遞進,強調節奏、動感和氣勢,強化了內容的入腦效果,榮獲2002年度甘肅新聞獎一等獎。

該書選收了馮誠多年來撰寫發表的一些探討新聞傳播實務類的業務文章,以及在新聞傳播業界、學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各類專題講座稿等共40篇。

全書按照內容特點分編為「談經論道」「平台引領」「案例解碼」3輯。書中既有如何從做好采訪記錄開始築好新聞報道「大廈之基」的得失之談,又有如何以工匠精神苦心打磨精品佳作的從業感悟;既有策劃指揮重大戰役報道、深度調研報道、突發事件報道和熱點輿情引導之範式探討,又有他親身領銜采寫典型報道的案例解碼。

本文選自:【有溫度地記錄歷史】新華出版社2023年10月,原標題【好作品是以工匠精神苦心打磨出來的】,較原文有刪減

作者馮誠系新華社高級記者,從事新聞工作30余年, 2019年3月受聘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編:劉娟

編輯:溫佳楠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