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1955年,毛主席從大將名單中劃去一人:此人不授銜,我另有重用

2024-06-09歷史

張際春同誌的革命之路既非一帆風順,也非平淡無奇,而是充滿了跌宕起伏與驚心動魄的時刻。起初,他深受三民主義理念的熏陶,對孫中山先生的崇高理想抱有堅定的信仰。然而,隨著大革命的烽火連天,他毅然投身於湘南的革命熱土,與眾多誌同道合的共產黨人共同奮鬥。

(張際春)

在湘南的廣袤大地上,張際春同誌穿梭於農田和工坊之間,他的身影成為了工人們、農民們心中的希望之光。他組織起這些勞苦大眾,引導他們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向封建主義和軍閥勢力發起猛烈的沖擊。每一次的抗爭,都是對不公與壓迫的堅定挑戰,每一次的勝利,都為民眾贏得了寶貴的權益和尊嚴。

在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同誌。張際春對國民黨的倒行逆施深感失望,轉而加入了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無產階級鬥士。隨後他參與了農民起義,並在朱德將軍的帶領下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的部隊會合。在紅四軍中,他擔任團黨委會主任,負責政治方面工作,級別和團政委差不多。由於文筆出眾,他被調到宣傳部門工作,歷任師、軍團宣傳部長。毛澤東對他十分器重,多次授意朱德將軍重點培養他。

(張際春)

1934年,博古和李德推行「左傾」政策,導致紅軍連敗,損失慘重,軍心不穩。張際春致信請求他們改正錯誤,卻因此被博古扣上「右派」帽子並降職。長征中,他隨紅5軍團行動,參與多場戰役。1935年,張國燾試圖分裂革命隊伍,張際春堅決擁護毛主席的領導,與分裂行為作鬥爭。

抗戰時,張際春在陜甘寧根據地負責紀律和政治宣傳,有「紅色判官」之稱,威望高。解放戰爭中,他隨劉鄧大軍轉戰,參與大別山行動和淮海戰役,貢獻突出。建國後,他在西南軍區主管維穩和農村改革,後調任中宣部副部長,黨關系也轉至中宣部。

1955年,中央軍委的授銜儀式莊重而神聖,眾多將領都期待著能夠被授予崇高的軍銜。在這份備受矚目的名單中,張大將的名字原本熠熠生輝,有望躋身大將之列。然而,毛主席在審慎考慮後,卻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

(張際春(右))

毛主席深知張際春已不再直接效力於軍隊,而是轉到了其他重要領域,因此,他認為從嚴格的軍銜授予標準來看,張際春並不符合授銜的條件。於是,在那個歷史性的時刻,毛主席拿起筆,將張際春的名字從大將的候選名單中輕輕劃去。

這一決定雖然讓張際春與軍銜榮譽擦肩而過,但卻並未阻擋他在政治舞台上的耀眼光芒。毛主席對他的信任和重用依舊如初,他不僅在政協中擔任了重要職務,成為常務委員會的核心成員,更在黨中央占據了一席之地,光榮地當選為中央委員。

1966年,隨著政治風暴的席卷,張際春成為了那些心懷叵測者攻擊的目標。他們無端地指責他犯有嚴重的「右傾」錯誤,將他推上了風口浪尖。同年,在北京市體育場的那場由陳伯達主導的聲勢浩大的批鬥會上,張際春的名字被當作靶子,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攻擊和羞辱。

(張際春)

到了1967年,政治風波愈演愈烈,陳伯達等人更是變本加厲地對張際春進行打壓。他們不僅給他扣上了「反黨」、「反革命」的罪名,還透過各種手段阻撓他為自己辯解的機會。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張際春被囚禁在牢獄之中,與外界隔絕,身心遭受了嚴重的摧殘。

在牢獄中,張際春不僅要面對那些居心叵測者的無端攻擊和折磨,還要忍受著疾病帶來的巨大痛苦。他的心臟和腎臟相繼出現問題,病情日益嚴重。然而,那些掌權者卻冷酷地剝奪了他接受治療的權利,連最基本的藥物都不給予他。這種殘忍的行徑使得張際春的病情迅速惡化,生命危在旦夕。

(張際春)

1968年中旬,張際春已經耗盡了最後的精力。他深知自己無法逃脫這場劫難,於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強忍著病痛,給家人寫下了一封充滿深情的遺書。在遺書中,他表達了自己對家人的思念和愧疚,也流露出對未來的無奈和遺憾。

同年9月,張際春在病痛中離世,他的離世對於家人和同誌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打擊。然而,歷史總是充滿了曲折和反轉。動蕩結束後,黨中央開始重新審視張際春的案件,經過深入調查和審慎研究,最終於1978年為他平反昭雪,恢復了他的名譽和地位。

1979年初,黨中央為張際春補辦了一場莊重的追悼會,以表達對他深深的敬意和懷念。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與眾多革命先烈的英靈一同安息。在那裏,他的英名永存,他的精神也將永遠激勵著後來人。

(鄧小平 張際春 劉伯承)

張際春的子女也是才華出眾,尤其長子張曉剛,聰明、熱情,備受喜愛。18歲參軍,在蘭州軍區服役,歷任排長、偵察參謀。80年代末退休後從商,成功成為身價過億的企業家。現已退休,仍積極參與紅色活動,傳承革命精神,激勵青年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