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當年美國曾做過一個實驗,將4男4女關一起兩年,結果怎樣?

2024-06-09歷史

【因為公眾號改版,新規定下文章推播會被刷掉,大家的公眾號首頁就看不到我們的推播了,為了不錯過彼此,動手給我們帳號加個星標

點選上方公眾號卡片→點選右上角...符號→選擇第一個「設為星標 」。

在上世紀80年代,隨著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人類對外太空有了更多的向往和期許。


各國紛紛向外太空發射了無數探測器,為未來移居外星球做準備,以美國為首,海員號系列火星探測車的成功讓"火星移民"的熱潮在全球掀起。

一位名叫艾倫·索羅的前橄欖球運動員,看到了在這股熱潮中賺足眼球的商機,他聯合科學家們,提出了一項宏偉而瘋狂的"生物圈2號"計劃。


其核心就是在地球上仿造一個微型的、封閉的生態系,以此模擬人類未來在火星等外太空星球的生存環境。

艾倫深知,要讓這個浩大的計劃付諸實施,除了科學理論的支撐外,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

他果斷放下昂貴的生意社交,四處奔走、推銷這個概念,終於說服了一位富有的慈善家艾德·巴斯出資1.5億美元,為"生物圈2號"的建設買了單。

....................................................................................................

緊接著,一場曠日持久的施工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地區拉開序幕,科學家們耗資重金,在這片人跡罕至的區域內,豎起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穹頂建築。


這個直徑約110公尺、高達26公尺的生物圈,在內部復制了地球上的各種生態系,從熱帶雨林、海洋到荒漠,應有盡有。

裏面甚至還有近4000種植物和上千種動物與微生物,讓整個生態系看上去活靈活現。

建造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這個密閉的空間內維持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


經過反復試驗,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可行的方案——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使圈內的氧氣濃度達到21%的自然界水平。

隨著生物圈2號最終建成,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了科學家們面前:誰將成為這個瀕臨瘋狂的實驗的"入住者"?

透過層層篩選,終於有8名優秀科研人員加入了實驗行列,他們分別來自植物學、農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等不同領域,知識結構互為補充,專業素養過硬。

為了讓他們在實驗中遊刃有余,科學家們還為這8人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封閉訓練,讓他們提前熟悉隔離環境,並學習基本的農牧種植技能。


在心理素質測試環節,他們更是接受了酷刑般的挑戰,從極端環境模擬到人際壓力測試,旨在鍛煉他們的毅力和應變能力。

只有透過這一切,他們才配代表人類,開啟生物圈2號的實驗之旅。


1991年9月26日,8名實驗者正式進駐生物圈2號,開啟了為期兩年的隔離生存。

當時,無數專家學者、政要名流都在為他們加油鼓勁,對他們在這個"小宇宙"能否全身而退虎視眈眈。

8名參與者興致勃勃的走進了生物圈2號,他們將在裏面生活兩年時間。

起初一切都很順利,他們安排好每天的工作時間,生活也很平靜,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可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遇到各種問題。

首當其沖的就是糧食問題。

生物圈出產的物資壓根就不夠八個人消耗,而且農作物時常遭受病蟲害的襲擾,參與者們經常饑腸轆轆。

他們為了改善夥食,曾試著捕捉生物圈內的動物,可這個愚蠢的舉動,導致了某些生態鏈崩壞,生物圈內的情況愈發混亂。

除此之外,生物圈本身也存在著技術問題。

在建設之初,生物圈內的氧氣足夠滿足幾人的生存,可當實驗真正開始後,一旦關閉通氣閥,生物圈內的氧氣就會急速下降。

這其實已經證明了生物圈的失敗,因此想要長期在外太空生存,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氧氣。

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驗者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期。

起初大家生活的很和睦,每天有說有笑,可慢慢的,大家有了矛盾,到第九個月時,矛盾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八個人分裂成了互相漠視的兩派。

當時,他們就算彼此擦身而過,也互不搭理,甚至是計畫結束十余年後,他們再次相遇,依舊表現的相當陌生和尷尬。

在實驗磕磕絆絆的進行兩年後,參與實驗的八名人員已經被「折磨」的不成人形,個個廋骨嶙峋,他們的精神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兩年來,他們都在竭力維持這個失去平衡的微型生態系,但收效甚微,事實上,失控的局面已經無法挽回,生物圈2號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蛻化、退化。

為了避免出現生命危險,科研團隊最終停止了生物圈2號實驗。

如今,生物圈2號已經捐贈給了亞利桑那大學,那曾引領航空科技浪潮的玻璃穹頂上布滿了裂痕,參天的鋼架遍體鱗傷。

許多科研人員匯聚於此,在這個殘破的"過去",延續對未來的探索之旅。

他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失敗的實驗,更是人類在通往浩瀚宇宙征途上的一次磨礪。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等素材來源網路,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