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元帥之中,林彪居彭老總之後,以他曾立下的功績能在元帥中位列第三,說明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在軍隊內得到了一致的認可,但從資歷與威望上來看,他要比彭老總差了些「火候」,畢竟林彪考入黃埔軍校時,彭老總已經是指揮作戰經驗豐富的湘軍營長了,因此彭老總在軍隊中一直是德高望重、軍功顯赫的「彭大將軍」,林彪的地位要遜色於彭老總,然而在廬山會議後一切都變了。
都知道彭老總是個暴脾氣,但是都對他的能力心悅誠服,彭老總雖然在軍事理論和軍功方面沒有拔得頭籌,但論綜合能力沒有比他更強之人,且不說抗美援朝的戰役,單是當年大西北一戰,把兵強馬壯的馬家軍打得落花流水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建國後彭老總身兼數職,以極大的魄力領導並參與一些重大制度的改革,為軍隊與國防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彭老總性格耿直,發現問題時敢於批評,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彭老總直言批評「大躍進」運動的錯誤之處,結果遭受不公正待遇,他被撤去了相關要職,這是很多革命元勛沒有想到的事情。彭老總一生剛強,但是在面對如此巨大變故的情況下,他也不堪重負,在那樣的窘境中他的身心都受到了巨大打擊,曾有人為彭老總仗義執言,結果也都被牽連其中。
當時彭老總的處境急轉直下,而林彪卻在此時接替了彭老總的職務,據說林彪在接替彭老總職務時還曾再三拒絕,在多人的勸說下他才接任,之後林彪的地位越來越高,他在「批判」彭老總時也越來越犀利,致使彭老總的處境越發艱難。林彪在軍委擴大會議上三言兩語就起到了「批彭定調的作用」,能夠看到林彪對彭老總的打擊是淋漓盡致而又與眾不同的。
林彪平時少言寡語,可他說話時卻能字字直逼「要害」,他能不斷「引申」意義而給別人扣上「帽子」,彭老總後來不斷被「批鬥」的「罪名」,其中有一些就出自林彪之口。不善言詞的林彪用過於「積極」的表現換來了地位不斷提升,可見他是個野心極重之人,從他「批判」彭老總可見一斑,之後他的野心更加明顯,他在當時復雜的局面中開始翻雲覆雨,逐漸走上了陰謀奪權之路。
林彪在軍隊中位高權重,他利用手中的職權在部隊安插了不少「親信」,隨著局勢的發展,他與江青不謀而合,在各自野心的驅使下不斷攪亂時局,想把自己人「滲透」到各個部門中。林彪畢竟是久經沙場的名將,具有很強的警覺性,當他發現江青把手伸到了軍隊時,立刻引起他的不滿,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和野心,兩人慢慢走向了對立面。
當時軍委的日常工作大多都由林彪來主持,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對那些與他意見相左的革命元勛不斷進行打擊、迫害、排擠,他過度解讀一些思想方針而抓住1964年大練兵中的不足之處大做文章,認為是推行「資產階級軍事路線」,之後他又提出了「突出政治」的主張,結果遭到羅帥等人的反對,事隔不久羅帥就被林彪以莫須有的罪名解除了職務。
特殊時期來臨後,林彪為了能與江青抗衡,他欺上瞞下、結黨營私,暗中授意讓自己的親信陳伯達、黃永勝等人在會議上提出重設「國家主席」一職,他開始有預謀地計劃奪權,他的野心可以說是昭然若揭。之後毛主席寫出了【我的一點意見】,當時陳伯達被責令做檢討,毛主席親自找林彪談話,曾給了挽救、教育林彪的機會,但林彪堅持自己沒錯。
1970年時,林彪已經在軍隊中樹立起了很高的威信,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他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倔強,當別人都在做自我檢討時,他卻說自己不會去認錯,甚至表明「大不了做第二個彭老總」。據史料披露,林彪曾多次在葉群面前痛哭過,也許是心裏壓力過大,也或許是心有不甘,一向冷血得不近人情的他也會有瀕臨崩潰的一面,可見當時他已經被野心所「奴役」。
後來林彪的奪權活動更加明顯,1971年時他的陰謀敗露後試圖乘機逃跑,結果落得一個墜機身亡的下場。林彪確實是個少有的軍事人才,在戰爭時期已經得到公認,只是後來取代彭老總位置之後,他的野心越發膨脹,最後機毀人亡,留下了毀譽參半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