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司馬家族,特別是以司馬懿為首的司馬家族,在中國歷史上確實存在著聲名不佳的現象。司馬懿及其子孫在魏晉交替之際的所作所為,以及晉朝建立後所經歷的重大事件,使得司馬家族在歷史評價中長期背負著負面形象。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是魏國的重要政治家、軍事家。他憑借卓越的智謀和軍事才能,成為魏國的重臣,輔佐了曹魏四代君主。然而,司馬懿在晚年逐漸展現出了強烈的權力欲望和野心。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魏帝曹芳出城祭祖之際,發動高平陵事變,成功奪取了曹爽及其黨羽的兵權,隨後將其誅殺,徹底顛覆了曹魏政權的實際控制權。這一舉動被後世視為司馬懿篡權的開端,盡管他並未在生前稱帝,但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繼承了他的權力,並逐步清除了反對力量,為司馬炎篡魏奠定了基礎。
司馬懿對待政敵手段嚴酷,如對楊修、曹爽等人的處置,不僅株連甚廣,而且手段殘忍,給人留下了陰險狠辣的印象。這種以權術和暴力清除異己的方式,與儒家倡導的仁政理念相悖,加深了人們對司馬懿及其家族道德品質的質疑。
公元265年,司馬懿之孫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了晉朝,是為晉武帝。這一行為被視為對曹魏正統的公然挑戰,司馬炎也因此被指責為篡位者。盡管在封建社會王朝更替並不罕見,但司馬家族在篡位過程中展現出的權謀與手段,以及對曹魏宗室的無情打壓,使其在道德層面飽受詬病。
晉朝建立後不久,司馬炎死後,其子司馬衷繼位,即晉惠帝。惠帝智力低下,無法理政,皇後賈南風趁機幹政,引發了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司馬家族內部為了爭奪皇權,互相攻伐,導致生靈塗炭,國力大損。這場內亂不僅暴露了司馬宗室的貪婪與短視,更是直接導致了西晉的衰敗和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引發了五胡亂華的災難。
「八王之亂」嚴重削弱了晉朝的中央權威,北方邊防空虛,為北方遊牧民族提供了南下的機會。公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在山西起兵反晉,開啟了五胡十六國的亂局。隨後,羯、氐、羌、鮮卑等民族紛紛建立政權,與晉朝分庭抗禮,中原陷入長期戰亂,人民流離失所,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司馬家族掌權後,對北方少數民族采取高壓政策,加劇了民族矛盾。同時,晉朝實行的九品中正制進一步鞏固了士族門閥的特權地位,導致社會階層固化,普通百姓上升通道受阻,加劇了社會不公。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司馬家族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更加惡化。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士人階層對司馬家族的道德品質和治國能力進行了尖銳批評。如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就曾公開批判司馬氏的篡位行徑。這種批評在文學作品和史書中得到廣泛記載,影響了後世對司馬家族的認知。
從儒家倫理角度看,司馬家族的行為與儒家倡導的忠孝仁義、尊崇正統的理念相違背。司馬懿的權謀手段、司馬炎的篡位、司馬宗室的內鬥以及對民族關系的處理,都被視為對儒家道德規範的踐踏,使得司馬家族在道德評價上難以獲得正面認同。
正史如【三國誌】、【晉書】等對司馬家族的記載雖不乏贊譽,但對其權謀篡位、內鬥紛爭、導致國家動蕩等方面均有明確記載,保留了對司馬家族負面行為的批判態度。
在小說、戲劇、影視等文藝作品中,司馬懿、司馬昭等人常被塑造為陰險狡詐、野心勃勃的形象,如【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就被描繪成曹操的勁敵,其形象深入人心,進一步固化了司馬家族在大眾文化中的負面形象。
歷史上以司馬懿為首的司馬家族名聲之所以差,主要是因為他們透過權謀手段篡奪曹魏政權、建立晉朝後內鬥不止導致國力衰弱、引發五胡亂華的民族危機,以及在文化與道德層面背離儒家理想,這些行為在正史記載、文人士大夫批判以及後世文藝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負面銘印。盡管司馬家族中也有如司馬光這樣的歷史名人,但在整體歷史評價中,司馬家族因其在特定歷史階段的惡劣影響,聲名的確相當糟糕。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國學那點事
▲ 長按辨識二維碼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