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智先生(zhixs10)
文章作者:智sir
「劉安殺妻」,講的是獵戶劉安把妻子殺掉取肉出來,然後給劉皇叔吃的故事。
這個典故出自於【三國演義】,純屬虛構,而且史料也無記載劉備有過這種惡劣行為。
但劉備的軍隊,是發生過類似事例。
【三國誌.先主傳】就有記載,「 備軍在廣陵,饑餓困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
當時劉備與袁術大軍正在淮陰對峙,卻被自己收留的呂布背叛,失去了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徐州根據地。
劉關張又成為了流浪漢。
由於缺乏糧食,劉備大軍幾乎被逼入窮途末路, 將士們都受不住了,開始互相捕食。
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眾生慘狀。
這樣的事例在東漢時期並不罕見,而「人相食」一詞,在二十四史出現的次數也非常頻繁。
從【史記】一直翻到【明史】,比比皆是。
以【後漢書】為例——
光武時期有「 三輔大饑,人相食,城廓皆空,白骨蔽野 」;
桓帝永壽元年的「 司隸、冀州饑人相食 」 ;
還有靈帝時代的「 時人饑,相漁食 」。
盡管史料對每個朝代的「人相食」描述都只有寥寥幾句,卻掩蓋不了時代的殘酷真相。
「人相食」通常都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饑餓」。
在過去兩千多年的歷史裏,有文字記載的饑荒就超過4000起,可見老百姓吃飯的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
這倒不 是 統治者們不想解決,畢竟 糧食是民心,也是軍心,道理當然懂。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他們已經想盡了一切辦法。
有的獎勵耕織,減輕賦稅;有的開創性土改,抑制土地兼並;有的為了滿足戰爭需求,就把流民集中起來,大力發展屯田。
光生產當然是不夠的,還要想辦法儲存起來,積谷防饑,所以還得建立集體糧倉。
在商周時期,朝廷就按層級劃分,建立了一個個地方糧倉。
到秦漢時期,就有超大規模糧倉的出現,比如儲存量超過十萬石的鹹陽倉,集中了從中原各地征調上來的糧食,必要時可以調撥四面八方。
糧倉的作用不僅是儲存,還能調節糧食價格。
豐收時,國家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大量買入糧食,避免谷賤傷農。
等糧食歉收時,再以低於市場的價格拋售,抑制糧價,防止有囤貨居奇的現象。
既然當權者們都用各種方式避免糧荒,可為什麽還經常出現大面積的饑荒?
主要兩個因素。
一般來說,饑荒的客觀誘因不外乎寒、旱、澇等極端氣候,或者是蝗蟲災害。
例如元代大德年間的大饑荒,起因是江浙各地頻繁出現天災。
要麽是連續數月的淹水災害——「 雨水頻並,數月不止,河港盈溢 」。
要麽是水災、旱災、蝗災同時並行,讓兩浙之地陷入一片水深火熱。
由於兩浙是重要產糧區,在天災的影響下,導致糧食嚴重減產,很容易出現大饑荒。
饑荒的影響範圍非常廣,除了周邊地區,甚至波及到元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
當時的老百姓受災情況有多慘烈?
文學家程鉅夫是這麽寫的:「 骨肉相食,餓莩滿野,行數十裏不聞人聲 」。
像正德、萬歷年間的饑荒,以及光緒「丁戊奇荒」等,誘因都是極端氣候和蟲害因素。
除了客觀因素,還有官場腐敗和戰亂等人禍。
它們是擴大災難影響的罪魁禍首。
有一位經濟學家曾指出:「人們饑餓並不是現實中沒有足夠的食物,而是他們得不到而已。」
前面說的幾個大饑荒,就是由於賑災糧食被層層剝削,導致災民得不到援助,讓災難一發不可收拾。
至於戰爭方面的因素。
縱觀歷史,在王朝末期或是戰亂時代,往往都伴隨著大饑荒,就像秤不離砣的兩兄弟。
在這方面,崇禎帝很有發言權。
崇禎過得有多憋屈?
他在位十七年,有十年都是天災不斷,導致國力十分羸弱,同時還要面對李自成、張獻忠和 皇太極 等人的內外夾擊,苦不堪言。
當時幾十萬流民大軍在全國到處亂竄,他們只搞破壞不搞生產,導致大量農田被拋棄。
由於常年天災,剩下的在耕田也出現歉收現象,國內物價極為高昂:
「 稻米粟米每鬥二兩三錢,小麥一鬥二兩一錢,豬肉一斤一錢八分,紅白蘿蔔一斤一分。 」
如果大家覺得不夠直觀,可以對比一下萬歷年間的糧價,當時一兩白銀可買到兩石大米,一石等於十鬥,也就是說,到崇禎時期的大米價格,足足上漲了40多倍。
這十幾年來,百姓幾乎沒怎麽吃過飽飯。
有良心的官員會開倉賑災,向富商募捐糧食, 但更多的人囤貨居奇,大肆哄擡物價,發國難財。
很多地方糧倉儲存的大米都已經發黴了,可官員豪紳們就是不願意拿出來救濟災民。
在饑荒大面積蔓延的情況下,老百姓是遇啥吃啥,當山上野菜野草都吃光了,就開始扒樹皮。
所以一眼望去,群山一片光禿禿。
樹皮吃光了,災民們又挖觀音土來充饑,哪怕知道吃了這玩意必死無疑,只是時間快慢而已。
有些人不想吃觀音土,但樹皮確實吃光了,怎麽辦?
以家人為食。
「 木皮石面食盡,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 」
那一刻,倫理和道德都不重要了。
當然也有人會問,如果古代統治者勵精圖治,四周太平無事,風調雨順的情況下,老百姓就一定能吃飽飯嗎?
還真不一定。
一個是古代的農業生產力水平太低了。
在農具落後、缺少肥料、水利灌溉不全面等因素的制約下,在古代種田只能靠天吃飯。
但大自然不可能一直溫和下去,一旦遇到極端天氣和蝗蟲災害,又是可怕的歉收年。
強盛如貞觀時期,李世民在執政頭一年就遇到了蝗蟲,差點擺爛,最後還得靠玄學才讓大唐躲過一劫。
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提高糧食產量。
比如在興建水利、推行農作物多熟制等方面多加把勁,糧食畝產量總是能上來的。
自戰國到清朝,糧食畝產量從200多斤提到巔峰時期的360多斤,就能說明這一點。
但這,已經是小農經濟能做到的極限產量了。
在馬爾薩斯的人口陷阱理論中,小農經濟能容納的人口是有上限的。
當新生王朝透過百年休養生息,重新把人口恢復起來時,慢慢就會面臨人口的飽和問題。
如果統治者適時發展工商業,引進外來資源,又或者革新技術,讓糧食產量實作質的飛躍,倒是可以釋放一下人口壓力。
問題是,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階級利益,往往選擇重農抑商。
這就造成了勞動力過剩,食物資源供給不上,一旦來個天災人禍,就很容易大饑荒。
清朝人口的巔峰容量也只是4億人而已。
這問題,一直到上世紀40年代都沒得到解決。
加上抗日戰爭、苛捐雜稅、極端氣候等因素,最終導致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
據不完全統計,這場大饑荒讓3000萬國民受災,有約300萬人死於饑餓、或衍生疾病。
面對災情,國民政府減少了軍糧征收數量,同時開倉賑災,然而整個 政府內部完全爛透,用來賑災的3億法幣在重重盤剝下,已經所剩不多。
而老百姓對此已經習慣了。
當國民政府開設的粥棚裏找不到一粒大米時,他們跑去山裏挖野菜,啃樹皮,吃觀音土。
發展到最後又是「人相食」。
中國真正擺脫饑荒困擾的契機,還得從60年代說起。
和廣大老百姓一樣,袁隆平也歷經了三年災荒期, 這種饑寒交迫的滋味讓他永遠難忘:「你們年輕人不懂啊,肚子餓起來真的難受。」
1960年,他開始研究雜交水稻。
然而當時的學術界都不看好雜交水稻,他們認為,既然連日本和美國都研究不來,這世界就沒有誰能鼓搗出來。
在業界同行的不解和嘲笑中,袁隆平默默耕耘。
在熬過特殊十年,經歷長年累月的培育實驗後,他終於育成第一個可以普及套用的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
經過大面積試種,208萬畝雜交水稻增產振幅超過20%。
非常驚人的成就。
如今,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超過1700萬公頃,超級稻平均畝產達到破紀錄的1251.5公斤。
全國水稻單季平均畝產也增加到470公斤,比上世紀50年代的畝產多了一倍不止。
雜交水稻的出現,讓中國戰略儲備糧倉有了支柱,也是中國口糧自給率100%的底氣所在, 真正做到了「口糧絕對安全」,老百姓要吃飽飯完全不是問題。
所以只要有雜交水稻的存在,國內大米價格就翻不了天,中國老百姓終於永遠擺脫了吃人噩夢。
這一切可都來之不易,所以我寫這段歷史,僅為紀念和警醒。
【部份參考資料】
1、【中國災害通史】
2、【後漢書】
3、【三國誌】
4、中國糧食經濟:【糧食文化 | 反思歷史上的饑荒事件】
5、陳小平 :【中國古代糧倉史話】
6、楊敏 :【古代糧倉是怎麽儲糧的】
7、中國經貿導刊:【康雍乾時期國家對小農經濟的保護與扶持】
8、陳啟文:【追逐太陽的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9、劉宇傑:【告別饑荒——饑荒成因與應對的歷史考察】
10、樊樹誌:【崇禎傳】
11、李文海:【中國近代十大災荒】
12、紅網:【459.07公斤/畝!湖南實作雜交制種大面積產量突破】
13、央廣網:【畝產1251.5公斤!袁隆平「超級稻」又有新成績了】
點 擊 下 方 名 片 可 關 註 公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