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西路軍慘烈戰死,彭德懷怒斬「二馬」平西北,終報血海深仇

2024-04-22歷史

蘭州,是中國西北重要的城市,曾經承載著國民黨西北軍政公署的重任,同時也是紅軍昔日仇敵馬家軍的據點。

回顧歷史,紅軍曾在反圍剿中遭遇失利,不得不轉移至西北地方尋求新的根據地。然而,在這危難時刻,他們卻遭遇了馬家軍的襲擊,導致5600余名紅軍壯士被俘。這些紅軍中有少數被馬家軍殘忍屠殺,更多的則被活埋在地下,死於悶死之苦。

十二年後,彭德懷率領數萬勇士,發起了對西北地方的進攻,誓要為被困紅軍報仇。經過與敵軍激戰十幾天,最終成功大敗了馬家軍。

在清朝時期,西北地方的馬家軍逐漸壯大,成為該地區的重要軍事力量,並且實行家族世襲制度。

馬家軍在成立初期並不是一支強大的勢力,經歷了多次內部權力鬥爭。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家軍逐漸分裂為兩大勢力,分別以青海和寧夏為主要據點。在西北地方尚未解放之前,蘭州地區被青海馬家軍控制,而寧夏馬家軍則主宰寧夏、甘肅和內蒙等地。

青海馬家軍的首領是馬步芳,而寧夏馬家軍的領袖則是馬鴻逵。他們的勢力龐大,長期掌握西北地方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並且經歷了多年的明爭暗鬥。

國民政府曾試圖消滅馬家軍以控制西北地方,派遣孫殿英等人進行圍剿,但卻遭到意料之外的挫敗,導致國民政府不敢再輕易觸及馬家軍。

馬步芳與馬鴻逵本想依靠自己的勢力在西北立足,然而隨著軍閥混戰和北伐戰爭的結束,馬步芳意識到了來自南京政府的危機。他意識到要想繼續發展馬氏家族的事業並鞏固地位,就必須與南京政府建立合作關系,以獲取更多支持和資源。因為相較於國軍的強大財力和裝備,馬家軍在某種程度上顯得不堪一擊,急需外部支援來穩固地位。

馬步芳和馬鴻逵隨後選擇投靠國民政府,但並非出於投降,而是出於謀求自身利益的考量。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西北地方的影響力,因此蔣介石也很樂意接納他們,並同意提供軍費等支持。這對二馬來說既有靠山又能獲取資源,理所當然。

然而,蔣介石對他們的實力也心存忌憚,為了防止他們聯合起來對抗自己,便給了他們兩個職位選擇:一是西北的軍政官,二是甘肅的主席,讓他們自己決定誰來擔任第一。馬步芳和馬鴻逵雖然明白這是蔣介石的策略,卻都想爭取第一的位置,導致雙方長時間僵持,最終馬步芳獲勝,成為了西北軍政官。

有了國民黨的支持,二馬在西北地方的日子過得更加舒適,甚至有些過於強勢,對百姓進行欺壓和暴行。後來,紅軍在陜西會師後試圖爭取西北地方,卻遭遇了馬家軍奉命圍剿的情況。在交戰中,紅軍有五千多人被俘,而這些人遭到了馬家軍的殘害,加深了紅軍對馬家軍的仇恨。

1949年,馬步芳和馬鴻逵的權勢逐漸受到威脅,這標誌著他們安穩日子的終結。雖然已經過去了十二年,但紅軍對他們屠殺和活埋西路軍的仇恨從未減弱。

此時,解放戰爭正酣,彭德懷元帥率領第一野戰軍開始西進,意圖解放西北地方。

在陜西扶風、眉縣等地,彭德懷和他的部隊擊敗了蔣介石的嫡系胡宗南,令其節節敗退。

西北馬家軍作為胡宗南的援軍,在固關一帶與彭德懷的西野戰軍展開激戰。經過幾天的激戰,馬步芳率領的精銳十四旅被西野戰軍徹底擊潰,迫使馬家軍不得不撤至平涼。

然而,就在緊要關頭,馬步芳和馬鴻逵卻各懷鬼胎。馬步芳策劃讓馬鴻逵守住平涼,自己則假裝要夾擊敵人,實際上是想保留實力。馬鴻逵雖有所察覺,卻還是同意了這個計劃。

戰鬥即將打響時,馬鴻逵突然變卦,命令部隊撤退至寧夏,不與解放軍正面對抗。得知這一訊息後,馬步芳也不得不撤軍。這種雙方不戰而退的情況傳到蔣介石那裏,令他極為憤怒,但為了維護西北地方的穩定,他不得不暫且忍耐。

了解到馬鴻逵與馬步芳的矛盾,蔣介石迅速介入,任命馬鴻逵為甘肅省主席,要求他與馬步芳共同對抗解放軍。雖然馬鴻逵不情願,但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只能勉強同意。然而,雙方在戰場上缺乏默契,想法各異,很快就被解放軍逼退至蘭州。

在蘭州,馬步芳和馬鴻逵的關系逐漸緩和,但此時馬鴻逵卻以謀劃戰略、準備兵力為由離開蘭州,回到銀川。蘭州只剩下馬步芳和兒子馬繼援鎮守。為了抵擋解放軍的進攻,馬步芳緊急加固城防,並做好了全面準備。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馬步芳在關鍵時刻偷偷離開蘭州,留下兒子鎮守城池。馬家軍在蘭州的駐守開始了漫長的日子。這一切,都是對之前信誓旦旦的誓言和戰略的最大諷刺。

1949年,對於解放軍來說,蘭州之戰成為了最為關鍵的時刻。他們懷著奪取蘭州、解放西北、重創國軍的決心,全力以赴地投入了這場關鍵戰役。

毛主席和彭德懷在一次緊急會議上達成共識,認為此次戰役的關鍵在於擊敗馬步芳,因為他在西北地方的勢力遠比馬鴻逵強大。如果能殲滅青海馬家軍,解放西北將近在眼前。

8月4日,彭德懷帶領部份西野戰軍準備圍攻蘭州,展開了東、西、南三面的進攻。同時,他派遣其他部隊分別行動,牽制胡宗南和馬鴻逵的勢力,確保蘭州之戰的順利進行。

然而,由於恰逢雨季和後勤補給不及時的問題,西野戰軍在行軍過程中遭遇了困難,許多士兵生病挨餓。盡管如此,他們依然奮勇向前,於8月21日對蘭州發起總進攻。

然而,蘭州城墻堅固,碉堡火力兇猛,雙方展開了兩天的激戰後,西野戰軍遭遇了慘重的失敗。

面對戰敗局面,彭德懷果斷下令停止攻擊,重新調整戰略。經過討論,決定放棄圍攻蘭州的戰術,轉而占領蘭州南山,開啟通往西寧的黃河鐵橋缺口。

8月25日,西野戰軍再次向蘭州發起猛攻,最終占領了蘭州南山的三大主陣地。而馬家軍的援軍未能及時到達,胡宗南也在自保,馬鴻逵則坐視不救。

盡管蔣介石派出轟炸機編隊增援,卻無法阻止西野戰軍的進攻。最終,蘭州失守,馬家軍潰敗。

在混戰中,馬步芳的兒子馬繼援逃脫,但剩余的馬家軍被殲滅。這場戰役導致青海馬家軍勢力徹底崩潰,蘭州得到了解放。

隨後,西野戰軍迅速進攻馬鴻逵的老巢,最終擊敗寧馬馬家軍,使得馬家軍在西北地方土崩瓦解,馬步芳和馬鴻逵也在此次戰役中命喪黃土之下。

這場蘭州之戰,讓西北地方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黃土之下的那些英魂們得以安息。

馬家軍曾在西北地方稱霸,但他們長期壓榨百姓,殘害西路軍數千人,早已引發人神共憤,眾怒難抑。如果非因當時國家陷入危機,紅軍忙於對抗日軍、與國軍協商,恐怕這場仇恨不會拖延十二年。幸而,最終還是有了正義的伸張,那些無辜的逝者也終於得到了平反。

然而,需要註意的是,馬家軍屠戮西路軍,西野戰軍殲滅馬家軍,這些都是無數無辜人被卷入殘酷戰爭的結果。在戰爭年代,生死全憑運氣,這既是戰爭的殘酷,也是無奈之舉。戰爭不僅奪走了生命,更摧殘了人性。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